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旅长深吸一口气,接着说:“就拿黎城县城的攻打来说,正是通过内外沟通联系、内外协作一起发动,所以在攻打县城的过程中进展得非常顺利。“
“而涉县县城则是借助悄无声息的特种作战来实现的,正因如此,带给我们队伍的损失才是最少的。这两个成功的攻打城池的案例告诉我们,充分的准备、有效的沟通以及合理的战术运用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有鉴于此,对于独立旅的老指挥员而言,这些自然不成问题,对于 386 旅的广大指挥员和独立旅的新指挥员们来说,一定要做好与县大队和区小队的沟通。“
“能够提前布置一部分同志进入县城内,在发动进攻的时候予以内外结合,那无疑是最好的战斗方式。”
陈大旅长再次强调:“当然,我们其他各团对于相互、相邻县城之间的协助,也要做好充分的安排。“
“比如,当 A 团在攻打 x 县城时,b 团和 c 团要负责切断 x 县城与周边县城的联系,阻止敌人的物资运输和情报传递。同时,要对可能前来增援的敌人进行监视和阻击,确保 A 团能够专心攻城。”
“在战斗中,各团要严格执行命令,听从指挥。不能擅自行动,以免打乱整个作战部署。要发扬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的精神,坚决完成自己的任务。”
陈旅长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为此,我们将成立前敌指挥部,针对独立旅的广大官兵,以陈振华同志、李战龙同志、周卫国同志、程仕财同志以及各位团长为主组成前敌指挥部进行统一指挥。“
“而对于以 386 旅为主的广大战士,则成立以许副旅长、倪参谋长以及各位团长为主的前敌委员会。大家要完全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取得这次战斗的胜利,为夺回晋东南立下赫赫战功!”
当然,作为前线指挥委员会的小陈旅长,以及许副旅长,你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密切留意各自区域内潞城方向和晋城方向的小鬼子动态。
要做到每攻打一个县城,都要对潞城方向的小鬼子进行围点打援,对长治方向的小鬼子也实施围点打援,因为这两个城池内的小鬼子和伪军最多,最容易支援其它各县城的小鬼子。
所以需要将潞城和长治县城内的小鬼子吸引出来,才能在最后将长治和潞安两个县城的小鬼子顺利的消灭,这一战术的实施需要精心的策划和精准的执行。
以潞城为例,我们首先要对潞城周边的地形进行详尽的勘察。潞城地处山谷之间,道路狭窄,两侧山峦起伏。
这为我们的埋伏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当得知小鬼子准备增援被攻击的县城时,我们的打援部队迅速在其必经之路设伏。
所有将士们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潜入预定的伏击地点。他们身背武器,脚步轻盈,尽量不发出一丝声响。
负责火力点的将士们小心翼翼地将机枪架设在山坡的隐蔽处,仔细调试着角度,确保射击时能够形成交叉火力,覆盖敌人的前进道路。
狙击手则像幽灵一般,在茂密的树林中寻找着最佳的射击位置。他们透过瞄准镜,观察着可能出现敌人的方向,手指轻轻搭在扳机上,随时准备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在道路中央,预先埋设了大量的炸药,由经验丰富的爆破手掌控着引爆装置。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只等敌人进入陷阱。
当敌人的增援部队进入伏击圈时,先由前沿的观察哨发出信号。紧接着,我们的火力瞬间爆发。
轻重机枪喷射出愤怒的火舌,子弹如雨点般向敌人倾泻而去。步枪手们精准地射击着,每一声枪响都伴随着一个敌人的倒下。手榴弹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在敌群中爆炸,掀起一片尘土和硝烟。
敌人的增援部队顿时陷入了混乱。小鬼子们惊恐地叫喊着,他们的车辆相互碰撞,有的士兵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晕头转向。
但这些小鬼子毕竟训练有素,很快就开始组织反击。他们的机枪手迅速寻找掩体,向我方阵地扫射,子弹在空气中呼啸。
然而,我方的狙击手早已锁定了敌人的关键目标。随着一声声清脆的枪响,敌人的机枪手纷纷倒下。爆破手瞅准时机,果断引爆了事先埋设的炸药。
在围点打援的过程中,情报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我们的侦察兵需要时刻紧盯敌人的动向,及时传递敌人的兵力、装备、行进路线等信息,以便我方能够灵活调整战术部署。
通过这样一次次精心策划的战斗,我们总能消耗掉一部分潞城和晋城的小鬼子力量,逐步将长治和潞城两个县城的小鬼子实力削弱。
毕竟现在驻守在潞城内的小鬼子数量多达 2000 多人,而驻守长治县城内的小鬼子数量也接近 1500 人。
倘若能够将这两个县城的小鬼子数量都消耗到 800 人或者 600 人以下,那么我们最终就能顺利拿下潞安县城以及长治县城,如此一来,才算是彻底将整个晋东南全部收复。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确保前敌指挥部能够高效指挥作战,及时传递战情,我们还特意给两个前敌指挥部各配备了一部电台。
这一举措将极大地提升指挥的便利性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为战斗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将来我们也会按照时间,逐步给每一个主力团在作战的过程中配备一个电台,从而确保消息和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的沟通。
当听到陈大旅长的全盘战斗计划之后,陈振华一边跟大家介绍每一个县城的主攻任务以及协助攻击的队伍,同时也将协助攻击队伍的围点打援以及截断其他县城小鬼子增援的阻击任务的计划一一交代给各个团。
所以这样下来,一个全面的晋东南战斗计划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在战前的准备阶段,各个团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训练和物资筹备。将士们摩拳擦掌,反复演练着战术动作,熟悉着武器装备的使用。
他们相互交流着经验,分享着战斗技巧,彼此鼓励,共同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每个参战的部队来说,有主攻,有协助攻击,还有负责阻击的队伍。负责主攻的团队,更是精心策划着每一个进攻步骤,研究着县城的地形和敌人的防御布局。
他们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力求在战斗中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协助攻击的队伍也毫不松懈,他们积极配合主攻团队,随时准备提供支援和掩护。
而负责阻击的队伍,则在预定的地点严阵以待。他们仔细勘察地形,设置陷阱和防御工事,准备给增援的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这对于每一个团的指挥员来说,都是一次攻占县城的有利契机,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所以这些情况让在座的每一个团长、每一个指挥员都内心十分激动,毕竟抗战刚刚开始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八路军就能够对小鬼子占领的县城进行大规模的反攻了。
这在整个抗战史上,不仅国军的官兵做不到,八路军的其它部队也做不到,这直接彰显了整个八路军三八六旅和独立旅的强大战斗实力。
我们的将士们怀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他们深知,每一次的进攻都是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同胞。他们相信,凭借着出色的战略部署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一定能够战胜敌人,取得胜利。
当大家听到陈大旅长的介绍具体战斗计划细节时,内心自然而然地涌起一股暖流,深切感受到了陈大旅长那殷切的期望。
毕竟,对于独立旅的官兵们来说,这种关怀早已习以为常,而对于 386 旅的官兵而言,虽然接触的时间相对较短,但也非常清楚陈大旅长对大家的关爱之情。
当然还有东道主小陈旅长,明白的各位团长,则是非常清楚,这里面少不了小陈旅长的努力,而陈振华也确实不负众望,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从无到有建立了独立团,并且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不懈的努力,如今已将其发展壮大为独立旅。
这一成就不仅为部队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更让每一位官兵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尤其是小陈旅长在战斗支援方面的工作,做得极为出色,无论是枪支弹药的补充,还是生活物资的供应,他都安排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