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嘉看着一箱又一箱的装上马车,皇庄就离京城20里也就是10公里的路,路况又好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
搬家吗?
她还打算,白天在皇庄,晚上回京城。
十多辆的马车浩浩荡荡的先行出发。
贺飞看着手中的兵符,听着枢密副使的皇上口谕。
“所以皇上把枢密院副使分为左右副使,我为左副使,你为右副使?”他眼中明晃晃写着皇上有病。
贺安平看着他,她都没有意见,本来她是二把手,现在变成三把手,她都没有骂娘,切~
张小嘉也终于送走了巧嬷嬷,她走了够来,搂着贺安平的手臂:“安平,我记得你在北郊有一个庄子,是桃园,我想要桃子酿酒。”
“我叫容嬷嬷把地契给你送来。”贺安平大方的说
张小嘉嘴角抽抽睁大双眼,“安平,我就不信,你不知道我的意思?你的产业……”
贺安平打断她的话说“什么?临安,你想要我的产业,行,我现在就回去叫容嬷嬷把产业给你送过来。”
说完,她就抽出手臂,上马骑马快速狂奔。
“贺安平……”张小嘉咬牙切齿低吼
谁说贺安平是无脑武夫的?
贺安平是谁?
长公主第一任驸马的女儿,先皇给国姓,赐名贺安平。
按照辈分,她应该叫张小嘉为小舅妈。
但是她年龄比张小嘉大,从小一起在一起读书,和一群皇家大臣小孩长大,她又一直保护张小嘉,张小嘉小时候笨笨的,分不清楚辈分,觉得她比自己大,就叫姐。
张小嘉只不过提醒她一声,她的产业被同母异父的妹妹霸占了,这货居然祸水东流,引到入她身上。
拿她当签子,贺安平把产业说是送给她,贺安平的同母异父的妹妹不敢和张小嘉争,但是张小嘉会要贺平安的产业吗?
张小嘉当然不会要贺平安的产业!!!
贺平安就保下自己的产业。
大表哥是坏人~
故意叫贺安平来,他明明知她从小是安平保护的,她看不得安平的产业被人抢走,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她出手相助,让安平的同母异父妹妹不敢再言抢之事。”
等他们要出发去皇庄,容嬷嬷来了。
“璟王爷,璟王妃,安!郡主大人叫老奴把产业全部交给临安县主,说了这些产业全部送给临安县主。”
容嬷嬷说完,笑着把一个木箱子递给张小嘉。
张小嘉倒是接了过来“容嬷嬷,你和安平说,这些产业我先帮她管理,每年会给她一本账本,本县主要三成利润。”
容嬷嬷低声说“临安县主,我家郡主说了,给一成的银票,等长公主去见先皇后再还给她,她会一直支持你的医学院的,麻烦县主大人了。”
张小嘉点点头。
贺飞看着箱子,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说皇家庄子他一个去,嘉嘉要在京城处理这件事。
没有办法。
贺飞回到皇庄后,立即着手实验制作土水泥。他将陶瓷片、黏土、生石灰等原料全部放入窑炉中烧干,再磨细后加入熟石膏,制成了最简单的土水泥。贺飞计划利用这种土水泥进行民用修路,因其制作简单方便,很快便成功地将京城与皇庄之间的道路铺设平整。
当皇上得知此事,并了解到贺飞已经在民间开始贩卖土水泥时,便将他召至垂拱殿。此时,宰相、工部、户部尚书以及三皇子均在座。贺飞心中不解,遂问道:“皇上,您召臣弟前来所为何事?”
皇上询问道:“你这土水泥与朝廷所用的水泥有何不同?”
贺飞详细解释道:“主要在于抗冻性、坚硬度和维护方面存在差异。朝廷的水泥维护周期仅需14天,而我这种土水泥则需70天。此外,百姓使用的土水泥寿命大约为20年,而朝廷的水泥则可达上百年。不过,这款土水泥主要是针对民间道路铺设而设计的,价格亲民,物美价廉,让百姓都能用得起。相比之下,朝廷的水泥价格昂贵且使用流程繁琐。”
皇上听后,无言以对。
户部尚书见状,试探性地问道:“王爷,您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吗?是否需要户部入股共同经营?”
