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宣则回身来到书房。
书房中。
赵紫薇正在执笔书写,整理他想要的文书资料。
见到他迈步走入,刚要起身开口说话。
李宣就抢先道:“薇薇,谢伦传来探子密报,京中恐生事端,我务必离开一下。事关朝廷大计与你我未来,我要亲自前往处理。”
赵紫薇问了一句:“何事?说出来我们一起商量。既是朝廷大事,本宫就责无旁贷。你还未正式入朝,就已心系家国大事,本宫怎能让你独自面对?”
她略有忧心道。
彦祖哥果然是个值得托付终身之人,既心系家国,又身有大才,这还没正式入职,就已在暗中帮她处理朝廷大事。
李宣却摇头:“此事,不是不可以说。但既是我全权铺排,当也由我独自面对。你身份特殊,不宜现在插手,且等我消息。你帮我把宜妃和刘国丈的资料整理出来,不出意外,我傍晚便归。”
闻言。
赵紫薇迟疑了一下,但并没有坚持,转而道:“好,但你一切小心。本宫派禁卫与你同行,确保安全无虞。”
“不!此事绝密,人多反而误事。”
“那你独自一人可以吗?”
“放心,没事的。”
说着,她笑着揽过赵紫薇的腰肢,轻轻在她额头轻吻,柔情款款。
既然与她的关系被迫搬上台面,那就得有点“情人”的样子。
否则,岂非容易露馅?
而这主动一吻,却是令长公主殿下甜蜜不已,轻打他胸口,“那你答应本宫,一定要安全回来。你身上的毒还未彻底清除,本宫不允许你过度劳累。不然,我会心疼的....”
说到最后,她已经脸红了。
李宣郑重点头,又抱了抱她,这才快步离开。
来到公主府大门。
六麻子已经准备了两匹快马,天色亦初亮。
二人翻身上马,先是在城中绕了几圈,严防身后有暗桩跟随。
确认没有尾巴后,方才恢复魏王身份,潜行出城。
梧桐县,乃是京都卫城,相距三百里远。
虎威军此次出行,除了是要把周家人的遗体送回老家安葬之外,也有伺机引出杀手的意思。
故而,车程并不快,且严格制定了路线,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人抄近路,疾行如风。
赶上车队之时,天刚大亮。
队伍昨夜在官道旁的一处山林扎营,另有一支小队已带着遗体先行一步。
大帐中。
三人聚首,李宣看向王二棒,道:“情况如何?花无恙人呢?”
王二棒轻哼了一声,“此女已然判若两人,不再是当年与我们两小无猜的花无恙。她坐着一辆马车,随行三人,昨夜跟了我们一宿。我军扎营后,他们便转入附近的村镇留宿。”
“但起得很早,生怕跟丢我们。现在,就在后方五里外。”
李宣目光一动:“周边可曾探查过?花家背信弃义,自知已经和我部撕破脸。按理说,花无恙不敢只带三人前来。还有,本王只带了本部百余人出行,这么好的刺杀机会,难道没有别的人来?”
王二棒深沉道:“这便是诡异之处,属下已命斥候探查附近方圆二十里,既无异样。非但没有杀手靠近的影子,就连鸟兽也不多一条。”
听此。
李宣眉头浅皱。
叶家已被抄家,满门入狱,叶平之亦自身难保。
那些还未被曝出的叶家同党,居然还能沉得住气?
以目前的形势,他们不是该抓住机会刺杀才对吗?
李宣一死,此案必遭阻滞。
就算朝廷再换个主办官继续追查,估计也难以查到什么。
毕竟就目前而言,对于叶苏两家一案,乃至当年的虎威军事件,李宣是掌握信息最多的一方。
他一死,此案必将石沉大海。
可为何他们还能按兵不动?
李宣暗觉不对,但并未过多纠结,转而道:“不来也好,正好可以全身心会会那几个人!传令,全军出击!”
他不再犹豫,直接下令全员出动。
一时间,百余骑兵如小股钢铁洪流般,直奔后方而去。
沿途隐有故意闹出声势,扬尘如雾,百余人的队伍生生弄出了千人大军出行的阵仗。
后方五里处。
官道旁,花无恙的马车前。
一名身披蓑衣,健硕如牛的大汉,身高约两米的大汉手里正端着一碗肉粥,刚要动口喝下,却又蓦然止住,扭头望向前方的官道,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身旁被架起一个火架子,架子上吊着一口小锅,热粥翻滚。
大汉头压得很低,看不清面容,虽眼下天气正好,身上仍披着蓑衣,恍若他一贯的固有特征。
不论阴晴与否,都照穿不误。
如鹰眼的双瞳中,却透露出一抹令人森寒的冷色。
“来了。”
蓑衣大汉望了几秒,蓦然轻笑道,却不显一丝紧张,轻轻将手中的碗放到旁边的石头上。
马车旁的两名锦衣护卫却脸色凝重起来,握紧了手中长刀,如临大敌之色。
他们能隐隐感觉到有一伙人正极速奔来,且阵势极大,随着距离的靠近,甚至能感受到轻微的震动。
但令人顿感诧异的是,片刻后,前方却未见一个人影。
非但没有人影,就连那百匹战马奔袭的响动也都在顷刻间消失,着实诡异。
那两名锦衣护卫对视一眼,神色微变。
其中一人开口道:“怎么可能?方才那隐隐传来的阵仗,似有千人行军,怎会在顷刻间消失?”
另一人也是斐然:“他们不可能凭空消失,定是疾行而止,将动静降到最小。但如此张弛有度的执行力,非一般军团可以做到。如今的虎威军....居然还能保有当年的七分精气神,不容小觑啊。”
话声刚落。
突听嗖的一声,官道旁的山林间冷不防射出一支冷箭,迅驰如雷。
却不以在场三人为准心,而是直取马车。
紧接着,周围的灌木丛中传来脚步疾行的声音,无数人头涌动,逐渐对马车形成了合围之势。
一名锦衣护卫出手挡下了箭矢,但未及缓和,更多的冷箭就从四面八方飞射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