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小儿子,学问极好,甚至比长子还要出类拔萃。
先生说如若恢复科举,必定榜上有名。
那么,她就觉得,如果儿子真的能为自己挣一份前程,那就值得更好的贵女。
直到二月二龙抬头,京城再次有了北边的消息,说是太阿鲁残余兵马全部被剿灭。
这次北征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此再没有了北元。
也是这一天,九族集体搬家了,
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认为这一天阳气生发,雨水增多,温度回升,是个吉祥如意的好日子。
在这样的日子里搬家,寓意着家庭运势,也能如龙抬头一般蒸蒸日上,迎来新的气象和生机。
其实家里的东西,之前就一直在慢慢的往新家里鼓捣,说是搬家,就是把锅碗瓢盆什么的搬进去就行。
不过这次从老泥房,到了家家户户住进独门独院的新中式小别墅。
屋里的装修什么的,沈知秋他们也是一点没含糊。
每间屋子,不光地上铺了地板,甚至屋顶也吊了顶棚,还是打了蜡的那种,甚至每个房间都安装了塑料导光管系统,
只是窗户,都用的塑料板,没有弄玻璃出来,不然跟现代的小别墅也没什么两样了。
沈呦呦家就是三进的小独院, 虽然房间很多,但大部分都空着,
他们全家都住在二进院落正房里,东厢房是李全和大虎二虎住的,西厢房做书房以及茶水室,属于用来休闲和招待客人的。
当然,如果有客人,也可以当做客房。
后面三进院的倒座房,暂时用来当仓库了。
说实话,就他们家这几口人盖三进院的,有点大材小用,
但太爷爷说,沈知秋以后是大官了,那家里住的肯定是他们这伙人最好的。
当然,太爷爷家,沈老爹家,高猎户,以及家里人口多的人家,也是这样的三进院落。
不过说来说去,沈知秋最满意的,就是自己家正房和东西厢房连接着的阳台。
他还在阳台上背上了两个躺椅,一个小茶几,回头太阳大了,还能支上一个大大的遮阳伞,坐在阳台上喝喝茶,看看书,
或者请一二好友下下棋,还能顺带欣赏不远处房山的秀丽风景。
当然了,夏日烧烤,冬日火锅也不错。
他这个人,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儿,就是带着妻子儿女,坐在不同的地点吃饭,吃好的。
这一点他和他闺女绝对是亲父女,因为沈呦呦画图纸的时候,就是给三款房子都特意加了阳台,
她认为,生活再忙活也需要仪式感。
应该说,他们一家四口对这设计都相当满意,不过鹿鸣属于凑数的,因为姐姐说啥他都认为好。
但花老太第一次看这图纸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得花多少钱,那么些屋子住的过来吗?我看咱们合伙盖一个院子就行。”
那时候,老太太还私下里劝过沈知秋呢,说:“你盖房子就好好盖,别什么都听呦呦的,你瞅瞅那怪模怪样的,一点不庄重。”
但被沈知秋一句话秒杀:“要说享受生活,咱们所有人加起来都没我闺女会享受,房子就是享受生活的最直观态度。”
老太太一寻思,起码说他们所有人加起来都没呦呦会享受,这句话她确实承认,也就不管了。
后来房子盖完,
别说九族全体了,就是来串门的唐家村村民,包括那些盖房子的师傅们,都被镇住了。
这次真是特娘的开了眼界,
原来房子还能这么盖,里面的装修还能这么装?
沈豆子他媳妇就偷偷和九族里其他女人说过:
“得亏第一次看图纸的时候,我忍住没发表意见,当时我还感觉这样的房子太过另类呢,没想到盖出来这么大气。”
铁头媳妇也连连点头:
“你还真别说,从完工到现在,我一直感觉不真实,今日都搬家了,我还是感觉咋就像是在做梦,咱们都是啥人啊,有一日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沈知北她媳妇也咧着嘴应和:“是啊,是啊,感觉住这样的房子,让我马上死了都乐意。”
结果被翠芬儿骂了:“说什么屁话,搬家的大吉日子,也不注意一点。”
王老太也表示:“住这样的房子,我得努力活久一点,不然都感觉亏的慌。”
至于为啥没花老太发表意见,是因为这会儿老太太正对着她宝贝小孙女磨叨呢。
今日搬家,其实没有太多需要搬的东西,但家家户户都要烧锅灶,集体做饭,还是和之前一样,一家准备一个菜,
他们这宅子,最南面,沈知秋还特意让人建造了一个广场,晌午就在那里宴请全村。
当然,广场最南面,盖了一间特大型的食堂,宽十米,长十五米,
用沈呦呦的话说,咱们家的人都忙,谁有时间单独做饭,就是不吃大锅饭了,过年过节聚餐,还有一起开大会也能用上。
为此,还特意垒出了一个台子,她都想好来年过年,一定要在这里整一场春节联欢晚会了。
又扯远了,其他人都在忙活着做饭,花老太看着小孙女牙疼。
因为从一早上,沈呦呦对着本来就很干净的屋子,又一遍的开始擦擦涮涮。
“这不是前两日都擦过了吗?咋还擦?这么大了,忙去干点正事儿吧昂?”
可她小孙女特有理:“这不是我挂窗帘又再飘窗上踩了脚印吗?
既然要重新擦飘窗,那顺便别的地方也擦擦,这两日搬东西,也进来不少灰尘。”
说起窗帘,老太太更无语了。
那上好的天蓝色缎子啊,就做了窗帘,一层不行,还要挂上一层白纱,这整的一个窗户,不知道咋好了。
有那么好的布,多做两件衣裳不好吗?
更让老太太无奈的是,沈呦呦这样布置房间,家里的姑娘们有样学样,虽然不像她小孙女那么败家,单独又买了上好的缎子。
但即便新纤维布便宜,她们还能拿进货价!
做那么大的窗帘也很浪费好不好。
最让老太太憋屈的是,她说她不用,小孙女还振振有词:“奶,你那么好的房子都盖了,还差这买窗帘的俩钱吗?
要知道以后兴许我爹可能请同僚回家,到时候让人家看见,
说沈知秋这人不行啊,自己家装修的那么好,老娘家却那么简朴,一看就是不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