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嘉正陪伴在太后与宸太妃身侧。太后笑道:“嘉嘉,能否帮哀家一个忙?哀家名下的一些产业,想交由你来打理,并且,哀家打算从中拨出三成的利润来支持你创办女子医学院。”
张小嘉望向太后,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笑道:“母后的侄女似乎在闹休夫之事,需要我来相助?我自然是愿意帮忙的,但条件是,得让她为我效力十年。”
太后听后,笑容更甚,欣然应允道:“好,那哀家便给你五成的利润。”
张小嘉心中暗自窃喜,觉得每次来后宫,自己的荷包都能鼓上不少。
宸太妃摆摆手说“你这丫头,现在掉到钱眼里了,以后姨母的私产全给你,走走,去做你的事,我和姐姐私家话。”
张小嘉其实在后宫等了好久,皇上一直没有来,没有办法她才来了垂拱殿。
看见麦公公,走了上前,问:“麦公公,殿里有大臣在?”
麦公公看到她,立马说:“临安县主,你来的正好,皇上为了长江中下游的水灾发火呢?你去给陛下骂一顿,让陛下出一口气,让陛下心情好一点。”
张小嘉满头黑线,她是出气筒……
她转身就要出宫,她才不傻呢!
就听到麦公公喊道“启禀皇上,临安县主求见!”
殿内,皇上正襟危坐,脸色铁青,几位大臣皆低头不语,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
被麦公被麦公公推进殿中,殿中的几位大臣看着张小嘉,眼中居然带着感激,陛下这时间的火气比较大,这位小祖宗来了,皇上会稍微控制一下吧!
推进来的张小嘉心里直骂娘。
皇上看到张小嘉,劈头就骂:“这里是前殿,你一个后院的女子,动不动就到前殿来,规矩被你吃啦?”
张小嘉低头小声道:“临安错了,陛下息怒。”
国库的银两突发状况,为了水泥里官道,一半银子给了铺路了,而且正值岁末年终之际,各个边疆地区都急需用钱来维持防务和军队的开支。一时间,国库中的钱财显得捉襟见肘、难以应付当前的局面。
想到此处,皇上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张小嘉身上。
他深知这丫头家财颇丰,若是能从她那里得到一些资助,或许能够缓解眼下的燃眉之急。于是,皇上轻轻地挥了挥手,向身旁的大臣示意其先行退下。
临走之前,他们还不忘向张小嘉投来充满感激的一瞥。毕竟,今日若非这位县主恰巧前来,恐怕承受皇上雷霆之怒的便是他们自己了。
张小嘉装死,闹水灾,皇上发火,理由不外乎是国库没银子,年底之际,各处用钱皆紧,现在她拿出来,来年税收来银子也不会还给她。
皇上直言不讳:“长江中下游水灾,国库仅能拨出七十万两,余下三十万两空缺,需由你填补。朕的私库,你大可前去挑选喜爱之物以作补偿。”
上下一张嘴,三十万就没有了,张小嘉能怎么办?
凉拌!!!之前去皇陵,她把县主的俸禄和税收取了出来,十年才不过是25万两,还得倒贴5万两。
贺飞这一年五万两的俸禄被扣,税收还没有给她。
她眼珠一转,随即乖巧应声道:“遵旨,稍后我便把钱交给户部。”
皇上见状,转而问“说吧!你找朕有什么事情?”
张小嘉答:“安平郡主名下产业现由我掌管,我欲将其中的一半,以太后与母妃的名义,捐赠给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等慈善机构。”
皇上点头赞许:“此举甚善。”
张小嘉接着说道:“此外,我还欲求陛下赐下两幅墨宝,并希望能得到一份奉公守法的商户名单。”
皇上狐疑看着她,警告的说:“临安,不许给朕惹是生非,不然朕关你禁闭。”
张小嘉撒娇道“大表哥,您怎么这么看我?我是这样的人吗?”
皇上毫不留情地戳穿她:“你是。”
皇上给她写完两幅字后,一看就知道这个死丫头要干什么!
