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最终成为了杀鸡儆猴的那一只鸡,而且是董仲颖亲自选取的一只鸡。
对于董仲颖的选择众人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意外,毕竟这是最合适的一个目标。
刚和袁绍打过一仗,而且现在也不是入侵冀州的好时机。江夏的周瑜和刘琦也不是很好对付,他们的兵多,再加上水军也有一定的优势。
袁术也同样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虽然袁术看上去比较“菜”,但是掌握着长江天险的袁术可以从容的退保江东,很难取得战果。
而刘备就是最好的选择了,首先刘备的威望够高,虽然他在联军之中不是最强的那一个,但是他身上可是带着皇叔的“荣誉”。更何况,刘备虽然数次输在了董仲颖的手上,但是他屡败屡战,从来没有“怂”过,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投入反抗“暴政”的行动中。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张白骑对于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张白骑的大军到,刘备就从小沛跑路了,等张白骑的军队走,他就打回小沛。
甚至张白骑派来的人不多,或者张白骑没有本人来,他所派出的军队一定会遭受到反击,在万人以下,刘备带着他的两个万人敌兄弟真的没有怕过什么人。
也就是因为这样,刘备才能牢牢牵制住张白骑的大军,给他在徐州的“朋友”“搞事情”争取时机。
而董仲颖选择刘备的原因则非常的“朴实无华”,刘备的兵最少,看上去是最软的一个柿子。
董仲颖虽然不懂用兵和数学,但是他懂算术,知道十万比二万大的多的道理,这一次他率领十万之众,再加上张白骑的军队,对付刘备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
董仲颖的大军还没有达到小沛,张白骑已经替他准备好了住所。
等得知董仲颖出阵的消息之后,张白骑亲自带着麾下众将和五万大军,再一次进攻小沛,面临着张白骑的进攻,刘备再一次发动了遁走,不战而逃,将小沛拱手让给了张白骑。
不过刘备抓住了张白骑大军进攻小沛的时机,突然北上,袭击了公丘,将张白骑的防线打出了一个口子,甚至他的兵锋可以直指兖州。
等董仲颖到达小沛之后,管亥担忧的对张白骑说道:“小姐,您这一次的用兵过于的激进了,我知道您希望在小沛迎接秦王,但是您带走了太多的军队,才给了刘备这样的机会,现在刘备可以进攻兖州,深入我们的腹地,他的危害更大了。”
面对管亥的劝诫,张白骑却没有做任何的解释,只告诉他一句话,“秦王听闻我这样的失败一定会非常高兴,毕竟有时候有得才有失。”
果然和张白骑预料的一样,秦王对于张白骑在小沛替他准备好住宅的事情非常的高兴,丝毫没有提公丘丢失的事情。
在安顿下来之后,董仲颖召开了军议,这一次他带来足够的军队,可以来一次正义的“群殴”了。
军议一开始,张白骑就介绍了目前的形势,特别着重指出了刘备的军队驻扎在公丘这样的事情。
听完张白骑的介绍,董仲颖“果然”面色没有变,对于公丘的丢失丝毫不在意,反而反问张白骑说:“现在你打算怎么办?”
听到董仲颖的提问,张白骑笑着说道:“刘备果然老革荒悖,在战场临机,或许他还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在用兵上,他只是平平无奇罢了。秦王您一眼能够看穿的事情,刘备却完全没有注意到。”
“我过去之所以没有办法对付刘备,那是因为我手上的兵力不足,无法在截断刘备退路的情况下还能够保证能够战胜刘备,现在秦王您的军队到了,我所担忧的只有刘备逃回江东,和袁术汇合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刘备只看到了进驻公丘的好处,却忽略了其中的凶险。现在刘备进驻公丘,虽然看上去他获得了进取兖州,骚扰我们后方的机会,但是他却失去了退回江东的可能。”
张白骑的话语说完,众将议论纷纷,他们没有想到张白骑的并非是为了“迎合”秦王才丢到的公丘,而是想要留下刘备。
同时,众将心中对于董仲颖充满了佩服,秦王竟然能够一眼就看穿张白骑的计策,真是恐怖如斯。
“末将有一分进合击之策,想要献给秦王。”张白骑说道。
“好!你自己去安排吧。”对于想要干活又口碑不错的工具人,董仲颖永远都是只有一个字。
在得到了董仲颖的允许后,熟悉董仲颖性情的张白骑自然也不推脱,安排了起来。
她请徐晃攻萧县,李傕攻相县,樊稠破符离,共分十路大军切断刘备的退路,号曰“十面埋伏”。
同时,她去书胡轸,令他出东出东海局,从东面夹击刘备,而兖州的李乐、韩暹、胡才等人从北面彻底封锁刘备。
她打算和秦王亲自率领八万大军,于公丘击败刘备。
帐中的众人都纷纷领命,只有一人没有接到任何的任务。
赵云对张白骑说道:“帐中众人都有任务,为何您单单忘记我了呢?末将请命。”
董仲颖说道:“因为我知道子龙你和刘玄德有旧,不忍让你左右为难,所以我吩咐张将军不要给你任务的。”
赵云对董仲颖说道:“我和刘玄德的交情非常不错,但是这是私谊。在战场上我和他厮杀,这是公事,我绝对不会因为自己的私谊而忘却公事的。”
听到赵云这么说,董仲颖站起身来说道:“我并非是不信任将军,而是因为我不愿意将军左右为难。我不需要将军您做出这样的行为来证明您的忠心,在我看来这样的情谊也是弥足珍贵的。”
张白骑也说道:“在战场上犹豫就会败北,有时候一时的犹豫会带来性命之忧。”
赵云却正色道:“末将愿意立下军令状,如果战场上因私废公,请斩末将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