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百航正打算采取行动,又听到对方原路返回在原地的消息,这次没有着急动手。不过凭借韩百航长时间带领百人小队执行任务的经验,到底是什么让这支队伍走了又回来了呢?同样作为特种作战的将领,韩百航知道,一旦这样的队伍有了离开的念头
那就是他们一定发现了对自己极为不利的情况,或者说已经缺少了任务执行下去的必要条件,是他们发现了什么,还是他们已经感觉到自己队员被抓住?都有可能,但是是什么让他们冒着这么大的危险留下来呢?难道他们无比重视兄弟情义,冒着被发现的危险也要留下来等自己的兄弟,同为百人小队的队长,韩百航比任何人都清楚,任何一个合格的指挥官都不会冒着团灭的危险去拯救一两个人的,因为这样有极大的可能导致自己全军覆没,在战场上,这不是重情义,这是不负责任,显
然不可能是这个原因,尤其对于这种方式作战的将领来说。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他们必须完成这个人物不可,就算他们全部牺牲掉,也要保证任务的完成,可是为什么呢?韩百航不知道,但是他有办法知道。
一个办法是撬开两个俘虏的嘴。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其余的队员都抓回来。韩百航决定执行第二个。因为第一个难度系数太大,那个骂爹骂娘的汉子不用考虑了,打死都不会说的,至于另一个,他可能会说,但是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审问他了
。要是再拖下去,傻子都知道这两个队员落在了自己的手里,对方也就不用等待答案了。
先动手为强,后动手遭殃,那自己就先下手吧。
韩百航命令由百人小队执行这次任务,但是同时一定要带着些许新编的士兵。韩百航的目的很明确,他不是害怕百人小队人手不够,而是这些新兵是自己接收的俘虏,本来战斗力不行,在加上士气低沉,再说了他们还不了解韩百航和百人小队的实
力,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难免有抵触情绪。这次带着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见见世面涨涨士气,顺便也让他们了解一下这种神秘的作战方式。只要他们亲自参与了,才会觉得自己也可以打胜仗,而且还能干掉这么厉害的敌人,以后见到别的敌人也就有了信心不再害怕。再说了,理论的东西教的再多,也架不住一上战场就『尿』裤子,就像那种学生兵,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可是一上战
场,腿都吓软了,这怎么能行。高洪义带着百人小队,他命令虎子和石头各带一队人马。虎子带人从左侧包抄,石头带人悄悄地绕道敌人后头,从身后袭击敌人,自己带人从正面进攻,把右侧留出一条
口子。
这条口子就是为了让敌人逃跑的。兵书上讲:围师必阙。就是说包围敌人一定要给敌人留出一个缺口,这样的话敌人就会有一丝活下去的希望,就不会拼命。如果没有这个缺口,敌人知道自己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会疯狂的进攻,那个时候敌人的战斗力会达到顶峰,造成的伤害也不容小觑,有极大的可能反败为胜,因此,
包围敌人一定要给敌人希望。
但是那个缺口真的就一个人都没有吗?
百人小队的行动可比孙义的敢死队的行动诡秘多了,虎子和石头已经分别到达了指定位置,但是这时候的孙义和他的队员们还浑然不知。
在高洪义的一声枪响中,战斗开始了。一听到枪声,孙义就知道大事不好,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后撤。但是还没等到他来得及下命令,后面和左侧已经同时想起了枪声,完了,这是孙义但是唯一的一个念头
。不用孙义下令,手下的士兵已经开始开始了还击,孙义冷静的观察了一下形式,只有右侧没有『射』击的痕迹。孙义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为什么三面都开火了就右侧安然无事?这很是奇怪。可是当时的环境并不允许他做出更多更周密的思考,三面的火力实在是太猛了,但是幸
亏自己的士兵经验丰富,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大的损失,只不过对方火力压制太激烈,自己没有还手的能力罢了。既然只有右侧没有『射』击,那就只能向右侧撤退了。孙义的撤退命令刚一下达,敢死队成员立马就向右侧冲去,不过它们在撤退的过程中又不忘记有秩序的互相掩护,一看
就是内行。
眼看撤退的越远越远越来越远,可是孙义又感觉到了一丝不太正常。
那就是,一般来说看到自己逃跑,对方肯定会追上来,可是这次,对方竟然站在原地开枪而没有冲上来追击,太不正常了,难道……
孙义的思考还没结束,哒哒哒哒的机关枪响声就证实了他的猜想。
韩东林带着新编的士兵早已经在韩百航的安排下在这里埋伏好了,围师必阙可不是要把敌人放跑。
他们在这里加好了机关枪,埋伏了两三百人,就等着对方钻到自己的圈套里来。
高洪义石头虎子的百人小队并没有追击,这是为了要让新兵们解决这些敌人,给他们一个胜仗让他们涨涨士气。
孙义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么精锐的一支小队到了韩百航这里竟然只是给新兵练手的,他要是知道可能一口老血吐了出来。不过这个时候他没有时间考虑这些问题,刚才的一梭子子弹就已经打到了自己的好几个兄弟,这时候更加密集的火力又蜂拥而至,孙义知道,这次自己真的是栽了,他已
经放弃了指挥,他抱着手里的枪像疯了一样不停地瞄准『射』击,可是并没有什么效果,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短短的一两分钟,自己手下的二十几人就剩下了两三个,这时候对方也已经冲了上来,孙义跟自己唯一的两个手下背靠着背,枪口一致朝着外围,他要与敌人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