对于这种行为,韩兆本身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这要放在他没有付出重大代价的前提之下。
先前为了培养刘成清,这位同样算得上年轻有为的读书人,已经放弃了调回京都的大好前途。
现如今,刘成清马上就要殿试了,怎能不辞而别?
韩兆自然是有些生气的。
可刘成清没办法,那时还不善言辞的少年,只是通读儒家典籍,认为百善孝为先。
与入朝为官相比,眼下的事情明显更为重要。
而这也是二人产生隔阂的开端。
虽说通过会试的刘成清已经获得了入朝为官的机会,但未经殿试,便注定不会得到重用。
更何况,刘成清本就出身低位。
在朝中大员的视线中,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将能够逆天改命的机会,当做耳旁风……
这无疑更是触怒了费心尽力的恩师韩兆。
读书人调离了楂荣县,去到京都礼部,做了一个小小的清吏司主事。
照理来说,这与先前的外地县学教谕相比,应该算是足足升了两品。
但在京城临安这个达官贵人犹如过江之鲫的大地方,身为清水衙门的礼部,下面清吏司的一个小小主事,属实算得上是一个冷板凳。
大概率,在从今往后的几十年里,韩兆这个被朝廷放弃了的落魄官员,就会如料想的那般,在京都这个柴米油盐的价格都十分昂贵的富饶地方,过上勉强凑合的生活,一直熬到退休了。
可是……
命运的齿轮又开始转动了!
二年冬,景升文皇帝朱恒,猝然驾崩。
一直以来,经文皇帝之手策划,并长期实行的“与民休息”政策,最终被身为内阁之首的文华殿大学士,阁老曹有望诡辩推翻。
后来,在一众皇子对于皇位的明争暗夺之下,这位帝国的股肱之臣,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培植一位合适的傀儡,并推举其走上帝位。
而由此一来,朝堂之上瞪时人心惶惶。
身为太子少保的文华殿大学士曹有望,经营官场多年。除去了户部和兵部以外,其余的四部之中,他都曾有过任职经历,因而党羽十分丰富。
群龙无首之际,曹有望的身边自然也就围上了很多的“赌徒”,不少人都想要用压上一条性命去殊死一搏,以求换取一个光宗耀祖的锦绣前程。
因而一时之间,整个京都的官场环境,大为变化。
野史记载:嚣张之徒红紫辈,殿上公卿尽俯首。
可想而知,那时的曹有望,声势已经到了何种的夸张地步。
而作为曾经的礼部尚书的阁老大人,因此自然也就将整个礼部,给纳入进了自己的核心势力范围之中。
礼部下属的四个清吏司,从郎中到主事,大量的官员都沦为了阁老曹有望的马前卒。
这些天底下嘴皮子最为厉害的读书人,喊着一口一个的“大道之行”,文绉绉的,意图将主观上的“与民休息”政策,给彻底的拖到泥沟里,从而敲打那位即将继位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景孝皇帝:朱启。
而那时候的韩兆,身为处在整个事件漩涡中心的礼部清吏司主事之一,虽说只是一个清水衙门上的冷板凳,但他只要愿意参与到此次的事件之中来,甚至连站队都不需要,只是写上两篇模棱两可的议论文章递上去,想来升官也只在曹有望的一念之间。
然而……
韩兆并没有那么做。
在景孝皇帝继位后,为先皇守灵的这段时间里,这位有着自己原则的读书人,没有写过一篇锦绣文章,也没有在朝堂上说过一句附和曹党的话。
在他的眼中,先皇治下的大岷王朝,虽说较为软弱,却也算得上对黎民有益,具有一定的时代特性。
若是让他昧着良心去写文章批判,不好意思……
做不到!
韩兆是有自己的坚守的,他从不趋炎附势,也未曾人云亦云。
读书人只是一直都在旁边静观,他看着那些整日里叫嚷着批判的官场同僚,只是在四下无人的时候,轻轻叹气。
一月以后,礼部的半数官员,几乎都赶在了继位天子朱启的登基大典之前,顺利的得到了升迁。
孝皇帝朱启,为了先帝的身后事,不得不屈从于联合了礼部官员的阁老:曹有望。
为此,对于其提出的诸多要求,朱启都予以实现。
在外界看来,这毋庸置疑乃是斗争胜利的信号,曹阁老的声望也是当即更上一层。
那个时候,整座京都乃至于整个王朝都知道,坐在龙椅上的那位,手段软糯无力。
根本奈何不了那位当朝的内阁首辅:曹有望。
而礼部清吏司主事韩兆,此次斗争之后,依旧坐在那张冷板凳上,门可罗雀。
曹有望这个人犹为擅长经营党羽,他并没有清算这个不听自己话的年轻主事,毕竟按照老人的层次来看,没有必要……
区区一个六品京官罢了,手中资源本就不多,还是身在那么一个清水衙门,让他接着坐那个冷板凳就得了,曹有望本身也不屑于和一个小小韩兆,一般见识。
由此,这一事件也就彻底的落下了帷幕。
有一些敢于上桌之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拼了命这才摆脱了束缚住自己的冷板凳。
而韩兆,依旧是那个礼部清吏司之中,负责祭祀事宜的小小主事,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年年往复!
又过了两年,身在楂荣县的刘成清,在结束了为期三年的守孝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赴京赶考。
他给韩兆写了一封书信,算是道歉用的,结果却被韩兆给扔进了灶中。
两年时间,韩兆已经结婚了,取的妻子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闺女,却也算得上是家世清白,里外干净。
现如今的他,早已经不想去冒险培养谁,亦或是改变些什么了。
在一个安稳的位置上待久了,韩兆已然适应,每天下班后就骑马赶回位于城郊的家里,能够在路上远远的看到那炊烟几缕,便很好!
而曹有望一党,虽然在那位首辅大人活着的时候,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可那年冬天,寒风萧瑟之下,把弄朝权接近二十年的阁老大人,却突然一病不起。
没几天,就彻底的与世长辞了……
最终,在景孝皇帝的冷漠处理之下,暗流涌动的朝堂党争,再度拉开了帷幕。由当朝天子旗下代言人“王松”所组建的新势力“王党”,很快便占据了上风。
再然后,那些当初凭借着站队,升上去的其中一部分人,终究还是遭到了清算。
而曹有望的儿子,时任监察御史的曹家家主:曹德望……
被抄家!
整个曹家,足足三十万两真金白银,流入国库。
算充公!
「说个事儿,从明天开始,新的一个月,更新量要减半了。笔者即将开学,故而需要拿出部分存稿,以应对不时之需。
毕竟学业为重,为了顺利毕业出此下策,望诸君能够理解!
再一个,随着新剧情、新势力、新地图的逐步展开,十章之内我会将第一卷写完,很多人物都会告别,这一卷的结束方式,也许有一些比较细心的读者已经猜到了,现在的剧情给第二卷铺路,我也需要慢慢打磨一下。
最后,祝大家一切都好。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我们即将相约江湖与庙堂,且看主角陈萍,如何执剑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