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一张被揉得面目全非的纸团,悠悠地滚落到地上。凡初刚走进军帐时,这纸团便像是寻见救星似的,不偏不倚,刚好滚到他的脚前。凡初弯腰,将纸团捏在手里,朝一言不发的修文走了过来。
“节哀,人各有命。关将军令我,过来看看你。”凡初将纸团放在案前,伸手,拍了拍修文的肩膀,似是在给予鼓励,“皇上驾崩,举国同悲,王爷,你不会是一个人在难过。”蹩脚的理由,是关将军转告的。
关枫确实是有心人,若此时,令庄亲王前来安慰,其效果,定不会太好。而凡初,也刚刚经历了丧父之事,无论凡初会说什么,至少,他不会受到修文的排斥与抵触。
“父皇走了,我却……见不到最后一面。”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但真到了最伤心处,确实一滴泪,也挤不出。“也不知道,父皇在最后一刻,可曾,与王兄,谈到过我。”
启泰帝总共就只有两个皇子,即便偏爱昭文太子,但对修文,也是尽到了为人父的责任。打小,启泰帝就未曾打过、骂过修文一次,总是笑呵呵地看向小修文,“今日,是否有按时习字、读书?”
“当然啦!父皇!今日太傅可是有夸我的哟!”小修文仰着小面,兴高采烈地与启泰帝分享学堂里的趣闻,学着太傅摇头晃脑的模样,一字一顿,“孺子可教也。”
“哈哈,不愧是朕的修文。昭文,看样子,你这做兄长的,还得跟幼弟学一学。”启泰帝左手拉着小昭文太子,右手牵着小修文,话语里,满是幸福与满足。“不过,太傅肯定了你,你可得戒骄戒躁,明白吗?”
“儿臣明白!明日,会再接再厉!”小修文晃了晃双手,半是得意,半是骄傲。
凡初瞧出修文的呆滞,叹了一口气,试图继续安慰,“关将军有言,若王爷想回京城送上一程,他不会阻拦。这是国事,更是家事。”军中有不成文的规定,若是双亲新丧,可返家处理后事。
“不必了……我,不想回去。”修文摇了摇头,将视线落在被他丢弃的纸团上。“不想看到王兄,我与他,已无话可说。”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修文是真的想不出,任何值得为昭文太子辩解的理由。
上官良成暴毙,其夫人与嘉怡均迁出府邸,只在京郊寻了出破败不堪的老宅,作为暂时的落脚之地。昭文太子的心得有多狠,才能不顾与嘉怡的同窗之情,而置上官一家于绝境?嘉怡她,又该怎么办?
难道,在昭文太子的想法里,是要上官良成,替启泰帝殉葬吗?修文不愿深想,不愿以最恶毒的想法,猜测昭文太子的真实意图。
但……嘉怡是他最想保护的人,昭文太子伤害了嘉怡,是不争的事实。只此一点,便是修文心里过不去的坎儿。越是怀疑,便越容易形成个死结,再也打不开。
“王兄他,并未要我回京,想必,对我,也是无话可说。”修文将纸团放在掌心里,似下了决定后,手掌交叉,微微用力,便将纸团撕了个粉碎。雪花般的碎片,零散地飘落在大帐内,令人心里一惊。
凡初想不到这层,只当修文是不想睹物思人,从而说出置气话。愣了片刻,他淡淡的开口,重新劝道,“只是,王爷,于情于理,你……”
“不必劝我了,我心已决。更何况,眼下战事吃紧,若是父皇还在世,他……他也能,原谅我的不孝。”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启泰帝的后事,自有他人操办。修文不是冷漠,只是悲痛到极致后的麻木。
“也罢,王爷行事,一向自有主见。”凡初不再安慰,只是,看向修文的眼神,在陡然间变得复杂。或许,透过修文,他看到的是自己,是那个不愿见周长青最后一面,送周长青最后一程的自己。
凡初不懂修文做出这番选择的原因,但最终,却是殊途同归。
昭文太子收到修文的书信时,秋风正刮得猛烈。虽有落雨的征兆,却还未见一滴雨。芳华正替昭文太子研墨,安静的站在一旁,用行动告诉昭文太子,有我陪你。
修文并未写太多的内容,寥寥不过七八行。冷淡的言辞里,甚至,看不到太多因启泰帝离世而产生的悲痛之感。是在怨恨吧,亦或者,是在替嘉怡不值,才会写下一句“恕臣弟,不回京城”。
“到底,还是变了。”意料之内、情理之外,昭文太子用了好半会儿的时间,才理解到修文的真实想法:不是暂时不回京城,而是,在心结并未解开之前,永不回京城,永不踏入这块伤心之地。
“太子殿下,王爷他,或许只是在置气。”芳华匆匆地看了看书信内容,想用最简单的理由,替修文给出最可能的说辞。只是,这样的解释,修文不需要,昭文太子也不会相信。“到底,王爷与太子殿下,是手足。”
是手足,但,最扎心的一刀,是昭文太子刺在修文心间。
“终有一日,王弟会明白的。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天遂人意。”昭文太子将这纸书信,放置在最底层,就像讲这段珍贵的手足之情,珍藏于心里深处。“他会回来的,这里,还有他最重要的人。”
只是,得等到战争结束,修文他,才会选择回来吧?昭文太子不确定答案。
便是在这时,小顺子从门外蹦了进来,用含有祝贺的声音,向昭文太子开了口,道,“太子殿下,太子妃,群臣们,都在外等候多时。是时候,出去看看。”
是了,该出去看看,未来的天下,到底会是什么模样。“走出这道门,你我的身份,便会改写了。准备好了吗?”昭文太子抓住芳华的手腕,起身,朝她微微一笑。含有希望的笑容,是芳华眼里的一道光。
“我……准备好了。”芳华点了点头,是对昭文太子的承诺,更是对自己的承诺。“太子殿下,日后,我便与你站在一块儿。有你的地方,便会有我。”
没有了修文,没有了嘉怡,但昭文太子的身边,还有芳华。大概,这便是不幸中的万幸吧。帝王之位,是孤独的,却不会是一人的孤独。
启泰帝十二年,上驾崩。监国太子昭文,宅心仁厚,聪慧伶俐,心系天下,乃国之栋梁,是以继承正统,号建业。太子妃芳华,系出名门,贤德宽厚,即为皇后。当在史书上,留下这段文字后,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