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定都北平。

朱允炆终于还是走了他四叔的路子,当然也有朱允炆前世对于首都的特殊感情,虽然他并不是首都人,但是他却也在首都生活公子了很多年。

故宫——

明清两朝的京师。

当然,还有一点更为重要的原因,定都北平,将来也好控制美洲,同时对于北部草原的管控。

虽然现在北部草原已经成为大明的牧场。

但是,谁能保证几十年后,几百年后,北部草原不会出现新的游牧民族呢?

等朱允炆话音刚落,整个大殿立时爆发山呼海啸般万岁声。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即使大理寺卿刘程提出过商议建议,但是这一刻依然选择了服从。

没办法。

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

...

一个王朝迁都,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该有的礼节仪式还得照常进行。

两天后。

奉天门前,举行了盛大的迁都仪式。

皇帝朱允炆、皇后马恩慧,乘坐龙辇鳯辇缓缓进入新紫禁城。

北京城街头,那是爆竹声声,百姓们那欢歌笑语。

...

大明建文二十四年(1422年)二月十八日。

奉天殿。

“皇上驾到!”

随着宦官的一声唱喝,大殿内的百官立时恭恭敬敬。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因为今天才能算作是迁都北平的第一天上朝。

虽然此前的三年里,朱允炆一直也在这里上朝听政,但是这三年里,这座宫殿只能算作是大明王朝的皇帝行宫,而都城依然还是应天府金陵城。

今天不同了。

三天前大明朝举行了迁都仪式。

所以这是北平作为帝都,第一次朝会。

“诸位爱卿!”

等百官们朝贺之后,朱允炆澹澹的说道:“正所谓新都新气象,朕这几日一直在琢磨一件事情,每日上朝,朕虽然不累,因为后宫到这奉天殿,也就几步路的距离。”

“但是朕心疼诸位爱卿啊!”

说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想看看大臣们都是什么反应。

但是遗憾的是,大臣们一反常态,以前的那些言官,这个时候都是特别的恭顺。

咦——

怎么不站出来反对反对。

其实他们不反对,朱允炆也知道原因。

为什么?

因为他这个皇帝,是一个比较固执的人。

只要他决定的事情,即使言官再怎么劝谏,他也照样的会实施。

首先他非常清楚,他并不是一个昏君。

二十多年下来,他出的每一条政令,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即使刚开始很多人不认可,但是事后都证明他的政令是非常正确的。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没办法,谁让他是穿越者呢?

咳咳——

朱允炆咳嗽一声后,道:“所以朕决定,从今日起,朝会由每天改为逢双日朝会,逢单日取消朝会......”说着,他笑了笑道:“朕这可不是为了朕自己,朕是真的心疼诸位爱卿,每天一大早就得早起上朝,特别是年长的爱卿们,身体还是很重要的。”

“还有啊,每天朝会,其实也没有那么多大事可以讨论。”

“诸位爱卿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陛下圣明!”百官们齐声道。

“当然!”朱允炆又道:“如果遇到突发大事,诸卿也可以到武英殿见朕。”

“是!”

百官有一次躬身道。

这件事情,其实朱允炆很多年前,就想这么干了,每天天还没亮就得起床参加朝会,即使大明王朝现在疆域辽阔,但是真正的大事情,那有这么多啊!

很多时候早朝,其实就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讨论。

改一改吧。

本能朱允炆原打算改成三日一朝,或者五日一朝。

但是想想这好像显得他这个皇帝太懒了一些,所以才退而求其次改为上一日休息一日。

对于这个政令,百官们其实也是高兴的,毕竟他们也都是血肉之躯。

先帝建立大明朝,为了彰显新朝新气象,为了凸显朝廷勤政,所以才制定了这种一日一朝的规矩,现在皇帝改成上一日休一日,这让百官们,也能轻松一些。

“好了!”朱允炆笑着道:“说完这朝会的规矩,接下来朕还有一个新的诏令。”

朱允炆话音刚落,百官们顿时一愣,心道还有什么事情?