工部尚书也附和道:“大规模生产确实需要人手,亲王,您的人手够吗?我们工部也可以提供协助。”
贺飞摆手拒绝道:“不必了,我人手充足。我已经与二皇叔商量好,他的守皇陵的军队将抽调一千人来协助我。土水泥在地下工程和水性能方面表现优异,我已经与民间商行洽谈,他们修水坝时我可以提供土水泥,并顺势销售给他们。”
宰相看着皇上,转而问道:“陛下,这税收该如何计算?”
户部尚书直接表态:“陛下,这绝对不能算作皇家的产业,必须缴纳税收!”
贺飞轻笑两声,说道:“皇兄,这个产业中有三成是母后和母妃的产业,有两成是你的产业,税收你看着办?”
皇上闻言,目光微闪,显然对贺飞提及的产业分配感到意外,但面上依旧保持着平静。他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既然产业中有皇室份额,税收之事自当另行商议。不过,此事关乎国计民生,朕希望你能妥善经营,既惠及百姓,又不失皇家体面。”
贺飞恭敬应承:“臣弟明白,定不负皇兄厚望。”
————
张小嘉端坐于璟王府内,静候着贺安平名下各产业的掌柜们到来。
待众人一一入内,恭敬地呈上账本后,她缓缓拾起一本,仔细审阅。
翻阅片刻,她轻轻地将账本置于桌上,面色凝重地道:“诸位掌柜,这些账本若需重新梳理,便请带回重做;若已准确无误,便留下供我核查。我查账之时,但凡发现错漏之处超过账目总额之百分之五,一律严惩不贷,送入牢狱。”
言罢,张小嘉的目光逐一扫过在场众人,那眼神中既有威严又不乏审视,令在场掌柜们皆心生敬畏,无人敢有丝毫懈怠。
一时间,厅内静得只能听见账本翻页的微响。掌柜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盘算着各自账目的准确性,生怕稍有差池便惹来大祸。
张小嘉见状,又缓缓开口:“我知诸位经营产业不易,但账目乃商家立身之本,容不得半点马虎。今日查账,非为刁难,实为我接受郡主的产业,账目明确,你我皆可安心。”
张小嘉的话语刚落,便有几位掌柜战战兢兢地站起身,手中紧握着账本,面色苍白地道:“王妃娘娘,小人这账本中确实有些许错漏,需带回重做,望娘娘宽恕。”
张小嘉微微颔首,道:“既是如此,你们便带回重做,务必细心核查,莫再出错。”
那几位掌柜如蒙大赦,连忙躬身行礼,退下重做账本去了。
此时,一位经营珠宝店的掌柜鼓起勇气,走上前来,拱手道:“王妃娘娘,小人有一事相告。近期,郡主的同母异父的妹妹频繁光顾敝店,选取了大量珠宝,却并未支付银两,说是郡主允许的,可至今未见郡主有丝毫表示,小人实在为难。”
张小嘉闻言,眉头微皱,问道:“此事你可有证据?”