“钱,朕要七成。”
“大表哥,五成,小妹给你一份水灾后疫情的应对方法。”
皇上冷哼算是默认“你既然掌管安平的产业,戚家太闹腾了,你教教她们规矩了。”
张小嘉出了宫殿,找麦公公去皇上的私库,一看望中汝窑天青釉茶盏,直接抱到手中,这个是她的了。
麦公公“陛下很喜欢,舍不得用。”
张小嘉瞪了他一眼,娇嗔说“本县主没有听到,本县主的眼光真好。”
她抱着汝窑天青釉茶盏喜滋滋离开了,赚到了,这个在外有价无货。
回到王府,拿出三十万现银喊护卫送到户部。
张小嘉坐在椅子上,她以为皇上是觉得安平受屈辱,哪里知道皇上是想铲除戚家。
话说这戚家,那可是声名显赫。其家主更是个传奇人物,竟然与长公主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纠葛——长公主死活非要给他当个外室!戚家家主向来以大儒自居,门下还收了一大批学生。
其所倡导的程朱理学。他们坚定地信奉着:人伦道德、尊卑等级以及三纲五常皆是天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乎,便极力主张众人都应谨遵这些道德规范,并竭力克制自身的私欲。用他们的话来说,便是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
在这般思想的引领之下,戚家主如今又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女子若改嫁,那便是有失贞节;然而男子却可以随意休妻另娶新欢。
如果大周盛行起来的话,社会风气瞬间为之大变。众多女性被迫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们被要求必须为男人无条件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幸福生活甚至宝贵的生命。哪怕是丈夫不幸离世之后,女性们通常也会受到各方的怂恿与逼迫去守寡,以此来保住所谓的贞洁之名。
不仅如此,戚家主等人还大力宣扬“三从四德”之说。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女子未出阁时得听从父亲之命,嫁人之后则需顺从夫君之意,若是夫君亡故,则又得依从儿子之言。总而言之,女性在整个家庭关系之中只能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毫无半点自主抉择的权力可言。更可怕的是,他们竟妄图通过这种道德范畴的束缚,将儒家礼教所推崇的贞节观念纳入到国家法律制度的轨道之中。
这种铺天盖地、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竟然连那些一向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人也开始逐渐表示认同和接受了。
要知道,大周是由一位女帝亲手所建立的伟大王朝!
想当年,这位英明神武的女帝以雷霆万钧之势,毅然决然地对程朱理学予以严厉的废除措施。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距离大周建国已然过去了整整一百年之久,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曾经被打压得几乎销声匿迹的程朱理学,却犹如顽强的野草一般,又隐隐约约地露出了起死回生的迹象。
和离、寡妇再嫁在大周很是平常,如果程朱理学的盛行,这女性的地位会更加艰难,和她的任务背道而驰,戚家必须要消失掉。
————
张小嘉莅临魏国公的宴会。
魏静宣看到张小嘉,赶紧上前,这是‘祖宗’,她从小就知道,绝对不能得罪,小时在一起读书,张小嘉读书笨笨的,但是每个夫子长者都喜欢她,也不知道为什么?
“瑾王妃安好。”魏静宣行礼道。
张小嘉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魏大小姐,我记得我曾吩咐你去皇庄劳作,怎么,今日竟有空闲出现在此处?”
魏静宣恭敬地解释道:“明日是我祖母六十大寿,我特地赶回来为她老人家祝寿,后日便会返回皇庄继续劳作。”
张小嘉闻言,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胁:“我交代你们的事情,若敢敷衍了事,后果自负。”
话锋一转,她又问道:“长公主的那个私生女,此刻在何处?”
魏静宣顺着她的目光指向前方湖边,身着黄色衣裳的女子,轻声道:“喏,那位看上去柔弱温婉、知书达理的女子便是。”
张小嘉却毫不留情地嘲讽道:“若真个知书达理,凭她那样的身世,根本就不该出现在这样的宴会中。你们魏国公府,身为勋贵之家,竟也毫无士大夫的风骨可言。瞧瞧那些清贵的读书人,哪一个会邀请她这样的女子赴宴?”