这北平刚刚定为新都,这皇帝的政令还真是一道接着一道啊。

但是,百官们并未说话。

朱允炆道:“现在我大明疆域越来越大,朕决定今日起,我大明王朝成立内阁制。”

“内阁?”百官们顿时愣住。

“内阁共设五位内阁辅政大臣!”朱允炆道:“以后议政的事情,就由内阁辅臣们先行商议,然后在汇报给朕。”

“内阁任期为五年,内阁成员可连任一届,也就是说,一位内阁辅臣,最多可担任内阁辅臣十年......”说着,朱允炆顿了顿道:“内阁成员,由朕或后世君王钦定。”

历史上内阁制,是明成祖朱棣建立的,因为洪武皇帝朱元章废除了丞相制度,后来朱棣造反成功,为了巩固皇权,于是成立了内阁制度。

明朝初期,内阁成员其实就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只是到了后期成为了朝廷运转中枢。

“方孝孺、杨士奇、盛庸、田厚义、王直,为第一届内阁成员!”朱允炆说着,看向五人顿了顿说道:“五位爱卿即刻卸任原职,组成内阁。”

“微臣遵旨!”

“微臣遵旨!”

五人出列齐声道。

选出这五人组建内阁,朱允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方孝孺就不说了,这人为人正直,而且在历史上也是证明过自己,让他进入内阁,可以起到一个表率作用。

然后是盛庸、田厚义,都是朱允炆最为信任的人,其中盛庸此前一直担任兵部尚书,而且还亲自带兵征服南亚五国,这算是一个懂得军事的人才。

至于田厚义,他是一位仁孝之人,这些年担任科技部尚书,为大明王朝建立不少功勋。

至于杨士奇与王直,杨士奇在历史上,曾经担任过朱棣的内阁大臣,当时的内阁号称三杨,即为杨士奇、杨荣、杨溥,而且这些年他的人品才学,朱允炆也是看在眼里,让他进入内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是王直,在原来历史上土木堡之变后,沉着应对,而且还历任礼部侍郎,吏部尚书。

看着大殿上的五人,朱允炆道:“首辅暂由方爱卿担任。”

“微臣领旨!”

方孝孺躬身道。

让方孝孺担任内阁首辅,这是实至名归了,原来历史上他宁愿舍弃十族,也不愿效忠燕王朱棣,就凭这一点,他就有资格担任首辅。

即使现在朱允炆时期,方孝孺这二十多年,初期是纠察司指挥使,他的正直,使得很多贪官污吏闻之胆寒,也是因为他担任纠察司指挥使这些年,为大明的吏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最后内阁办公地点,朱允炆将它放在了文渊阁,这一点自然也是借鉴了历史上朱棣的做法。

成立了内阁之后,朱允炆的日子,就要轻松许多。

因为接下来朝廷大小事情,先交由内阁商议,等他们商议出一个结果之后,再交由朱允炆来拍板定夺,这就给朱允炆减轻了一些负担。

在此之前,因为先帝的政策,皇帝除了掌控皇权,其实还坚固着相权。

将军政大权牢牢掌控在手里,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自然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但是如果每件事情,都这样事无巨细,其实真的很累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朱允炆这些年可是累得够呛。

现在好了,分一部分权力给内阁,如此皇帝也就可以轻松一些,当然军政大权,其实依然还是在皇帝的手里,内阁只是议政,而非最终拍板决断。

......

半年后。

朱允炆无比轻松的看向大殿上的文武大臣。

组建内阁的这半年,他是真的感觉非常轻松,武英殿终于少了不少奏章,小事情各部自己就已经办理了,大一点的事情,内阁商议后,朱允炆只需根据他们商议的结果,做出最终的决断。

舒坦——

“诸位爱卿!”

朱允炆澹澹的道:“九年前,朕决定修建北平至白令海峡的铁路......”说着他看向铁道科新任侍郎周振,澹澹的道:“九年前朕给的时间是十年,只要在十年之内建成这条铁路就行。”

“周爱卿回去告诉铁道科的爱卿们,是你们不懈的努力,提前半年完成了这条铁路的建设。”

“朕非常满意!”

