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景帝听他这般如数家珍,睨了他一眼:“你这是吃过多少,给你个灶台怕是都会做了吧。”
贺九思嘿嘿一笑:“儿臣要是会的话就不让您微服出巡了,直接在御膳房起灶。”
弘景帝轻嗤了一句“不成体统”,执起筷子夹了一块牛肉放进嘴里,浑浊的双目霎流光微动!
滑嫩爽口,风味确实独特。
贺九思见他开颜趁热打铁给他介绍别的菜:“父皇您再尝尝这道‘佛跳墙’,还有这个‘水晶虾饺’,这道‘松鼠桂鱼’也好吃,酸甜可口十分开胃……”迫不及待地想让弘景帝一饱口福。
弘景帝挨道菜品尝,越吃眼睛越亮,宫里的御膳虽然也很丰富,但春风得意楼胜在稀罕,单说面前的这八道菜的口味,他在宫里竟是从来没吃过。
弘景帝嚼得飞快又不失体面,当筷子第四次伸向松鼠桂鱼,董忠终于忍不住提醒他:“陛下,事不过三啊……”
声音都在颤抖。
弘景帝抬头看他一眼,觉得这老东西今日十分扫兴。
董忠立马“扑通”一声跪倒,口呼“陛下恕罪”。
他服侍弘景帝多年,对方抬抬眼皮他就知道他心中不满,然帝王用膳每道菜不能超过三口,这是历朝历代传下来的规矩,他今日若不提醒,日后怕是想提醒的机会都没了。
贺九思把弘景帝弄出宫是为了给春风得意楼请一道保命符,可不是想要董忠的命,闻言赶紧替董忠解围:
“好吃的菜还多着呢,父皇您留着些肚子,还有一道极其特别的儿臣想让您尝尝。”
“还有极其特别的?”弘景帝诧异,成功被转移了注意力。
贺九思嘿嘿一笑:“这道菜光炖汤就要两个时辰,不仅好看更好吃,尤其刚出锅的时候,简直是人间极品,儿臣请您微服出宫主要是为了这道菜。”
“有这般好吃?”弘景帝被他吊足了胃口,越发期待。
贺九思趁机对董忠说:“还不去厨房看看菜做好了没?”
董忠心里这个感激他啊!恨不得立马给他做个牌位天天上香,忙不迭从地上爬起来,请掌柜的前面带路。
弘景帝向贺九思撇去意在言外的一眼,继续吃菜,待“开水白菜”端上来皱眉道:“这就是你说的极其特别的菜?”
不就是一颗被拢成花苞状的白菜么。
“没错!”
贺九思心里乐开了花,父皇的反应和他第一次吃“开水白菜”的时候一模一样,“您千万别小瞧了这朵白菜,一定会让您大吃一惊~”
然后递了个眼神给掌柜的,后者赶紧拎起茶壶小心翼翼地浇在“花蕊”中央,让整朵菜心如白莲般在弘景帝眼前徐徐绽放。
弘景帝眼底蓦然迸发出惊喜的颜色,“这是……这是一道菜???”
贺九思点头,怕董忠又拿“事不过三”影响弘景帝的兴致,补充道:
“准确地说是一道汤菜,用料和做法都突出了一个‘鲜’字,最适合饭后清理肠胃,父皇快尝尝。”
说着,给弘景帝盛了一碗鲜汤,又夹了几片“花瓣”放进去。
弘景帝接到手里吹了吹尝了一口,嗯~~~鲜!
又用汤匙舀了一勺白菜放进嘴里,眼神顿时更亮了!
“菜心清香爽口,不油不腻,汤汁更是沁人心脾,叫人回味无穷!”
弘景帝欣赏古玩字画似的品鉴一番,问掌柜:“这道菜叫什么名字?”
掌柜的下意识就想说“开水白菜”,被贺九思打断:“儿臣觉得它原来的名字十分俗气,父皇给赐一个新的吧,能得父皇赐名,也算您不虚此行。”
弘景帝觉得有理,又舀了一勺放进嘴里细嚼慢咽,沉吟着道:“这菜心晶莹剔透没有一丝杂质,汤汁味道浓郁却十分清澈,所谓浓到极致是平淡,人生有味是清欢……
就叫它‘雪浮溪翠’吧,也算应景儿。”
贺九思抚掌赞叹:“还是父皇有文采!儿臣就想不到。”
然后看向掌柜,“还不谢陛下赐名?”
掌柜的岂止要谢弘景帝赐名,他干脆把这道菜献给了弘景帝:“这道‘雪浮溪翠’能得陛下喜爱,是酒楼上下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小人愿将这道菜献给陛下,祝陛下洪福齐天,千秋万代!”
弘景帝眉眼微动,半开玩笑道:“你确定?不觉得可惜?”
掌柜的毫不犹豫:“不可惜!能得陛下独享是这道菜的造化!小人这就让后厨把用料和火候仔仔细细都写出来,请这位公公带上。”
弘景帝目露赞许之光,眼角也弯出愉悦的弧度,可见对掌柜的决定十分受用。
贺九思见势紧忙帮腔:“父皇,这道‘雪浮溪翠’如今变成了御菜,以后酒楼就不能再做了,父皇给赐幅字当作补偿如何?”
弘景帝觉得他所言有理,一边喝着汤一边琢磨给酒楼赐一幅什么字,大手一挥让掌柜的笔墨伺候。
“朕听说你们酒楼的名字是公子羽白起的,当年他参加科考险些三元及第,可惜家中遭逢变故让朝廷错失良才。
朕是个惜才之人,‘春风得意楼’的名字便不改了,由朕亲自提笔,赐你一张牌匾,祝酒楼日进斗金,生意兴隆。”
“草民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掌柜的五体投地叩谢皇恩,一声“万岁”喊得情真意切。
皇帝御赐的牌匾啊!
别说雍王,就是太子来了也不敢在他们酒楼造次,没想到世子和九殿下竟然真帮他弄到手了……
太牛了!
掌柜的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决定了,以后九殿下再来大吃大喝他再也不叫苦了,有了这张御赐金匾,酒楼来往的宾客能把门槛踏破,相比之下九殿下的花费简直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弘景帝执笔在铺开的宣纸上一阵龙飞凤舞,一笔御赐的“春风得意楼”跃然其上,角落里还盖着他的私玺,上书“弘景御笔”。
“草民谢陛下隆恩!”
掌柜的再度叩谢,传家宝一样捧着弘景帝的墨宝去装裱,打算连夜去找木匠师父做成烫金的牌匾,明日就重新开张,把门口的招牌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