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易再病怏怏的,再体弱多病,也是定妃、胤裪捧在手里怕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孩子。
十二福晋蠢就蠢在半点不知收敛情绪,但凡她有乌雅氏年轻时一般聪明,也不会是这般下场。
被阿玛放弃、被丈夫冷落、被婆母不喜,十二福晋这一胎怀的极为艰难,三天两头的请府医。
胤裪说到做到,无论富察氏如何服软、求和,乃至毫无半点贵女形象,疯魔般破口大骂,也不曾进过正院,还再三敲打底下人尽快修缮好城外别庄。
故而十二福晋这一胎生下的儿子,非但没能为她带来翻身的底气,连名字都没有从弘字辈,胤裪一意孤行定下“天保”二字。
待天保满月,就把十二福晋母子送去了别庄
宜修倒不觉得十二福晋落得这个下场有什么,只是天保的满月酒过于潦草,略略请了她和胤禛、胤祥几人摆了五桌,私下劝了胤裪两句,“弘易和天保毕竟是一母所出的孩子,十二弟妹拎不清,端不平这碗水,你不能步她的后尘,对孩子还是要上心的,特别是在教养上。”
胤裪在宜修眼神示意下,看了看胤禛,又瞧瞧胤祺,想着他们和亲弟弟胤禵\/胤禟的关系,还是听进去了。
哪怕不见富察氏,一月还是会去别庄探望三五次孩子。与日日过问弘易的情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却也胜过十二福晋的“弃如敝履”。
相较于十二府上不怎么拿得出手的满月宴,五福晋、七福晋儿子的满月宴,那叫一个热闹喧天、人声鼎沸。
五福晋、七福晋这回跟头胎一样,也是前后脚生的孩子,太后、宜妃、成嫔听嬷嬷们汇报,“俩孩子,一个六斤八两,一个六斤二两,一出娘胎就嚎的震天响”,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光是喜钱就撒了六大箱。
饶是胤祺、胤佑不在京(在河道衙门督差),满月宴的规格也是提了又提。
康熙对这俩孩子感观平平,多了两个嫡出的孙子,自然是高兴的,偏偏他们阿玛在河道衙门闹出了不少事儿——
兆佳·德成、辉发那拉·诺岷在河道衙门折腾的极为起劲,真真是重拳出击,拿着贪污“一成半”的分成引诱胤祺、胤佑给他们当挡箭牌,对着大运河、治河、漕运各方面严查贪腐,铁腕手段之下查出来的东西,自然是“骇人听闻”的。
单单就康熙四十八年漕运贪墨的粮损,就高达两百万两,还不算对两岸百姓民脂民膏的搜刮。
消息一出,康熙摔了茶盏,破口大骂河务烂到了根子里。
齐方起顺时吐露心声,愿携兆佳·德成、辉发那拉·诺岷等同年,为大清澄清河务这摊污水,但求陛下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康熙早知兆佳·德成、辉发那拉·诺岷申请外放河道衙门的举动非一时冲动,更知鄂伦岱拼命支持两人肃清河务贪腐的动机不纯,今日这一恼,不过是探探齐方起这个六元郎的底子,屁股到底朝向哪一方。
对于齐方起满口辅佐陛下开创盛世的话语透出的意思,自是极为满意。
能一门心思忠心朕,不因娶了小八而跟随大舅子十三倒向老四,这就很不错。
年轻人有想法,想要做出点业绩,当长辈的,还是鼓励的。
“河务背后牵连甚广,真闹大发了,朕也未必能保住你,你还要一头扎进去?”
“臣得蒙皇上赏识,方一举夺魁天下知,若能以此身,为您缔造盛世消了掣肘之患,也算略略报答皇阿玛的恩德。”齐方起神色肃穆,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听的人振聋发聩,
康熙骂了句,“到是会抖机灵。”
前面说皇上,后头喊皇阿玛,君臣岳婿之间的分寸,拿捏的很好。
当皇上,舍弃无用的臣子,乃是常态;可做岳父,但凡有点子法子,也不会让女儿失了这般的好丈夫,大好年华却守了寡。
“你想辅佐朕,那就让朕瞧瞧你的本事。”没点子本领,还是少夸海口!
第二天大朝会上,康熙恨不得把说这话的自己拍死,让你矫情,让你拉不下脸认可,非要让齐方起亮亮本领。
他怎么就忘了,他的孙女婿赵振毅,跟齐方起这个女婿,可是同年啊!
赵御史这狗东西,为了让儿子接班,连脸都不要了,狗东西……
赵御史心甘情愿当梯子,让儿子踩着他的名头,对曾在河道任职的官员们大肆弹劾,有一个算一个拎出来,在大朝会上从头到脚、无死角地进行批判。
从贪污渎职说到私德有亏,又说要查他们家乡产业,或是收没收底下人进供的金银、田契,有没有养一房美娇娘外室……
光是四十九年三月到六月,十二次大朝会期间,被摘了乌纱帽\/当众揭丑的官员,少说一百二十个,完全不亚于一次“京察”。
搞得康熙那段时间都不敢上朝,每次“赵”字一出,不由地浑身颤抖,但凡赵御史私下求见,他不是扯要给太后请安的幌子避让,就是往后宫跑,再不济出宫去儿子府上看看孙子……
他承认,自己犯了“恐赵症”,神情萎靡、神色恹恹,夜间失眠多梦、盗汗……林林总总很多话下来,就是他被赵御史这对父子,搞得神经衰弱,完全不想见人。
奈何,他躲的再快,也抵不过亲儿子太子揭短、背刺更快。
一天十二个时辰,定时定点向赵御史汇报康熙的行踪,还不忘给小赵御史赵振毅鼓劲:
不错,不愧是老大看重的女婿,大清有御史如你这般,何愁不能海晏河清!
气的康熙逮着机会就跟太子上演一场“全武行”,一个劲儿地朝胤禛、胤禩抱怨:养子如仇敌,白养了这个亲儿子,你们可不能学……
胤禛、胤禩才不掺和到他们父子中去,康熙刚说个开头,就拿公务搪塞,公务不行就说家常,家常再唠不开,就打马虎眼。
甭管康熙怎么试探,都不接招,谈不下去了就说是要探望在尚书房读书的儿子,反正就是你说你的,我聊我的,唠两句就算了,多了……咱们不熟,何必交浅言深!
康熙一边骂儿子们个个滑不溜秋,一边踹两脚放人,再嘟囔两句:还是小时候可爱,长大了就是这般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