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无惑在卢浮宫正大门前的记者发布会很快引爆了欧罗巴的整个舆论,欧罗巴闪光的回归对于高层来说早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
但对于民间来说,林无惑是否已经回到欧罗巴依旧只有捕风捉影的传言而已。而这一次正式向所有人宣布他的回归,在欧罗巴出现颓势的当下这个举动引起多方思考。
当然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林无惑选择召开一个简短的新闻发布会的意义就在于给欧罗巴的所有人一个信心。
信任是一个很虚无缥缈的概念,但会形成一种社会氛围。
这种社会氛围会对后续的行动有着极大的变量,当大多数人不信任时后续的推进会异常艰难迟缓;但当大多数人保持对于未来的信心时,推进过程中的大多数挫折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为了实现定下的未来目标,中途可能会出现个体或者群体的利益受损。
未来目标完成时这部分的损失会逐步弥补回来甚至会得到比以前更多,是否相信未来会拿到更多利益这就是改革能否顺利推进下去的关键。
一个欧罗巴曾经出现过的例子,就是欧罗巴闪光时期的工业化启动时期的农民生活状态。
工业化需要土地、劳动力、将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从农业人口转化为工业人口。
这部分本该从事第一产业农业的青壮年,会变成脱离农业的第二产业工业的工人。
此消彼长下欧罗巴的农业会在短时间内需要供养逐步上涨的人口,分摊到农业人口身上的负担一开始是逐步上升的。
粮食会在这种局面下会渐渐短缺,这种事情是必然会发生的。
而当时的林无惑对于这种局面早已做好了准备。
一个就是海心大公领的海洋支点飞地让欧罗巴能够在海洋运输畅通安全的情况下大量低价进口粮食。
欧罗巴积极争夺制海权并非只是为了解决当时的血鲨海盗团问题,更是为了长远的国家生存发展空间。
就算这个世界有着传送阵的存在,但只要它的消费比低。大运力的海上运输仍旧是大宗商品交易的首选,一艘十万级别的超大型集装箱货轮的靠岸甚至能解决一个小型国家的饥荒。
解决手段并非只是单纯依靠大量进口粮食,毕竟当贸易的顺逆差也是林无惑所非常关心的事情,还需要内部的补充手段。
而林无惑的选择是区分出常备国防军,然后将预备国防军变成生产建设兵团。
林无惑对于处理这种大范围疆土、大人口基数、百废待兴的庞大国家有着非常多的借鉴例子。
处理国家事务,尤其是十亿人口大陆级别的国家事务。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可能有事事亲力亲为的空间。
人民力量党就是林无惑的解法,欧罗巴国防军就是林无惑的兜底手段。
国防军开始在保证一些基础军事训练的状态下开始了生产自救活动,只让部分常备师保持脱产的职业化军事训练。
一些驻扎在更恶劣自然地区的国防军,对于军事训练的要求会进一步放宽。
林无惑对于他们的要求是:农业技术问题派专家来指导、政策问题给予方便;要钱没多少,实在不行把以前不必要的皇室行宫拆了卖掉。
国防军不能成为发展工业的制约,这是林无惑一早就计划好的。当然这么做的压力也是有的,而且很大;让军队成为农民的做法,有些以前四皇军队出身的人没少抱怨。
毕竟旧观念中,军队只管打仗。军队的衣食住行都应该得到农民的供养,封建帝制的传统是苦农民也不能苦军队。
当然对于这些能够预计到的问题,林无惑早就想好了解决办法。
人民力量党或者说军队的三主官制就是为了这种情况,政策的解答和军队的思想工作一直是林无惑所看重的。
即使各种方法在发挥作用,但也不可能人人都会心甘情愿的接受。但在这种时候,国防军的定位就能够发挥作用。
国防军是什么?
