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火车启动开来后,感受着脚下的微微颤动,朱由检初时有些慌乱,同样站在车厢里面的太子朱慈烺,亦是紧张的抓着栏杆,可是马上。
二人的脸上便流露出来了轻蔑,只见到,随着火车轰隆隆的开始匀速行驶着,天空上喷吐着浓烟的同时,铁轨南侧的道路上,数百个骑兵,正在骑马追随,而且,火车明显没马跑的快……
“这玩意,也不过如此嘛,连马都跑不过!”
崇祯下着自己的定义!
“是啊,现在是跑不过马!”
朱慈烜倒没反驳,眼下的蒸汽机车,比历史上最早的火车,要快了不少,毕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速度可以勉强维持在每小时二十公里。
这确实不快——马的时速是每小时二十多公里。
比不过马,很正常的嘛!
“父皇,虽然跑不过马,但这速度也不慢了啊!”
太子朱慈烺却是扫了眼后面那一节节车厢后,感慨道。
“何况,这机车有煤,有水的话,便可以日夜兼程,比马的耐力要强的多了!”
“对对,我大哥有眼光!”
朱慈烜连忙点头,一旁的朱由检点点头,又指了指后面的车厢道。
“有这玩意的话,日后运兵,还有供给军需粮草,要轻松多了,当然,前提是在大明上下,都修建上这么条铁路,用这玩意,勾连天下!”
“那老黄,你不担心这玩意会坏了天下的风水了?”
朱慈烜笑呵呵的看向崇祯询问道。
“风水?”
崇祯眉梢一扬。
“这跟风水有何关联?如此好的器械,怎可放置不用呢?”
“那天下会不会有人反对呢?”
朱慈烜询问。
“不会,这东西,多好的东西啊,百姓们为何会反对?”
崇祯摇头道,一旁太子朱慈烺倒是有些见解,他说。
“可能会有些许人反对,不过,只有朝廷支持,这些人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那便好!”
朱慈烜点点头,反对肯定会有的——后世华夏不照样有一群弱智们,反对把基站给修到自家小区,要求邻居家关路由器。
何况是当下?
不过,这些反对,终究不成气候,只要朝廷支持,还有办不成的事!
坐着铁路兜风了一圈后,朱由检已经决定,在天津与北京之间,修建一条铁路。
这条铁路是迫在眉睫的。
因为眼下大明的供养北京的粮草,全都由天津靠港,然后运到北京的。
当然了,虽然要修建铁路,但这条铁路实际上是私人承包修建。
由朱由检与朱慈烜二人入股,成立京津铁路公司,投入资金三百万两修建,修建的是双轨复线,预计两个月后开工,一年内修建完工通车。
这几乎是条一本万利的买卖——修建成功后,从北京城到天津的货物,那可都得经过这条路走,货物的利润,可高了去了。
预计顶多两三年,便可回本。
商量完修建京津铁路的事宜后,回京城的路上,崇祯却是说着自己的建议。
“烜儿啊,朕刚才思量了一下,咱们既然能够在这京津一带,修上铁路,那咱们将来,平辽的时候,若是一路修上铁路,后勤方面的压力,岂不是骤然减少了?”
“理是这么个理!”
朱慈烜点点头,又朝崇祯询问道。
“从北京至辽阳,有多少里地?”
“一千五百余里吧!”
崇祯喃喃道。
“一千五百余里,大多经过的也是平原,跟天津到北京之间的地形差不多,按照京津铁路的总长近三百里的标准来算,则需要一千五百余万两银子的造价,我说的对吧?”
“嗯,这倒是!”
朱由检不假思索道。
“那修呗!”
朱慈烜不假思索道。
“不贵啊,一千多万两银子而已,咱们今年开始动工,从辽西开始修,两年之内,修到锦州,这么一来,就修了有近千里了!”
“随后,咱们发起平辽之役的时候,军需物资能直接运到锦州,后勤线短了至少一千里,而从锦州再到沈阳,不过四百余里地而已,这就更简单了,大军边行军,边修路,用不了多少功夫!”
“是啊!”
朱由检颔首,又有些内疼。
“不过一千多万两银子呢,实在不是个小数目啊!”
“一千多万两银子,不多,不多!”
朱慈烜笑着摆手道。
“明年朝廷一年的赋税,各地清田快完成了,明年至少有九亿亩地,可以纳赋税,加起来,有一亿余石的岁入呢,除了这些外,盐税明年有一千八百万两银子,各地关卡收的工商税虽然少,但一千五百万两还是有的,关税的话,每年一千万两银子还是有的,还有您老的金花银,今年我提了一个折银的粮价,明年至少可以收上八百万两银子,这加起来,咱大明朝日后,哪里还会再缺银子啊!”
“这倒是,甭说是明年了,就是今年,朕手上一年拿出来几百万两银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朱由检说,又道。
“当然了,父皇,这些赋税日后,得有一部分留在地方!”
朱慈烜突然间道。
“哦?”
朱由检有些不乐意了。
“地方也需要办事经费!”
朱慈烜解释。
“赋税到京后,可以通过银行,给地方官府账户上划分三成,不发实银,而是将银子划到账户上,作为地方财政支出,这三成当中,一成归省里的布政使衙门留用,剩下两成,再有半成,划入知府衙门用,最后一成,留作各州县使用!”
“这么一来,朕手上岂不凭空的少了大笔的钱粮?”
“若叫马儿跑,必须给马儿吃草,好马喂精粮,不给地方官府钱粮,他们又如何办公?没有钱粮,他们就只能够盘剥百姓,到时候,朝廷过的是阔绰了,但百姓们就要吃苦头喽!”
朱慈烜解释。
“朕想一想吧!”
朱由检板着脸道——他是铁公鸡,不舍得花钱,而朱慈烜却是又继续道。
“另外,眼下既然有了银子,另一件事也得提上日程了!”
“什么事?”
朱由检眉梢一扬。
“涨俸禄!”
朱慈烜不假思索道。
只听见他解释。
“我大明朝官员的俸禄,太低了,搁洪武年间时,清官们倒还勉强可以维持用度,但到了如今,这点俸禄不够用了啊,需要涨俸禄,不需要多,所有官员们,按照当初的俸禄,涨上两倍便可,从银行走账。”
明朝的俸禄实际上并不算太低——理论上。
最低级别的官员,从九品,一个月就有月俸五石。
不少了啊。
五石粮食,加起来有五百余斤。
可实际上,这又少了——五石米的工资,对普通百姓,是高,但对一个官员而言,却又忒少了。
尤其是咱“大明集团董事长”朱由检同志,有一个不太好的爱好——拖欠工资!
所以,官员们的日子真心不太好过!
这样的情况下,以前没钱也就罢了,眼下国家有钱了,财政收入翻了几倍,不涨一下官员的工资,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