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之后,一名小厮突然跑了进来,满脸惊慌的禀报道:
“老祖宗,不好了,政老爷让小的前来传信,赦大爷他和东府的珍老爷,听闻敬老太爷仙逝,悲痛欲绝,双双暴毙身亡了……!”
闻言王贾赦的继室邢夫人顿时被惊的站起身来,悲鸣一声晕倒在地。
而众人更是满脸惊骇,悲痛欲绝?双双暴毙?这怎么可能?
若是东府的珍老爷,还有可能会这般模样,但这西府的赦大爷,又非敬老太爷的亲子,怎么还会悲痛欲绝,暴毙而亡?
随后众人便就齐齐看向上首的贾母,希望能知晓一些消息,但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贾母虽然也是满眼含泪,但神色却平静无比,并无多少激动。
而此时邢夫人便已经在丫鬟和其他人的呼唤下,清醒了过来,连忙跪到贾母面前,悲声询问道:
“老太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媳不相信赦老爷他会暴毙身亡!”
闻言贾母脸色一变,出口训斥道:
“住口,你这愚妇!难道你没有听到下人们通禀吗?老大他和珍哥儿,都是悲伤过度,暴毙而亡的,岂能容你胡乱猜忌!”
听到贾母如此厉言,堂中众人便知贾珍、贾赦的死因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的“悲伤过度,暴毙而亡”便是最后的结果了。
“老二和琛哥儿、琏哥儿他们,已经去处理敬老太爷他们三人的后事去了,你们各自带人去准备去吧!”
“珠儿媳妇儿,兰哥儿他太小了,你就不必再带他了。宝玉和环哥,势必要露面的,至于探春、迎春姐妹,就不用去了,各自返回自己的院子去吧!凤姐儿,你带着惜春,将她送回东府吧!”
“最后,老太太再警告你们一句,不该问的,不要多问,不该说的,不要多说,有事情处理不了的,就问琛哥儿和你们二叔,切莫胡言乱语,不然就别怪老太太心狠!”
话毕,贾母又调转视线,看着哭的凄惨的邢夫人,开口警告道:
“特别是老大家的,做好你该做的,其他的不要多问,不要想着去问琛哥儿,要是让老身发现了你敢多言,你看老身怎么收拾你!”
闻言众人都是心中一颤,邢夫人更是被吓到浑身颤抖了一下。
众人都不是傻子,先是今天早上贾琛突然带兵围了宁荣二府,而后又在荣庆堂中与贾母等人商议了半晌,其后没多久就传来了东府贾敬老太爷和贾赦、贾珍死讯。
要说这之间没有点关系,任谁也不会相信。
但显然此时贾母也是知道内情的,但并不往外透露,才会如此警她们,她们也不会自找麻烦的寻根问底。
随后众人便就齐齐应下贾母之说,然后行礼告退,转身各自离去。
待众人散去后,贾母独自坐在房中,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与无奈。
…………
而后贾家两府之中,便隐约传来一阵阵低泣之声,待天色渐黑之时,两府之中,便已经开始挂起了白绫。
当第二日的太阳升起之后,整个宁荣二府之中,都已经雪白一片,到处都是随风飘扬的白绫,显得格外的凄凉。
而此时的宁国公府门口,贾琛和贾政、贾琏三人,正在和宗人府的官员对接。
“贾公爷,贾大人,贾指挥使,下官宗人府司正杨明,拜见诸位。”
宁国公府门口,宗人府的司正杨明,正向贾琛三人见礼道。
今日一大早,他就得知了贾家两府之中,三名勋贵宗亲身亡,他们宗人府自然是要调查一下死因,验明正身,以留存备案。
其后便可以依照相应的品阶,来制定相应的下葬规格和礼仪。
“杨司正,麻烦你了!”
在贾政开口之后,杨明便意味深长的看着贾政开口说道:
“贾大人客气了,下官也是为陛下分忧!”
贾琛闻言,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就隐没不见,只是在杨明跟着贾政三人前往贾敬三人停灵的路上之时,贾琛不动声色的从衣袖中拿出几张银票,塞到了杨明的衣袖之中。
杨明见状,虽面色不变,但给了贾琛一个放心的眼神,贾琛见状,心中大定。
接着,杨明便跟着贾政三人,来到了宁国公府的天香楼,贾敬父子二人,和贾赦的尸首,都停灵在其中。
按理来说贾赦的尸身应该是在荣国公府停灵才对,但一方面东府也在办丧,再加上贾赦所住的东路院,与宁国公府非常近,索性就将三人尸身放在了天香楼一起停灵。
在到达天香楼之后,宗人府的杨明,便径直走了进去,随即在向贾敬三人的尸身拜过一礼过后,便上前检查起来。
在经过一刻多钟的检查后,杨明便召来一名随行的文书,开口让其记录到:
“宁国公府贾演之孙,贾代化之子贾敬,遭白莲教余孽袭击,身中三镖,伤中而亡!……其子贾珍,急火攻心,兼之其肝胆虚弱,双重刺激下,突卒而亡!……其侄贾赦,…………!”
果然,这杨明乃是陛下派来的,相信就算是刚才没有贾琛的提前打点,杨明也不会将实情说出。
但既然此时宗人府已经按照正常流程,给贾敬三人记录了应该需要的死亡流程,那之后的出殡过程之中,就不会再出什么乱子。
而他们贾家,也就不会再因为三人的死亡疑点,而再背上一些把柄。
待杨明与文书记录好贾敬三人的死亡记录之后,贾政便就赶紧上前行礼:
“有劳杨大人了,前院略备了一点薄茶,请!”
贾政就算是此时在情商不上来,也发现了一些盲点,连忙让下人们在前院准备一些礼物,准备让杨明等人带走。
“不必了贾大人!”
但未曾想杨明摆了摆手,开口说道:
“下官就不多留了,还要着急回宫向陛下禀报,还请贾大人见谅。”
“随后陛下的旨意和光禄寺的人应该就会很快赶来,还请贾大人做好准备。”
说罢,杨明就带着宗人府的人,离开了宁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