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却说这杨慎。

他也不是第一回来县中衙里 。

基本都是以一名上官身份而来。

对于县中事务,他也基本了解。

可毕竟他初入仕途就处于云端之上,翰林院之中,所以对县中官员吏卒之间的关系,他并不能一清二楚。

打从他进入之后,县中主簿便接待了他。

这主簿,名曰徐官,字伯贤,是个浙江人,乡试,会试,殿试皆不出色,乃三甲末流同进士出身。

家道不算鼎盛,亦是耕读传家,父祖皆官。

说来也曾站在一堆人最末流的位置入大殿朝见天子。

本来是可以成为县令的。

可他不愿去下县或中县之中吃苦,而上县之官又轮不到他,因此只能出任上县主簿一职。

其人肚腩微挺,颇显富态,惯会享福又好怨天尤人。

便是在杨慎面前,也略带隐隐约约的怨怼之语。

既对自己官职太低而不满,也对每日处理事务之繁杂而不快。

总自豪于其进士身份,自觉这是唯一能够在杨慎面前拿出手的身份,便紧着挂在嘴边,不断缅怀自己乃是朝见过天子的正德十二年丁丑科会试中了进士,在殿前写过策论之人。

对于他来说,能在策论上,将行卷写的条理清晰,似乎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了,他总认为自己不应当在三甲中只得到末流的位置。

说实在的,此情此景,杨慎一语评之,就只能是宛如深闺怨妇了。

然而就是这么个人,也许是今日一日来,唯一给杨慎留下些许好感的人了。

这自然不是从面上看出来的东西。

打发了他那一股子巴结上官的痴缠后,杨慎在文书仓库之中翻阅到了他最近一段时间的履历。

这份履历一点儿也不复杂,说的就是他于正德十五年调任于此,成为主簿,负责文书的事情。

仔细观瞧之后,杨慎发现,他自出任主簿以来所做之事皆为小事,杂事。

也断过案子,似这偷鸡摸狗来报官的,他判了不少。

所用的手段,用一句笨拙,都是夸奖了他了。

能力,着实不行。

只不过,其中有一小节阐述了他的一件,嗯...应当可以说是相当白痴之事。

正德十六年七月,吏部员外郎,协吏部主事二人,应考功司之考,检天下九品官员,五年以来之功绩,察有肃宁县主簿徐官,字伯贤,可备举为知县,可往浙江承宣布政司温州府平阳县出任为县丞,徐官以自身能力不足,资历尚浅为由,拒之。

杨慎看到这一段之后,他笑了笑,然后关于这个徐官的卷宗,就直接放下了。

没有必要看。

最起码,他从这份卷宗上面看到了良心这种东西。

晓得自己能力不成,就不去祸害人,这不也是挺好的事情吗?

主簿,典史,县尉,知县等各个官员,在县中主簿这里乃是有着明面上的记录,这些记录都是记录县中官员所行政令的详尽。

杨慎首先要看的就是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他们不敢涉及过深。

目前时局虽然已是浑浊之世,可毕竟还没差劲到朝廷对下面一丁点儿管辖之能都没有的地步。

朝廷既然对于地方上仍然具有实际控制的能力,那么这些最显眼的地方,一定就不会“作假”。

就算词藻堆砌一些,功劳夸大一些,过错掩埋得深刻一些,总也需要与现实相照应才行。

绝对不会让没做过的事情出现,或者让犯下的过错消失。

杨慎就这样翻阅着县中官员的履历,同时也在对比着县志。

正德六年九月中旬,辛未科殿试同进士马朝卿,出任肃宁县知县。

正德六年九月下旬,典史秦双成,县尉史参,因年老体衰而辞官职,同月,新任典史黄为,县尉鲁中上任。

正德六年十月中旬,县尉鲁中,编练乡勇,训之以长枪阵,操之以县中青壮。

正德六年十月中旬,知县马朝卿断县中旧案,耕牛案一件,杀人案两件,侵占良田案两件,众皆信服,百姓谓之曰能。

正德六年十月下旬,知县马朝卿率县中百姓,修缮水渠,水车。

正德六年十一月上旬,知县马朝卿走遍县中,选县中主道其二,采买良石,填补其缺。

......