魏静宣闻言,面露无奈之色:“县主,能否请您嘴下留情?我们魏国公府从未给她下过帖子,她是跟着长公主一同前来的,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带我去见你祖母”
魏老夫人也是皇家人,是先皇的堂姑姑,京城的辈分说真的乱到张小嘉不能直视,她都算不清。
魏静宣带着张小嘉进了里头待客的花厅。
魏老夫人正在和人说话,看见张小嘉后,直接站了起来,上前迎接。
张小嘉赶紧上前,握住她的手,说“姑奶奶,嘉儿来看你了。 ”
魏老夫人闻言,笑容更甚,连声道:“好好好,嘉儿来了,姑奶奶真是高兴。快,快坐下说话。”
魏老夫人之所以如此高兴,不仅因为张小嘉的到访带来了喜悦,更因为张小嘉直接称呼她为“姑奶奶”,这背后意味着皇上对她的认可与尊重。这份情谊,让她心中倍感温暖与自豪。
张小嘉从袖中缓缓抽出一张装裱精美的卷轴,双手恭敬地呈递给魏老夫人:“姑奶奶,这是皇上特地叫我代送给您的生辰贺礼。”
魏老夫人双手接过卷轴,小心翼翼地展开,只见上面笔墨流畅,气势恢宏,正是皇上亲笔书写的贺词。
她仔细端详着每一个字,脸上洋溢着难以言表的欢喜与激动:“真是皇上的笔墨!这份贺礼,真是太重要了,我真是感激不尽。”
说完,魏老夫人将卷轴轻轻卷起,视若珍宝般地抱在怀里。她拉着张小嘉的手,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嘉儿,臣妇谢谢皇上,这份心意,臣妇记在心里了。”
张小嘉与魏老夫人叙起旧来。她询问着魏老夫人的身体近况,又谈及了京城的种种趣事。魏老夫人则耐心地听着,不时点头微笑,眼中满是宠溺与欣慰。
张小嘉出来的时候,魏静宣已经被下死命令,要好好照顾这位祖宗。
魏国公后花园呈现出苏式建筑的风貌,与京城方正的格局大相径庭,其装饰极为精巧。
一踏入这片园林,便仿佛步入了江南的水墨画卷之中,小桥之下流水潺潺,亭台与楼阁错落有致,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她们来到拱桥边上,魏静宣看着张小嘉样子,突然拉着她的手臂,低声恳请说“我祖母明日六十生辰,你是来找我们魏家还是别人的麻烦?”
张小嘉一脸无辜看着她,说:“小宣宣,我是这种不讲道理的人吗?”
“你是,你是得理不饶人的人。”
张小嘉慢慢的说:“得理不饶人也是占理。安平的产业在我手上。”
魏静宣了然,她看着拱桥对面的那一群姑娘,刚要松一口气,就看见戚半夏从湖边走到那群姑娘身边。
完球了!!!
下次魏国公绝对不给长公主下帖子。
一群的姑娘见到魏静宣带着张小嘉过来,一看居然是临安县主,好几个都不由的嘴角抽抽,这位‘祖宗’怎么来到这里,她不应该被魏国公的老祖宗拉着嘘寒问暖的吗?
那群姑娘们,大部分就对张小嘉行礼“璟王妃,安!”
小部分对着张小嘉:“临安县主,安!”
叫临安县主的几个姑娘,都是张小嘉的儿时同窗。
张小嘉抬抬眼,打量着戚半夏,姿态不太友善问:“你叫什么名字?”
这里的这一群姑娘,都是高门的千金,都是家里器重的,外面的事家里也会和她们说,好几个都知道了安平的产业现在都归张小嘉,但是是安平送给张小嘉,还是叫张小嘉代管,这个不知道,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现在是属于张小嘉,尤其和张小嘉同窗的几个,立马姿态也变了,直接走到张小嘉身边。
戚半夏温柔的笑着说:“戚半夏。”
张小嘉倒是脸色变了,然后声音更加清冷几分:“哪一家的姑娘?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戚半夏认得张小嘉。
她是京城最有名的贵女,璟亲王的唯一的妻子,皇上的唯一的表妹,再加上皇上为了她保留淑妃的位子,再夏日时候,闹得沸沸扬扬。
戚半夏“长公主家的。”
“大胆,在皇室族谱里,长公主只有安平唯一一个孩子,还得到先皇姨夫的赐国姓,叫贺安平,什么时候长公主养了面首,生了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