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遇李丽君
这股大烟味道,让张破厄想起了平安州的事情,邱武则是更加厌恶。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第二进院落的桂花叶子很大,花朵很黄,味道也很香。
蒋玉函生得唇红齿白,温柔妩媚,便听他在屋里面唱道:“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两个人形容俊俏,都难描画。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縻架,一个偷情,一个寻拿,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
堂屋里有个贵客摇头道:“这个不好,这个不好,唱个牡丹亭来。”
蒋玉函便唱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那人摇头晃脑道:“如今这杜丽娘,看来是没人唱的过你了。”接着又把蒋玉函喊来,“你这脸,是施了粉,还是没有用粉?”
随即便云雨了起来。
张破厄听了一耳朵,他对这些东西谈不上有什么感觉,只是看听着有些不悦。
张破厄对着跟来的人冷笑道:“现在还有人吗?”
“有啊,有啊,不知道老爷要男的,还是要女的?”
“先给我上些吃的。”
不一会儿,两个小子捧着一盘高点进来,上面有蜜橙糕、云片糕,豆腐干、杂色糖等。
张破厄吃了两口,这核桃酥的味道还不错。
不一会儿招呼来一些姑娘‘
“这个太矮了。”
“这个太高了。”
“这个脸白了。”
“这个粉红了些。”
“这个有些胖了。”
“这个牙口看起来不好,怕是不舒服。”
总之,张破厄挑三拣四的,那人恼道:“大爷若说不喜欢,早说便是,何苦来消遣我们?”
“店家说笑了,怎么是消遣你们呢,实在是你们这里没有好玩意的。”
这里的人好看的也有,但张破厄也是看惯美色的,光靠美貌还是不能吸引他,况且这里的女人都有一种讨好的表情,让张破厄更加不高兴。
又进来几个清秀的小生之类的人物,张破厄更是不大高兴,挥挥衣袖便走了。
戏院的人大骂几声张破厄有眼无珠,没有被穿小鞋,已经算是那帮龙禁尉开恩了。
热闹是看不足的,河里飘着游船,张破厄的眼睛这边看看,那边看看,别有一番趣味。
“太平盛世啊,太平盛世啊。”
“你若说如今太平,朕以为还可,若说是盛世,则朕以为不然,文景之治,穿钱的绳子都烂了,贞观之治,天下路不拾遗,又岂是咱们能够比的?”现在这样的情况,不过是和平红利而已,而之所以能够享受这个和平红利,还多亏太上皇杀气腾腾,杀出一代人的和平来。
“文帝,三代之下第一圣主,唐太宗更为不世出的雄主,今日虽不能比,然而也相差不远了。”
“民间有个登高必跌重的说法,现在不能不考虑这些了。”在张破厄的印象里,唐玄宗和乾隆算都算是自觉面对历史周期律的皇帝了,而且都做的不错,李四郎的问题就在于活的太久了,当然乾隆活的也久,不过那个时候没有安禄山就是了。
二人正谈古论今,忽然之间风云骤变,不远处便是一个亭子,张破厄先到里面避雨。
外面蘧然刮起一阵狂风,如墨点一般的乌云笼罩了四周,电摰雷轰,撕裂黑暗,瀑布般的大雨一股脑落了下来,天地变色。雨打芭蕉,雨打梧桐,雨打红叶,雨打泥土,西风也来,风吹池塘,风吹树林,风吹黄花,风吹铃铛,横着的一道道,竖着的一道道,天地被秋包裹起来。
来避雨的有不少人,有男的,有女的,有的咒骂着龙王,好些妇女因为太湿;1,抖擞衣服,而张破厄的眼睛却被檐外的一个女子吸引,这女的是被打湿了,然而不言不语。
不一会儿,这雨不一会儿就停了,许多人走了出去,可张破厄见那个女的没有走,因此也就没有走。
这女的此刻才开始抖衣服,姿态百出,张破厄看了也未免有些心动,可惜,她已经是人妻了。
古代是不是结了婚,从发型就可以看出来的,出嫁女子的头发一律是梳上去的,让人一看便知,
张破厄看着这女子看着他,便道:“姑娘倒是想我的一位故人。”
那女子笑了笑,便走了。
张破厄碍着邱武当面倒不好说什么,回宫便问了跟行的人,还真有一个知道张破厄德行的,去查了,原来这个女子便是故大将军李光的女儿,李丽君。
张破厄这才想起初次见到李丽君的场景,那个时候她的脸是腊簧的,而且十分的瘦。不过此刻那些糟糕的事情都不见了,因为林黛玉的笑声传来,林似霰正在逗这个侄女玩。
·····
讲讲林妹妹身上的几个典故
一,潇湘馆中的“潇湘”二字。
书中第三十七回中记载:
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
可以看出潇湘一和竹子有关,二和眼泪有关。
1.中国古代一直有“梅兰竹菊”的说法,《三国演义》中关羽说:“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他将竹和玉并列,就是以为一个“坚”字,《红楼梦》中说“至坚者玉”。由此看来,潇湘对应了林黛玉的坚贞。
2.娥皇女英是尧帝的女儿,舜帝的妻子,舜帝禅让给大禹之后,死于苍梧之野,她们得知消息后,泪尽而死。这个典故可以看程高本,林黛玉泪尽而死的结局。
3.在历代用湘妃典故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
全诗如下: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最后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千古名句,《红楼梦》的作者应该于此吸收了灵感,写出了“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二,“美玉无瑕”
美玉无瑕的典故,出自《西厢记》:
西厢记三之三赖简
【折桂令】他娇滴滴美玉无瑕,莫单看粉脸生春,云鬓堆鸦。此之谓深深语,密密意,未经第二人道也。
这句话形容的是《西厢记》中的女主角崔莺莺,《红楼梦》中也有贾宝比张生,把林黛玉比做崔莺莺的片段。
世人多以为《枉凝眉》写的是宝黛爱情,余以为非也,《枉凝眉》写的其实是黛钗合咏。
三,“落雁”
落雁是王昭君的典故,说她出嫁匈奴,天上的大雁看了她,都被她的美折服,一齐落在地上。
不过《红楼梦》中是取其变种,书里面写林黛玉伤心落泪,四周枝头上的鸟儿都不忍听她的苦声,纷纷飞走。
这是写林黛玉之美。
四,“飞燕”
这个典故,我认为红楼的作者取的是李白《清平调》中的意思,《清平调》是李白给杨贵妃唱的赞歌,里面有一句“可怜飞燕倚新妆”,其实的赞叹杨贵妃的美丽的。
而手中把林黛玉说成“飞燕”拿回的章目录是《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这个安排依照我看来,是宝钗和黛玉是同一体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