正德七年四月上旬,县中大小官员,吏卒皆应朝中礼部,户部所应,劝农桑,罢商贾,县上下万众而一心,青苗而禾出矣。

正德七年四月中旬,本县牢中现有破损处十余,皆为砖墙日久而损毁,而县中之存,石料资材皆不充足,幸有县中德行高洁之乡绅,以家资弥补,终至完备。

......

正德八年二月上旬,知县勒令县中,强开商路,县中生民暂得一时之便,皆言县令之好,然县中上下无不担忧,唯恐有误农时。

正德八年五月中旬,县中奏请工部,以能工巧匠者,扩县学,鼓蒙学,众皆以为善!

正德八年五月下旬,知县奏请礼部,招纳师者,授业县中大小童蒙之学,以为善举,然则不顾县中积蓄,与县中望族对峙日久不下,知县不耐,强行推之,魏家家主魏南北怒而不言。

......

正德十年七月,朝中有吏部主官稽考功绩,知县马朝卿应受上考,无过,当升任之,然则知县报备其任中小过小错十一件,稽考功绩为中等,不升不降,任保留原职。

正德十年九月,知县马朝卿因游水不挂衣衫而偶感风寒,县中县外医者,尽招之所医,其中香河县之医王宝贵,佐以良药,治之颇有起效。

......

正德十年十一月,知县马朝卿病情突然恶化,因卒于城西家中,其妻余氏于月余之前携子至于县中,带父回乡安葬,百姓皆恸。

正德十一年三月,肃宁县县郊,玉泉山之近,有不知亦不知其所何来之匪寇盘恒。

正德十一年五月,甲戍科殿试金榜,三甲第五名进士......

这份正德年间的县志,以及肃宁县官员录事策,几乎与寻常的书册没什么区别。

很规矩,很板正,没有过多辞藻堆砌之处,顶多也就是有着几个带有明显个人意向的句子,但并不妨碍观看,因此似乎也看不到偏颇的地方。

于是乎,杨慎看了一遍之后,就将卷宗放下,准备去看下一份卷宗。

下一份卷宗乃是关于刑名一类的事情,这一类事情自然也是顶......

不对!

这份卷宗好像有不对劲的地方!!!

目光下意识回到那一份详实记录官员所办之事的卷宗。

杨慎眉头皱起,几乎要锁进骨头里去。

再翻一遍。

如同第一次阅览时一样,里面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最近二十年以来,知县更替,以及上任以来的事情,主簿更替,以及上任以来所办之事,典史,县尉,甚至是狱中牢头,捕快之首,连用刑上枷这样的事情,都有数件记录其中。

很繁琐,也很细致。

而观看其中内容,最近二十年以来,唯一值得关注的一点,即是官员更替略显频繁。

只是,这也并不是稀奇的事情。

要知道,刘六刘七之乱,直至今日,也才过去十年而已。

而自那以后,整个大明境内,类似的乱象,层出不穷。

各地都有可能会蹦出几个土匪,大旗一立,就要造反。

大部分都是那种脑子拎不清楚的弱智,可亦有一些,乃是仿效刘六刘七,裹挟百姓,能够对城市造成巨大威胁的存在。

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会令县城,州府出现动荡。

久不停歇的话,官员出现变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肃宁,恰好就是受到山贼之害颇为严重的地方。

这似乎并没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那么...问题是在哪里呢?

杨慎丝毫都不会怀疑,关于这份卷宗里面的问题,乃是他过于多心,而判断失误。

因为刚才把卷宗丢下的那一瞬间,心中的悸动之感几乎让他感到窒息。

类似的不祥预感,他只在当初,刚在翰林院任职之时,看见自家父亲,接受宁王朱宸濠所赠之礼时有过一次。

后来的事情,不必多说,那宁王白痴发动了一场持续时间不过四十九天的叛乱。

这烂摊子到目前为止都还没解决呢?

