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陈武等将领看到这一幕,气得火冒三丈。
他们无法容忍这些逃兵的行为,恨不得立刻将他们全部抓回来,按照江东军的“七禁令五十四斩”执行军法。
然而,周瑜却显得十分坦然。
他认为这些降兵的行为虽然不可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自己的计划。
他们不仅成功地掩护了贺齐等人出城诈降,还为自己遴选出了军中的败类。
这样一来,留下来的都是忠诚且有毅力的将士,他们将会更加坚定地跟随自己,
周瑜正好带着这些人突围后赶回吴县,为江东军的荣誉而战。
......
这天夜里,终于到了周瑜与贺齐约定的关键时刻。
由于城内的粮草已经极度匮乏,无法再继续支撑下去,因此这次行动变得刻不容缓。
贺齐率领着那些英勇无畏的敢战老兵们,还唆使了一批真正投降的江东兵。
这些士兵原本出城投降就是为了口吃的,他们心中对江东仍有归属感。
在贺齐的一番煽动下,他们决定加入到这次行动中来。
趁着夜色的掩护,贺齐带着众人悄悄地接近了征南军粮草大营。
经过多日的侦察和调查,他们对敌军的情况了如指掌,尤其是敌军的粮草大营所在位置更是一清二楚。
当他们到达目标地点时,贺齐果断地下令在粮草大营附近点火。
瞬间,熊熊大火腾空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火势迅速蔓延,很快就将敌军的粮草大营吞噬其中。
与此同时,贺齐的队伍也在营中制造混乱。
他们四处放火、破坏设施,让征南军陷入一片恐慌和混乱之中。
那些敢战老兵中有些圆滑和心机深沉的,他们深知局势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最好需要有更多人来支援。
于是,这些老兵便跑到江东军的降兵营,告知众人粮草大营被降兵纵火,征南军将会对江东降兵下手。
并声称,经过此事,敌军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降兵的,到时候宁可错杀也不可放过。
他们会将粮草被焚的怒气全部撒在降兵们的身上。
那些不明所以的降兵们听完这些话后,心中不禁一紧。
他们仔细思考着老兵所说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毕竟,他们已经投降了敌人,寄人篱下。
如今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敌军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他们呢?
在恐惧和绝望的驱使下,一部分降兵决定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贺齐等人的纵火行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的立场,或许还能在混乱中找到一线生机。
另一部分降兵则选择拦截征南军的救火队伍,阻止他们扑灭大火。
这样一来,火势会越来越大,给敌军造成更大的损失,同时也能让自己在混乱中多一些逃脱的机会。
还有一些降兵则直接朝着大营门口狂奔而去,他们只想尽快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远离即将到来的杀戮和报复。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
最终,在一场激烈的血战之后,这些江东降军自贺齐以下,无一幸免,全部惨遭杀害。
这或许是征南军为了发泄失去粮草的愤怒而采取的极端手段吧。
......
张合和严颜率领着军队马不停蹄地向东一路追赶。
一路上除了斩杀和俘获了一些掉队的江东兵外,并没有发现周瑜和其他将领的身影。
这些被俘虏的江东兵面对张合和严颜的询问,竟然一问三不知,他们根本不知道江东军的主力部队究竟跑到哪里去了。
这让张合和严颜感到十分困惑和无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知不觉中天色已经大亮。
张合和严颜一直追到了鄱阳湖边,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鄱阳湖边雾气蒙蒙,视线受到极大的阻碍。
而且湖水浩渺,水系庞大,周围还分布着许多沼泽地,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其中,难以脱身。
如此险恶的环境,使得继续追击变得异常困难且危险重重。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张合和严颜无奈地决定放弃追击,率领军队撤回海昏。
当他们回到海昏时,发现大营的大火虽然已经被扑灭。
但可惜的是,营中的粮草却未能被及时抢救出来,已经被烧成了一片灰烬。
庞统和泠苞已经率军进驻了海昏城,可是粮食尽毁,军中只有当日之粮。
庞统派鲍隆前往不远的南昌调粮,否则这万余大军根本无法立足。
看着张合和严颜无功而返,庞统气得脸部更加扭曲,原本就丑陋的面容此刻愈发可怖。
他咬牙切齿地发誓:
“周瑜小儿,此番让你得逞,我定要让你付出惨痛代价!”
他对周瑜的恨意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一般,无法平息。
而这一次粮草被焚,以及被围困多日的江东残军成功逃脱,不仅打乱了征南军的计划,更让庞统的大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们面临着缺粮少食的危机,士气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