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当年读书不细,对于松锦之战也知道个大概。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未卜先知可是穿越者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有了这个技能,自可避免犯下不必要的错误。
他一边回忆,一边开始慢慢落笔。
在真实的历史上,就在今年,洪承畴出山海关就任蓟辽总督一职。他也算是个人物,一到中卫所,就斩首了高起潜以前在关宁军中的心腹千总刘某等人,倒也整肃了军纪。这个手段倒是可以借鉴一下的。
后来,他有推荐吴三桂为都督签事,出任辽东总兵,团练宁远兵马。吴在历史上虽然是个大汉奸,可却是关宁军中有本事能打仗的,倒是可以大用,孙元自然也将这个建议写了上去。
崇祯十三年三月。皇太极终于决定出兵,他任命济尔哈朗为右翼主帅,多铎为左翼军主帅,威胁锦州。他指定的战略是先取锦州,再破山海关,进而为将来入关做准备。
六月,清兵围锦州。
洪承畴率大军久远,在黄土台和建奴激战,结果打了个平手。
随后,洪承畴有进行了许多调度,又奏报朝廷请一年粮饷,调十余完军队。
然后,大军云集宁远,依托工事和城池和建奴开始了长期对峙。
不得不说,洪还是个有本事的人,这一战刚开始的时候还打得有模有样,没有犯一点战略性的错误。
毕竟,明军野战不成,唯一的应对方法就是死守拖延,拖到清军疲乏粮缺乏退兵为止。
所以,洪承畴这个思路倒是可以的,孙元自然不可能将这一战的细节一一写得分明,只能提醒刘宇亮,一旦建奴进攻,断不能与敌交战。而且,各城各军之间也得保持紧密的联系,不能让建奴找到一点破绽被人集中优势兵力吃掉。
问题是,洪承畴的战略再对,可朝廷不这么看。而且,大明朝还摊上了一个急功近利的皇帝,见明军如此拖沓,崇祯和当时已经就任兵部尚书的陈新甲持相反的态度,主张速战速决,迅速解决清军的进攻。
他们这种思路也是可以理解,因为就在这一年,张献忠再反,张和李自成在河南湖广闹得实在太厉害,大明朝实在希望尽快结束辽西之战,将力量投入到内战之中。
所以,朝廷制定了冒进的计划,崇祯也不断下密旨催促洪承畴进攻,且圣旨的措辞一份比一份严厉。
洪在当时是承受了巨大压力的,被逼到这份儿上,只能率主力,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仓促与敌人决战。
当时的明军总的来说,兵力上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且有地利。可洪承畴这一冒进,事情就麻烦了。而且,皇太极又亲帅大军增援辽西战场。
于是,胜利的天平朝满清倾斜。最后,洪承畴的主力被围困在松山孤城,十万大军被建奴全歼。
如此一来,明朝整个北方的野战军团可谓是被敌一扫而空,在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而且,锦州和松山的陷落,致使整个辽西走廊尽落敌人手。明朝的东北国防一线只能撤退至山海关一线,北京已无险可守,无兵可用,大明朝帝国的灭亡开始走入倒计时。
……
因为不太急得松锦大战的具体过程,或者说只知道个大概。孙元在这份戍边策中只能大概地推演了可能出现的战况,且不能说得太明白。否则,自己的先知先觉还不被人当成妖怪了。
这一战满清可谓是出动了手头的所有力量,除了左右两翼大军之外,就两皇太极也御驾亲征。清八旗蒙八旗汉军旗,规模空前。抛开战斗力的对比不说,到后来,建州就连兵力也占有绝对的优势。
孙元自认为在这种情形下,即便是宁乡军亲自参加这场大战,也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五千人马,在如此空前国战前,根本就不足以改变大局。
洪承畴的方案是的对的,就只能死守,拖延时间,拖到清军粮尽军乏退兵了事。所以,如果刘宇亮将来总督辽西,要想顺利度过这一关,就只能借鉴他的战法。
而这一战法要想得到顺利实施,关键还在于皇帝和庙堂,得说服他们少插手松锦之战,也不要希图一战解决建奴。
如果,在明清的国力对比中,明朝已经处于劣势。现在却不是和建州决战的时候,只能死守,等待解决国内的内乱之后,十年生聚。
写着写着,孙元突然发现,自己写了半天,竟然将矛头对准了崇祯皇帝性格中的缺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想让皇帝改变他急功近利的性子,可能吗?
洪承畴也算是简在帝心,切威望卓着,真到松锦大战的时候,不也被崇祯皇帝催促进军催得跟狗一样,刘宇亮能扛得住皇帝的压力吗?
以刘宇亮一味讨好朝廷的老官僚性子,他可能这么干吗?
我在这里琢磨半天,可最后落到刘阁老手里,还不成为一堆废纸,这么干,有意义吗?
他苦笑一声,笔宁在空中半天,这才又伸笔去砚台里蘸墨。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刚才自己思索的时间实在太长,砚台里的墨汁已经干了。
正在这个时候,一只白皙纤细的手伸过来,给砚台里注了些水。然后,那兰花般的手指捏起墨锭在墨池里轻轻地转动。
孙元愕然抬头看去,却看到一张如花笑魇。
却不是韶虞人又是谁?
孙元呆呆地看着这个日思夜想之人,已经两年没见到她了。同两年前比,虞人的皮肤有白皙了许多,身子已经彻底长成。饱满充满活力。再佩上她那张完美的面庞,一个成熟妇人特有的风韵几乎将整间书屋都照亮了。
笔落到了纸上。
韶虞人放下墨锭,微微一福:“妾身见过老爷。”
孙元眼睛一热,一把将她的手握住,就拉进了怀里,口中喃喃道:“两年了……两年了……就好象两世人似的……”
“老爷,妾身这两年无时无日不在念着盼着这一日,今时总算见着了。真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