他们杨家一屁股烂账,且先不提。

江西那一堆事儿之后的遗留问题,那才是真正叫人头大的玩意儿。

南昌那里,都特娘快成难民营了!

流民,海盗,水贼,倭寇。

老父杨廷和那般擅长养气,不容易叫人看出深浅的人,都不止一次表示过,想叫朱宸濠再活过来,然后生啃了他。

然后,现在,此时此刻,他杨慎又出现了相同的悸动感。

他有种感觉,感觉自己是看见了什么,眼睛虽然忽略了它,可心却没有。

一时半会儿之间,他还找不出来那是什么,这可真是个叫人略感烦躁的事情。

再度扫看了一遍,还是没有。

梅开三度,还是没有看到有问题的地方。

不对啊?这究竟是何处存在了问题,没有发现呢?

杨慎在眼前这个问题上纠结起来。

于一个天才而言,钻牛角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他们几乎走不到死胡同里去。‘

可对于他们而言,钻牛角尖亦是一件,即难以自拔的事情,因为他们会绞尽脑汁的去想自己想不通想不透的问题。

这一琢磨,就直接琢磨到了吃饭之后。

杨慎甚至没有去看一眼肃宁县县衙晚上所供应的晚餐是什么,连味道如何,都不甚清楚,心中更是忽略了为何这县丞张濂,彻夜未归。

只是一门心思计较着,那份卷宗里,到底隐藏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直到夜半三更,油灯点着了未有歇息,蜡烛也换过备用的数根。

想到脑仁都生疼的杨慎,略感疲惫的看了看天色。

夜空之中,明月高悬,无数星辰汇聚,一副良辰美景,若是闲暇之时,效仿古人携妻子游与庭中,乃是不错的美事。

可思绪却放不到那些闲情逸致上面。

手中卷宗内的问题,此刻正紧紧牵动着杨慎内心的那根心弦。

他目前能够确信,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隐患,一个必然恶劣,腐烂,肮脏,恶臭的问题就潜藏在这份卷宗之内。

这是杨慎再三观看,思考之后唯一确信的事情。

只是,它是涉及到什么样的肮脏与丑恶呢?

杨慎目光稍稍挪移,从天空挪入了庭院之中。

几名同行的护卫,三人为一队,分别在库房的内门以及大门处守护着,又分作两班,一些人休息,一些人负责警戒。

杨慎犹豫起来。

自己是不是要仿效陆斌,召一两个士卒过来,然后分析这份卷宗?

突然间,只听得吱呀!一声动静,庭院间从侧门处,溜进来一个矮小的身影。

鬼鬼祟祟模样,似乎又紧张,又贼兮兮。

好在,护卫们都习惯了。

正如陆斌说的那样,它在这群从安陆州出来的兵卒们面前,大抵就是没有形象可言的,他是什么德行,大家伙儿实在是再熟悉也没有了。

而杨慎,则悲哀的发现,自己这等清贵的,好为人师的人,竟也开始习惯陆斌这副没个正形的模样,并习以为常。

“你怎么这会儿才来?你去了何处?”杨慎直接问道。

“去四处转了一转,有不少收获,我先进屋里去,别叫人瞧见。”陆斌有些紧张。

因为他是偷摸溜出来的,杂役间留了他一处床,乃是柴房里头的垫的草铺子。

本来打柴的一个杂役是要同他一起睡的,好在走运的是,打柴的那人没到半夜的时候就回去了,揣着一些晚上吃剩下的东西,说是要给家里子女尝尝味道。

然后他才有这机会溜出来。

“正好,我也有一些事情要同你说,你先进入房中,你我详谈。”

杨慎一下子就放松了不少,说来也很奇怪。

他虽然遵循自己父亲教导的那一套规矩,可面对陆斌这十岁大点儿的臭小子时,这份规矩他杨慎却遵循的不是那么严苛。

甚至心中松了一口气,下意识想到:这下好了,不比委身去寻他人征询意见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江山百美图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