那珠宝店掌柜连忙从怀中掏出一叠账单,双手呈上,道:“这是郡主妹妹在敝店选取珠宝的清单,请王妃娘娘过目。”
张小嘉接过账单,仔细审阅,眉头越皱越紧。
正当此时,一位经营服装店的掌柜也走上前来,抱怨道:“王妃娘娘,小人也有类似遭遇。郡主的妹妹在我店中选取了多套名贵服饰,同样未付银两,说是郡主之意。小人实在无法承受如此损失,还请王妃娘娘为小人做主。”
张小嘉放下手中的账单,目光锐利地望向两位掌柜,沉声道:“此事我已知晓,你们放心,我会为你们讨回公道。郡主既已将产业交予我管理,我自当维护各位掌柜的权益。”
两位掌柜闻言,心中稍安,连忙躬身行礼,感激道:“多谢王妃娘娘,小人等感激不尽。”
张小嘉微微颔首,道:“不过在此之前,两位掌柜,你们派一人前去长公主府把账单交给她,如果三日付了银子就罢了,不付银子你们也无需去争辩,我自有安排。你们且退下吧。”
两位掌柜退下后,厅内气氛略显微妙,但其余掌柜们见张小嘉处理事情雷厉风行,心中也多了几分底气。
这时,一位看上去颇为稳重的绸缎庄掌柜站了出来,他神色坦然,拱手说道:“王妃娘娘,小人敢以项上人头担保,敝庄的账本绝无半点错误,每一笔收支都清晰可查,随时欢迎王妃娘娘派人核查。”
“哦~郡主的妹妹没有来取吗?”张小嘉试探问
绸缎庄掌柜坦然道“她来过,但是我家婆娘比较泼妇,再加上后来我直接把绸缎庄的绸缎改成农家百姓用的,她就不再来了,利润只少了半成而已。”
紧接着,另一位药材铺的掌柜也站了出来,声音坚定:“王妃娘娘,小人同样可以保证,药材铺的账目亦是精准无误,每一笔交易都有据可查,小人愿意随时配合王妃娘娘的核查,本药铺一向买给的是大众百姓,人参这类高档药材,全部没有。”
其余掌柜们见状,也纷纷附和,表示各自的账本同样没有问题,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审查。他们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显然是对自己的账目管理有着充分的把握。
张小嘉听着众掌柜的表态,脸上露出一丝赞许之色,她缓缓说道:“诸位掌柜能如此坦诚自信,实乃王府之幸。我自然相信诸位的能力与诚信,但账目之事关乎本县主的颜面,容不得丝毫马虎。核查之事,我定会安排,但在此之前,我希望诸位能继续保持这份严谨与诚实,只要账目没有问题,本县主做主,拿出两成利润当做奖赏。”
众掌柜闻言,皆是躬身行礼,齐声应道:“多谢王妃娘娘。”
等人全部走后,张小嘉把账本交给白芷:“白芷,接下来两天,你要辛苦一下仔细查一查这些账本。”
白芷接过账本,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不禁问道:“县主,您为什么要管这个闲事?”
张小嘉微微一笑,眼中透露出深远的考量:“你说在前朝女官中谁的官最大?是安平郡主,她身为枢密使副使,乃是正二品大官。
本县主的医院院需要她的支持,若能得到她的鼎力支持,必能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本县主与她自幼相识,那份儿时结下的深厚情谊,又岂能轻易忘却?自当倍加珍视才是;
此事乃是大表哥特意嘱托于我的。既然大表哥对我有所期望,那我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他的一番信任;
最后本县主看不惯长公主,她为了现在的男人,跟个失心疯似的,一点皇家威严都没有,身为京城最大的贵女,居然和别的女人共侍一夫,本朝的长公主没名没分跟着一个男子,把皇家女子的脸面都丢尽了,居然还生下了这个驸马的女儿,做贱安平,安平郡主,尽管满心愤恨,可为了恪守孝道,也只能忍气吞声,无法公然与长公主对抗,但是本县主可不怕长公主。”
大周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但谁能想到,这第一位皇家长公主竟然会心甘情愿地去做一个男人的外室!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成为了街头巷尾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
这位长公主本应身份尊贵、金枝玉叶,却不知为何鬼迷心窍般地委身于他人。不仅如此,她甚至还妄图进宫乞求皇上给自己与那外室所生的女儿封个郡主当当。
皇上理都不理她,母后直接下令不让长公主进后宫。
三公主的驸马对其不忠,性格刚烈的三公主毫不手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休夫,并从此养起了面首。即便如此,皇上对于她生下面首的闺女依旧宠爱有加,赐予了郡主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