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声音同样传进了元平硝的脑海里。
但他早已习以为常,并没有任何反应。
很好,妹妹又开始卜算了。
【那个姐姐刚入宫时,是分在纯贵妃宫里做洒扫宫女的,后来掌事宫女见她长得还行,便把她调去了前厅给贵妃娘娘端茶倒水,不必再做粗活。】
【可是没过多久,纯贵妃便把她拨给了容妃娘娘,让她做容妃的宫女。】
小顾登时大惊。
这究竟是个什么声音,阁里有神仙吗?
哪有声音这么稚嫩的神仙?
【后来有一次,父皇到容妃宫里来的时候看了那位姐姐一眼,赞她生得清秀水灵,不愧是容妃宫里的人。】
【结果没过多久,容妃便把她赶去了后院做粗活,再不许出来。】
【半年后,她病死了。】
小顾血液一凉。
死……死了?
虽然早已经有预料到这个结果,可真正听到事实的时候,她还是不知所措。
那么好的一个女孩子,就这么没了。
【后来容妃身死,所有伺候她的贴身宫女都被放出了宫,做粗活的便重新分配到别的地方。】
对外是这么说的,其实亲近容妃者都被杖杀了。
【如今存柳宫的下人们,都是之后重新分配进来的。】
元平硝默默在心里叹上一口气,这种坏消息,要自己怎么告诉他啊?
小顾看了元净一眼,伤心之余,理智也微微回笼。
此处没有别人,又叫陛下“父皇”,难不成是这位小公主的心声?
她竟是先入为主地相信了一个小孩子的心声?
倘若这是真的,那她又如何能知道这些?
小顾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面对心里生出的那堆乱七八糟的情绪。
伤心吗,可她还需验证此事是否为真;惊讶吗,确实有点,可世上无奇不有,过分惊讶也没什么意义;害怕吗,一个小女孩又没啥恶意,实在也无需太过害怕她。
小顾浑身仿佛被压上一座山的重量,看起来好像没啥,实则已经心乱如麻,沉得迈不动道。
既然容妃已死,那么,能查的便只剩纯贵妃……
但愿她表里如一,当真是众人眼中那个性情纯良的好贵妃。
元平硝见她脸色不太好看,便道:“天马上就要黑了,咱们要不先回去,此事改日再慢慢查。”
先让他想想怎么告诉对方比较合理。
“好。”
小顾走了两步,身后突然发出东西掉落的声音。
元净不小心把一些书册弄掉了。
元平硝见她够不着,于是捡起来帮她放进去。
然后,他顿了顿,眼睛一眯。
这本卷宗记录的是近十年来恶劣的杀人案件,而打开的此页,讲的正好是四年前,外祖主审的那个案件中的盐商。
“太子殿下?”
“小顾子,净儿,你们都过来看看。”元平硝将她和元净一同拉过来。
此记录简洁明了,只寥寥几笔,讲的是名外地来的盐商刚刚拿到盐引,却遭同行嫉妒,继而被其杀害。
幸好,凶手已经绳之以法。
天元国不许私下制盐贩盐,朝廷专门设立有盐官和盐司,商人们若想做盐的生意,得先拿到盐引,才能光明正大的碰这一行。
由于盐商实在是个肥差,这盐引也不是那么好拿的,门道,权势,银子,几乎缺一不可,无数人为了争一个盐引而耗费多少心血,陷害明抢或截胡,甚至暗下毒手的也有。
而一旦成为盐商,便可坐地来钱垄断行业,慢慢壮大成为家族生意。
卷宗上的那名盐商,就是这么被人杀害。
“做生意做得如此毫无人性,真的能长久吗?”小顾轻叹,“真是造孽啊。”
“自然不能,人在做,天在看,一切都会回到他们自己身上。”元平硝道,“你看,事发地是清州,正是协亲王的封地。”
“协亲王,是昨夜被陛下南贬的协亲王?”
小顾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当年江大人审的贩盐案,不就是涉及到这位协亲王吗?”
“没错。”元平硝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外祖当年负责此案,觉得盐商之死有疑,一直拖着未结。后来不知怎的找出证据向父皇禀告,说其实是协亲王私下贩盐,为一己私利杀害的盐商。”
元帝当时虽不信,可证据摆在眼前,他也不得不将协亲王召入京来问话。
可谁知王爷入京后,面对江策的指证不慌不忙,反而说是对方污蔑于他。
他甚至找出江府的丫鬟和小厮为自己作证,说是江策早就包藏祸心,吃着朝廷俸禄还不满足,竟然打着培养盐商,对抗朝廷的主意。
被人发现后,这才急着找个人背罪名。
元帝大惊,马上派人把江府围了起来,不许任何人进出,果然在里面找到了假盐引和假账簿。
当时为彻查此事,江策多次暗地离开京城前往清州寻找蛛丝马迹,怎奈清州是协亲王的地盘,如何能真的瞒得过他?
协亲王权势大,江策想求一个真相并非易事,所以多次在府上以宴会为由请诸位大臣过府,趁着醉酒套话,掌握了不少信息。
可谁知,这些事被协亲王拿来做文章,说堂堂一个大理寺卿不恪守本分,不为官清廉,反而私下结交大臣,私自离京,其心可诛。
再后来,连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少卿秦楼台也到元帝跟前“大义灭亲”,彻底把江策从位子上拉了下来。
有了山一样的证据,协亲王不仅毫发无损,还把江策一家都弄了个流放,帝后离心,后宫不宁。
大理寺也重新洗牌,原本的少卿成了“卿”,寺丞则成了少卿。
也就是这位小顾的父亲。
她纤长的睫羽眨了眨,瞳孔微微一动。
记得父亲曾经说过,自己做官前从未入过京,所以进了大理寺后终日惶恐,生怕做错事让全家遭殃。
幸好江大人是个和善的,父亲每每同他交谈,都能生出一种“胜读万卷书”的感觉。
贩盐案他也接手过一点资料,完全不曾想过江大人会是这样的人。待秦楼台上了位,首先便提携看起来最为听话的父亲成为少卿,做他的二把手。
也因此,父亲过得比以前更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了。
大理寺在秦楼台的管治之下,破案效率差上许多,口碑也再不复往昔。
若是江大人还在……
“小顾子。”
元平硝突然声音沙哑,眼中隐隐有泪光闪动。
“我外祖……绝不可能有不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