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杨家众人带着二太爷回到杨家村祭祖,得知杨洛回村的消息,几乎全村人都站在村口迎接他的到来。
杨洛看到这么多人来迎接自己,有些害羞地躲在杨立文身后。村民们热情地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说着欢迎的话。有位老者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拉着杨洛的手说:“二太爷,当年您为了救家人遭受那样的苦难,我们一直记着呢。”
祭祀开始的时候,整个场面庄重而肃穆。杨洛站在人群之中,紧张又兴奋地注视着周围人的一举一动,然后小心翼翼地模仿着他们的动作,先是恭恭敬敬地上香,接着双膝跪地,额头轻轻触碰到地面,磕起头来。他的小脸上满是专注和虔诚,仿佛正在与神明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祭祀结束之后,村子里顿时热闹非凡,因为接下来要举办一场盛大的宴席。人们纷纷涌向餐桌,欢声笑语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只见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丰盛的农家菜,有香气扑鼻的红烧肉、鲜嫩多汁的炖鸡、金黄酥脆的炸鱼……让人看了垂涎欲滴。
杨洛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些从未见过的美味佳肴,忍不住拿起筷子,逐一品尝起来。每一道菜肴入口,都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和满足感,他一边吃,一边不停地夸赞:“哇,这个好好吃!那个也不错!”对于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传统美食,他简直爱不释手。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现场更是人声鼎沸。许多村民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话题不知不觉就转到了杨洛身上。有人说:“你们瞧,杨洛这孩子,别看年纪不大,可辈分却高得很呢!才八岁呀,居然就已经成为太爷了,不仅在家里辈分最高,而且在咱们杨家村辈分也是最高的,这以后必定不是个平凡人物哟!”另一个人连忙附和道:“可不是嘛!而且我还听说他如今住在他的亲侄太孙杨立文家中。那杨立文可是咱们杨氏家族最出息的人,听说他现在可是全省豪门圈里的大人物,有这样的榜样带着,小太爷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呢!说不定将来会比杨立文还要出色哩!”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眼中流露出对杨洛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正吃着饭,突然有个年轻人跑来大喊:“不好啦,山上着火了!”原来有个小孩玩火不小心点燃了干草堆,火势迅速蔓延。杨洛二话不说,拎起水桶就要冲向山火方向,被杨立文拦下了,因为他心里明白,二太爷已经受了很大的罪,他不希望二太爷再出事。
杨立文接过二太爷手中的水桶,和弟弟杨小飞一起奋不顾身的冲上山,将火扑灭了。令人庆幸的是,没有人员造成伤亡,也没有造成其他损失。
杨洛站在原地,看着杨立文和杨小飞远去灭火的身影,心中满是愧疚。他觉得自己本应可以出一份力。夜里,杨洛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杨家村。今天村里要竞选组长。广场上聚集了众多村民,候选人依次上台演讲。有的承诺改善农田灌溉,有的说要新建学校。轮到一个年轻小伙发言时,他竟指向杨洛说:“如果我当选,我会专门培养像二太爷这样勇敢有担当的后辈,这次火灾二太爷虽没上去救火,但那种挺身而出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保护好他。”众人听后纷纷鼓掌。这时,杨洛红着脸走上台,小声说:“我昨天没帮上忙,对不起大家。”
台下一片安静,随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村长笑着抱起杨洛说:“太爷,你有心就够了,你还小,未来有大把机会为村子做事呢。”杨洛听了这话,眼眶泛红,重重地点了点头,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快快长大,真正为村子做出贡献。
选举结果揭晓,杨洛高票当选杨氏家族族长,台下响起一阵热烈掌声。可站在台上的杨洛,不过才八岁。稚嫩的脸庞上满是懵懂,他望着台下欢呼的村民,有些不知所措。
阳光洒在他小小的身躯上,映出的却是与年龄不符的重担。村民们眼神复杂,有欣慰,毕竟杨洛聪明伶俐;也有担忧,这么小的孩子,真能担起族长这一重任?
年仅八岁的杨洛,对很多事确实所知不多。他还只是个孩童,对村里的大小事务、复杂人际关系一知半解。如今,这突如其来的职务让他有些慌乱。很多事情,他既不明白背后的深意,更不知该如何着手处理。
但杨洛那明亮而坚定的眼眸之中,仿佛燃烧着一团熊熊烈火,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倔强气息。只见他紧紧地握住自己那双小小的拳头,因为太过用力,指关节都微微泛白,但他浑然不觉疼痛,心中只有一个强烈的念头:一定要全力以赴,努力做到最好!
