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帐下众多谋士正为了俞涉之事激烈讨论,郭嘉认为暂时不可与俞涉为敌,应该设法先解决袁绍,不过敌众我寡,暂时没有什么破敌良策,只能继续维持现状。
程昱则认为既然无法短时间内瓦解袁绍势力的可能,那不如与他罢兵休战,转头突袭俞涉,以绝后患。
前者会给俞涉、刘备、孙策等实力极大的空间和极多的时间,让这几家没有任何顾虑的扩张势力,而且现在这几人也正是这么做的。
俞涉自不必说,他打下庐江和扬州后突然就变得老实了,明明孙策就在南阳,与他只有一江之隔俞涉却好似看不见孙策一般,完全没有出兵的打算。
刘备孙策两家虽然时有摩擦,但在曹操眼里简直就如同过家家,双方每次交战都是嚷嚷的厉害,最后总有一方会莫名其妙在半夜撤军,绝不会来一场真刀真枪的厮杀。
曹操其实也想早点从袁绍这里抽身而出,所以当听到程昱的想法后,虽然明知有两个极大的问题难以解决,他也还是在某个瞬间动了与袁绍休战的幻想。
然而荀彧却说万万不可:“其一,俞涉与丞相并无交恶,且此人行为端正,忠于大汉,先有围剿董卓之功,后又有攻破伪帝袁术之劳,丞相贸然与之交战,恐受非议啊,”
曹操眯眼看了一眼荀彧,心想这荀令君虽然为自己出谋划策解决了不少麻烦,但毕竟他忠于的还是汉室而非我曹操。
俞涉可以说是这摇摇欲坠的汉室江山中,除了刘备以外最后一个可以仰仗之人了,曹操怀疑荀彧是不想俞涉过早地退出舞台,所以才会帮他说话。
荀彧见曹操沉默不语,继续说道:“其二,俞涉虽然势力远不如袁绍,但其带兵以来几乎没有打过败仗,据曹仁和张辽将军所说,他们认为俞涉部队的战斗力远超其他诸侯,”
“而且俞涉倚靠长江天险,我们与他交战的压力并不会比袁绍要小,试问既然无法快速解决袁绍,我们又能用什么办法快速灭掉俞涉?”
“对丞相而言这只不过是换了一个难缠的对手,但我们的后背从此便将露给袁绍,试问丞相,你是希望袁绍在后面看着你,还是俞涉在后面?”
曹操心想我两个都不想,但如果一定要选的,俞涉显然比袁绍要好不少。
荀彧见曹操脸色终于有些缓和,这才放慢语速说道:“其三,俞涉所治六郡民心依附,百姓安居乐业,这在当今乱世实属罕见,丞相为了百姓安宁,还是暂时不要与俞涉开战吧。”
曹操冷哼一声:“做大事者岂能妇人之仁,如果两军真要交战,谁还来得及顾虑城中百姓?”
“贾诩,我看你似乎有话想说,谈谈你的高见吧!”
荀彧本还想再说,但他见曹操这副模样,只能退到一般暗暗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曹操有没有把他的话装进心里。
贾诩一愣,荀彧和郭嘉已经将厉害关系分析的非常透彻了,他原本并没有什么想说的。
但他极善于察言观色,看出曹操有些犹豫,便说道:“要与袁绍罢兵休战也不是不行,只是袁绍此人野心极大,丞相提出休战,他定会狮子大开口,提出许多不合理要求,”
“另外袁绍虽然出身名门,但却并非有信之人,前有威逼韩馥,巧遇好多冀州,后有与公孙瓒反目成仇,逼死公孙瓒全家老小,丞相即使与他议和,恐怕也要提防他突然渡河南下吧?”
曹操听贾诩说中自己心头所想之事,连忙问道:“那你觉得应该如何才能住袁绍?”
贾诩摇摇头:“稳不住,丞相手握天子百官,袁绍已经一统河北,我猜主公与袁绍这一战在分出胜负之前,是不会停息的。”
曹操深吸一口气:“如此看来,我现在还真不能撇下袁绍却对付俞涉啊。”
贾诩不答,缓缓退到一旁,他知道曹操是个极有主见的人,既然现在已经看出这件事的利害关系,那么很快便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果然,曹操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说道:“俞涉一事暂且放下不管,夏侯儒既然被他识破,令人送五百两黄金去给他赔个礼,缓和一下关系吧。”
众人暗暗舒了一口气,尤其是荀攸,他轻轻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暗自庆幸不用与俞涉为敌。
他和俞涉交过一次手,深知此人最厉害的不是计谋,而是他似乎有料敌先知的能力,每次都能在自己出手之前,先就做好各项部署,搞得自己好像自作聪明,最后又自投罗网。
关于袁绍和俞涉,荀攸的看法与荀彧一致,他也认为不该与俞涉为敌,毕竟现在战况如此胶着,一旦撤兵,边界防御松懈,只会给袁绍留下可乘之机。
只是他曾在俞涉手下吃过败仗,这话要是从他嘴里说出来,难免会让曹操误会他是怕了俞涉,所以荀攸干脆从头到尾都不发表意见。
“辛苦各位专门跑一趟,不过大家现在还不能走,接下来还得请大家仔细想一下,如何破掉袁军,毕竟我们不能这样无休止地与袁绍对峙下去。”
曹操拿定主意后,便要众人尽快想出破敌之策。
荀攸知道是时候开口了:“袁绍帐下虽然能人众多,但他自负多疑,很多时候并不会听取众人意见,所以他帐下并非铁板一块,”
“加上他三个儿子貌合神离,彼此不服,虽然三人并没有多少兵力,但却一刻不停地在拉拢袁绍帐下的文臣武将,为以后铺路,”
“所以我认为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是离间他的手下,二是暗中挑拨他三个儿子的关系,如果能让袁绍阵营从内部瓦解,我军甚至可以不战而胜。”
曹操点头赞同:“我也有此想法,只是具体如何实施,还要各位群策群力才行。”
众人纷纷点头答是,其实自从和袁绍交战以来,他们就一直不停地在设法离间袁绍的儿子和手下。
只是像郭图,逄纪等人均是有识之士,虽然彼此政见不合,但还是知道以大局为重,明面上也还是和和睦睦没有翻脸。
荀攸的离间之计要想成功,谈何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