军队。
军人的第一要求是服从命令,林无惑以欧罗巴最高军事长官的身份对国防军下达命令:理解并执行,或者在执行中去理解二选一。
当然留出了一个通道,全军比武优胜者和拿到靠前名次的人可以去常备军报到。
这是筛选出欧罗巴的精英军事人才,没那个本事就老实服从命令。人人都自以为怀才不遇,但最常出现的状况是无才可遇。
军队是很单纯的,以实力说话。
当欧罗巴初步工业化,大马力拖拉机和化肥厂进行投产的时候,农业的机械补贴和化肥补贴迅速让农业产出暴涨。
拖拉机的效率远比牛羊要高,拖拉机的保养更换等方面要比牛羊更方便。新兴事物可能没人会操作,那就直接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去帮忙。
化肥的投入尤其是氮肥、磷肥等关键肥料让农产品产出暴涨。
以前一个农民只能养活5个人,在欧罗巴闪光时期能暴增到50人甚至在现代化机械的加入下农民能够高效管理更大范围的农田。
制约欧罗巴发展的粮食危机在工业化初步结束后,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短短几年农民身上的负担迅速消失不见,高效产出的农作物也能让农民的生活状态迅速从贫困升至小康水平。
解决了粮食危机,欧罗巴国防军迅速恢复到职业军队状态,只在偏远地区保持一部分生产自救行为。
而大量由国防军开垦改良过后的肥沃农田,则是无偿转让给当地的农民作为那段艰难时期的补偿。
农民在那段时期,供养庞大的人口而因为政策限价而导致的损失被超额补偿回来。这在以往的历史是非常罕见的,尤其是封建统治多年以后。
当时林无惑的这个命令也受到过质疑,但其力度远远没有当时提出生产建设兵团时的大。林无惑就当这些质疑是牢骚而已,并没有放在心上。
当一个大领导顶住强大压力最后圆满实现一个战略目标时,那么下属会很自然而然因为惯性选择去执行大领导的下达的任务。
力排众议完成目标的人,在以后面临同样局势的时候。提出异议的人得先想想是不是自己那些方面没有想通,而不是大领导会出错。
这便是强人政治的惯性,和其高效的从上到下的执行能力。
至于无偿转让那些国防军开垦改良后的农田给农民,这也是林无惑一早就想好的。
如果说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自己短期利益的群体不能够在未来获得国家发展的红利,当国家需要改革需要牺牲一部分人群的利益时。
还有谁能够接受这种短期的利益受损?回报可以不局限在土地上而是社会层面的方方面面,如教育、医疗、政策等等。
给不了钱财、土地等实质性看得见的回报,难道还给不了政策扶持、教育优先权等回报吗?
说到底还是态度问题,如果欧罗巴中央政府没有想通这个问题。那么它就会丢掉欧罗巴民众的支持,也就是会丢失其政权合法性。
无偿派工、叫别人发扬风格,他人吃亏造福群体的事情不是没出现过。但这种事情的后果就是要么在开会的时候被林无惑狠骂一遍通报批评,要么就是林无惑有时间直接下去骂人。
他可不是那些只会念经的网络意见领袖,林无惑从来都不会觉得民众的支持来自于念经书。他不是一个宗教领袖,而是一个政党和国家的领袖。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为国家做事不能够大赚特赚也应该收支平衡甚至应当赚到合理的收益。
不然那和抓壮丁和使唤奴隶有什么区别?
支持不是大风刮来的,也不是念经念来的。而是让人能够对未来生活抱有希望的,这种希望是基于自己能够通过当下收益和未来回报而得出的。
欧罗巴闪光特殊的地位就在于此,林无惑的执政合法性可不是来自于掌控大量人口、财富的传统财阀、贵族、地主等,而是生活在欧罗巴数量更大范围更广的欧罗巴公民。
那些以为能够通过个体超强实力和组织,试图利用魔力世界对超强个体的强化来实行恐怖统治去挑战欧罗巴闪光的后果。
那些人和组织的坟头草估计不止两尺高了,工业化后的欧罗巴能够实现大多数稳稳按死少数的能力。
所以当林无惑出现在卢浮宫大门前,正式的向欧罗巴全体宣告他的回归,才会掀起滔天巨浪。
当今的首相林无忧可能会在一些方面会做出妥协,但如果换做林无惑面前他们只有提出意见的份。
首相林无忧可能会做出一定的修改,但如果是林无惑,他可以坚持推进一丁点都不用去妥协的。
意见是意见,当林无惑选择不接受意见的时候那就是废纸一张。
更让一些人感到惧怕的是,就算林无惑的方案会让一些人群有意见。但意见是意见,执行是执行。
对于方案的看法可以保留意见,但执行过程中他们可不会去消极对抗。能够按照林无惑的计划推进下去,直到最后成果阶段才会去检验方案是否成功。
那些对林无惑方案保留意见的人,不会成为林无惑的阻力这才是真正吓人的地方。欧罗巴闪光时期的大部分结果证明,林无惑想的九成都是对的。
一个判断往往是对的大领导,底下人的执行效率会高到可怕。再加上一个传统,人民力量党的传统之一就是权责对等。
真正执行的层级往往是基层,一般状态下基层组织往往是一根筋两头堵。即需要面对执行阶段的压力和完成上级所下发的任务,而曾经的传统是功劳是上级的,过错是底下的。
但在欧罗巴闪光时期,这个传统被逆转。
权力越大需要承担的责任越大,没有上级计划是好的只是下属执行错的这个说法。对于下属的监察失职,会根据所处的位置给予相应的追责。
越是底层的执行层,需要承担的责任越少。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只剩下非常具体的事项,而他们的上级则会越往上越笼统。
这种方式倒逼上级必须时时刻刻对于一线的工作有清晰的理解,一旦出现偏离的苗头就必须亲自去纠正问题。
不然这种偏离现象造成后果,他的更上一级领导可能就在来骂他的路上。不然他的上级领导,就会坐实监管不力。
所有事情推起来的速度会非常快,可以说欧罗巴历史中欧罗巴闪光时期是最具有中央集权政府最高效的行政能力。
大权独揽拥有坚定意志的最高领导层、高效传达命令的中层政府机构、敢于去做事的基层组织单位,还有对欧罗巴中央政府抱有极大信心的民众。
这就是造就欧罗巴闪光时期,一个极速攀升成为世界极点国家的因素。要知道四皇时期的欧罗巴连个二流都算不上,这些改变十年之内实现的速度让其余国家惊骇。
捅穿血鲨海盗团后,域外干涉势力都没能有一个联合统一的意见。欧罗巴就已经成为了一个能在公海大洋之上横扫其余势力的海权国家,这个变化让所有想要干涉欧罗巴内政的势力不得不罢手。
强人政治一体两面,林无惑在位期间确实高效率的将欧罗巴推向了极点国家。但强人政治的弊端他也没能幸免,当一个大领导被社会认为是绝对正确的时候。
那么个人崇拜就自然而然的产生,这种现象确实能够高效率的去推进政策但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人是否能够凌驾于法律之上?一个人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话语定义为法律?如果可以,那么和封建帝制的帝王有什么区别?