他深知这份责任重大无比,因为这不仅仅代表了个人的荣辱得失,更承载着全村人对他满满的信任与期望。那些熟悉的面孔和亲切的目光,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时刻鞭策着他不断前进,容不得有丝毫懈怠。
而且,一想到身后还有他那位权势滔天,实力强大的侄太孙杨立文作为坚实后盾,给他提供支持与鼓励,杨洛便觉得自己充满了勇气和信心。有如此强大的人物为他撑腰,他又何惧之有?哪怕前方道路崎岖坎坷,布满荆棘险阻,他也坚信自己定能披荆斩棘,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接下来的日子,这个小小的身影穿梭在村里的各个角落,虚心向他人请教,努力学习如何处理村务。杨家村的人们也纷纷给予支持和帮助,大家都期待着这个小组长能带领村子走向更好的未来。
此外,在爷爷杨国华的鼎力相助下,那个鸠占鹊巢、霸占杨家少爷身份多年的冒牌货,被逐出了族谱,改回了真正的少爷,即杨志远和杨志宏,而杨立文兄妹几人也被郑重地写在了杨家族谱之上。至此,杨家族谱终于得以拨乱反正。
小太爷杨洛每天跟着村里的长辈学习各种事务,从土地分配到邻里纠纷调解。一天,村里来了几个陌生人。他们西装革履,开着豪车进了村。
原来是一些商人听闻杨家村风景优美,想来开发旅游项目。杨洛知道后,鼓起勇气前去谈判。
商人们起初没把这个小孩子放在眼里,提出了很多苛刻的条件,比如低价收购村民土地等。杨洛涨红了脸,大声说道:“我们的土地是祖辈留下来的,不能这么便宜卖给你们,如果你们真心合作,就得公平对待村民。”商人们没想到这个小娃娃这么强硬。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杨立文赶回来了。商人们见到杨立文瞬间没了嚣张的气势,因为他们知道杨立文在豪门圈的影响力一旦得罪了他,他们不会有好下场。杨立文并没有和商人们过度计较,因为他自己也和那些商人们一样,有想在村子里开发度假村等旅游项目的意愿。
最终,经过杨立文和商人们一番商议,重新拟定了一份合同,既保障了村民利益,又给商人合理的利润空间。
经历此事后,杨洛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当晚,他与杨立文共进晚餐时,心情犹如阴云密布,闷闷不乐。杨立文洞悉了小太爷杨洛的心思,他轻拍着小太爷杨洛的肩膀,嘴角挂着一抹如春风般和煦的微笑,安慰道:“二太爷,我深知您心中所想,切莫难过。要引领一个宗族蓬勃发展,实非易事,此乃常态。恰似我昔日初启创业征程,历经重重艰难险阻,而后方至今日之辉煌。故而,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必能引领整个杨氏家族扶摇直上,一飞冲天。”
听闻杨立文所言,杨洛那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犹如被晨曦照亮,恢复了些许光彩。杨立文见状,趁热打铁,继续说道:“我知晓,或许您认为,依赖他人乃不光彩之事,何况您身为长辈,竟要依赖我这晚辈。然而,我要告诉您,您如此想法纯属多余。我的公司之所以能有今日之成就,离不开我的合作伙伴们的鼎力相助,更离不开家人的全力支持。因此,您无需觉得依赖他人是件羞耻之事,有时迫不得已,向他人求援,亦非坏事。您大可放心地依赖我,我身为您的侄太孙和杨氏家族的一分子,为杨氏家族及整个杨家村的发展贡献力量,乃是分内之事。而我身为晚辈,助您这位长辈一臂之力,亦是理所应当。”
杨洛感动的眼眶泛红,紧紧抱住杨立文,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侄太孙,谢谢你,我一定会努力变得更强的。”
之后的日子里,杨洛更加勤奋地学习。他跟着村里的教书先生读书识字,了解更多外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管理村子。村民们看到他的成长,愈发相信他能够承担起族长的责任。而杨洛也在一点点进步,杨家村在他的努力下逐渐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杨洛在族人们心中的形象也愈发强大。
一天,村里的老井突然干涸了。这口井关系着全村人的饮水问题,村民们人心惶惶。杨洛镇定自若,他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本关于水利工程的书。他组织村民四处寻找水源,并亲自拿着简易工具探测地下水位。
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在离老井不远的地方发现了新的水源。杨洛指挥大家挖井,自己也换了一身衣服、戴上手套和村民们一起劳动,小小的身体忙前忙后,手上磨出了水泡也不停歇。
当清澈的泉水涌出来时,村民们欢呼雀跃。杨洛站在一旁,脏兮兮的小脸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在成长,距离能够真正挑起大梁的那天越来越近了。
数天之后,杨立文经过堂弟杨墨轩从中牵线搭桥,成功地邀请到了其岳父——省长郑泷海,连同他那支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一同莅临杨家村展开实地访问。
当他们踏入这片村庄时,映入眼帘的景象让所有人都不禁皱起了眉头。只见村子中的众多建筑物,无论是村民们居住的房屋,还是公共设施等,皆因岁月的侵蚀而显得破旧不堪。这些建筑的墙壁斑驳脱落,屋顶也有多处破损,仿佛风一吹就会摇摇欲坠。显然,它们急需进行大规模的翻修和重建工作。
然而,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物的老化。经过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考察,人们还发现杨家村在经济、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的发展状况都颇为惨淡。相较于周边其他村落,杨家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村里的道路坑洼不平,水电供应时常出现故障;学校的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医疗卫生条件简陋,难以满足村民基本的就医需求。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杨家村在区域发展的大潮中逐渐掉队,不仅落后于邻村,更是与先进村庄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呈现出一幅令人忧心忡忡的落后画面。
杨立文和郑泷海等人商议,要对杨家村进行改造升级,要让杨家村的村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郑泷海等人负责拟定改造方案,杨立文则负责出资。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没过多久杨家村开始升级改造。
改造工程十分顺利,一栋栋崭新的房屋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道路也变得又宽又平。村里不仅建了新学校,还请来了优秀的老师,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乡镇医院也扩大了不少,添了好多现代化的医疗器材呢。此外,杨家还修了祖宗祠堂和陵园,便于村民们祭拜祖宗和已故亲人。
一个月后,杨家村从原本的贫穷落后,变成了一个先进美丽的村庄,其他村子羡慕嫉妒的眼睛都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