朱允炆确实很满意。

原本以为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建成这条铁路,但是现在只用了九年半的时间,不但已经完成全线建设,而且已经通车。

就在三天前,第一列火车正式由北平站发车,正在开往白令海峡的铁路上。

这可不是试运行,这是正式通车。

此前铁道科已经完成了三个月的试运行。

“谢陛下!”周振出列躬身道。

周振刚说完谢,朱允炆却摆了摆手,道:“谢早了,朕还有话没有说完呢......”朱允炆这话一出,惊得周振一愣,但是朱允炆却笑道:“从今日起,铁道科升为铁道部,周振为尚书,所有铁道部的官吏,全部加俸一年。”

“谢陛下!”

周振当即大礼拜服。

铁道科,原本隶属于科技部,主官也就是科技部侍郎,而今日他们独立成为了一个部,周振也一跃成为了铁道部的尚书,相同的原铁道科的官吏们,都将获得升迁,而且皇帝还给他们加了一年的俸禄。

这可是值得庆祝一番的。

霎时间,整个大殿上的官员,都无比羡慕铁道科的官吏们。

早知道当初就进铁道科了。

等周振大礼后,朱允炆扫视一圈后,朗声说道:“朕决定,半月后,太子监国,朕要乘坐火车巡游白令海峡。”

“是!”

百官们齐声应道。

这件事三天前,其实朱允炆就已经提到过,只不过今日算是正式做出决定而已。

所以大臣们很是从容的应了下来。

......

散朝之后,朱允炆将太子朱文奎叫到了乾清宫。

“奎儿!”

朱允炆看着儿子,和善的道:“你这次是第一次监国,这也是父皇对你的一次考验,你可不要让父皇失望,明白吗?”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朱文奎应道。

“父皇这次巡游,或许会在白令海峡待上几个月,朝政之事,多听听内阁几位大臣的...”朱允炆语重心长的说道:“将来父皇百年之后,这个庞大的帝国,父皇将会交到你的手里,现在正是你锻炼的好机会。”

“是,父皇!”

朱文奎一向恭顺,朱允炆也是最喜欢这个儿子,虽然他是原身朱允炆与马恩慧生的孩子,但是这些年下来,朱允炆也看得出来,这个儿子,就是一个天生做皇帝的坯子。

“还有!”

“多多管束弟弟妹妹们。”

“切不可因为疼爱,就纵容他们。”

正所谓长兄为父,当爹的走了,哥哥就得好好照顾弟弟妹妹们。

当然,朱允炆这也是为以后考虑。

这封建帝王家,为了皇权,不惜手足相残比比皆是,他自然不希望他的儿子们,有一天也因为皇权,从而勾心斗角,尔虞讹诈。

“父皇放心!”朱文奎回答道:“弟弟妹妹们,一项恭顺,儿臣定会好好照顾他们。”

“嗯!”朱允炆微微点头,满意道:“这就好!”

朱文奎其实也知道,老爹这是提前告诉他,以后要善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们,他从出生就被封为皇太子,父皇这些年不断加固他的地位,也让弟弟妹妹们,对他非常尊重。

虽然知道皇家无亲情,但是在朱文奎的心里,他自然也希望兄弟和睦。

.....

大明建文二十四年(1422年)十月初一。

一辆崭新的列车停靠在北平站的站台上,而在月台上则站着百余位大明朝廷高官,在他们的前面则是大明皇太子朱文奎。

列车车厢内,皇帝朱允炆正襟危坐,看着窗外的百官们,心情十分舒畅。

上一次这种场面,已经过去三四年,那时候大明朝的国都还在应天,他也是坐着火车要巡游北平,只是离开应天之后,就再也没有南下,再也没有重回应天。

而这一次,他又坐在了火车上。

只不过,他依然不是要南下应天,而是继续往北,要去更北边的白令海峡。

......

.....。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