那种高昌赞歌大权独揽的社会环境下,很容易让人迷失自己的判断。而在强人政治环境下,最高领导层的判断失误会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
因为强人政治环境下,会丢掉纠错能力而换取行政的高效。
林无惑离开时不单单是发动长刀之夜搞定潜在的皇权复辟,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一个行政框架体系。
这个体系最重要的是能够拥有纠错能力,但今天好像这个纠错能力有些难以发挥。这才是林无惑选择重新走到台前的理由,有些事情只能由他做别人弄不了。
但在一切开始前,他需要对一些事情进行了解。
欧罗巴闪光时期的全部政策,大部分结果是圆满的背后。是一个极其强大面面俱到的情报筛查和参谋体系,林无惑不需要面面俱到也能够了解到真实情况。
而现在这个人选他也确定了,洛克菲勒派系的老熟人。老家主纳尔逊·洛克菲勒,他这个老人能够知道林无惑想要知道的事情。
但这一次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意外。
“很奇怪,林主席的电话怎么还没有打来?”纳尔逊家主在书桌一直等待卢浮宫方面的电话
他很清楚,欧罗巴闪光的公开回归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问询。而他应该是排在前几位的人选,这个时候已经是凌晨了。
“老爷,要不要等明天再来?已经很晚了。”管家端来茶水
“不,不应该发现这种情况。”纳尔逊家主想了想越来越感觉不对劲
他拿起电话摇动红色电话的把手。
“接线台,有卢浮宫专线的接入记录吗?就今天。”纳尔逊家主直接向专线转接台查询通话记录
“有。”接线员对卢浮宫的记录很清楚
专线的相关人员水平很高,尤其是这种级别的人员都是半公开的史塔西或者内务部成员。
只有他们才能够被信任,去处理国家机密级别的通讯行业。
“什么时间?!”纳尔逊家主心里一惊
“就在……”接线员复述通话的时间记录,当然通话内容肯定是他们所不能够去接听到的
但纳尔逊家主想到了,那个时间只有他儿子在场。那么也就是说,是他接了欧罗巴闪光的电话。
挂断红色电话后,纳尔逊家主的脸气得通红。
“立刻让所有人行动起来,我要知道那个逆子的位置。发现后立刻把他给我绑过来,同时联络卢浮宫我要亲自见林主席一面。”
管家很清楚纳尔逊家主发火的时候,是局势最紧张的时候,他没多问直接去办事了。
纳尔逊家主拿起鹰头拐杖,他知道他那个儿子埃里克森·洛克菲勒在打什么心思。想和欧罗巴闪光谈判,他还没有那个上桌的资格也不清楚背后可能的巨大风险。
但纳尔逊家主知道这其中的风险,洛克菲勒派系的作风是林无惑所带出来的。
谨慎选择,坚决推进。
这四个字是欧罗巴闪光时期的行政缩影,也是大部分政策成功的底层逻辑。大量周密的调查和计划,才会在执行时表现出极高的效率和成功率。
一旦林无惑的判断因为情报出现偏差,那么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
纳尔逊家主直接打算立刻动身去卢浮宫,他最担心的是下一次长刀之夜砍的就是被判断越权的洛克菲勒家族派系。
更坏的消息传来。
“老爷,少爷找到了在罗兰酒店,但现在林主席一个小时前刚刚抵达那里。”管家不知道全貌,但也判断出大事不妙
“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