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用了两个多月才破的假币案,但这个效率放在这个时代,已经可以说是极速了。
在有限的条件下,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破案,足以证明,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压力。
不对,对于逃跑的几人,杨轩还是有些觉得不满意。
现在公事房中就只有他和锦衣卫指挥使两人,他也就不打机锋,直言道:“在有暗卫的协助下,还能让一个主犯,两个从犯逃跑,你是不是在当上锦衣卫指挥使之后就懈怠了?”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若是他们再次制造假币,扰乱市场,朝廷又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杨轩的语气虽然平静,但锦衣卫指挥使还是从中听出了不满。
“属下辜负了国公的期望,请国公治罪!”
“治罪就算了,记住这次教训,以后行事谋而后动。”
“一旦动手,就必须以雷霆之势一网打尽。”杨轩道。
“是,属下谨记!”锦衣卫指挥使躬身道。
“下去吧,那三名逃犯,尽早抓捕归案!”
杨轩摆摆手,道。
“是,属下告退!”锦衣卫指挥使退了下去。
他知道,镇国公这是在敲打自己。
他也反思了一下自己,这两年随着镇国公的权势越发盛大,他作为亲信心腹也有些懈怠了。
用力揉了揉脸,他的神色再次变得阴翳冷漠起来。
出宫的路上,正好与刑部尚书三人擦肩而过,不过他们都没有看向彼此,甚至连个招呼都没有打。
“下官见过镇国公!”三人来到杨轩的公事房,齐齐行礼。
“尔等三人可知罪?”杨轩一开口,直接问罪。
“下官知罪!”三个部门联合查案,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度还是落后锦衣卫,被其率先捣毁了假币制造窝点,抓捕了制造假币的不法分子。
而他们只抓到了一些小鱼小虾。
就这样的成果,根本没办法和镇国公交代。
方才得到镇国公召见的消息后,他们心中就开始忐忑起来。
“既然尔等知罪,那想来本公摘掉你们的乌纱帽,你们也没有意见了?”杨轩道。
此话一出,三人直接跪了下来。
他们不敢说自己没有罪,只是一个劲儿的认错。
“行了,你们也不必如此惺惺作态了。”
“叫你们过来,并不是真的要治你们的罪。”
“念在尔等这段时日也算尽心尽力的份上,你们脑袋上的乌纱帽就先留下吧。”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尔等三人办事不力,降三级留用,并罚俸一年,以观后效。”杨轩对三人做出了处罚。
“谢镇国公宽恕!”三人齐齐行礼感谢。
虽然还是没有逃过处罚,但这种程度的处罚比起丢乌纱帽来说已经是很轻了,甚至可以说是不痛不痒,毕竟权力还在。
“行了,起来吧!”
“待案犯押送回京师之后,会移交给你们。”
“于承天门外,当着天下百姓的面三司会审,务必将此案当做一个典型来宣判。”
“也不必等秋后问斩了,宣判完,当堂行刑!”
“让天下人知道,制造假币挑衅朝廷威严的后果!”
杨轩缓缓道。
“是,下官领命!”
“嗯,下去吧!”
他之所以没有严惩三人,也是有敲打锦衣卫指挥使的目的在。
真以为他不知道他们双方之间的矛盾?
一切,只不过是为了平衡罢了!
平衡各方势力,上位者惯用的手段罢了!
至此,假币案算是暂时落下了帷幕,之所以是暂时,是因为还有一名主犯和两名从犯没有归案。
不过,这用不着杨轩再多费心思去关注,相信在他敲打过后,锦衣卫指挥使会尽早将几人抓捕归案的。
若说假币案搞得大家心里都不开心,但有一人不在此列。
那就是户部尚书。
捣毁假币制造窝点,查抄了不少赃物,现在正在往京师押送,不过账本已经率先送到了京师。
同时在回收假币的过程中,想要借此牟利的投机商人也被查抄了家产,这些钱也都进了国库。
加上被波及到的吃鱼,林林总总算下来,这次假币案,不仅没有亏钱,还小赚了一点。
如此,户部尚书怎么可能不开心?
…
一个月后,抓捕到的案犯,和查抄到的赃物已经全部运到了京师。
同时,锦衣卫也找到了那三名逃犯的线索,正在进行追捕之中。
杨轩并没有打算等到三人抓捕归案之后一同进行审判,而是下令三司会审按照计划照常进行。
因为此次关于假币案的三司会审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宣传了,所以当日承天门外人山人海。
朝廷不得不出动大量人手维护秩序。
最外围的是五城兵马司人员,里面是禁军和锦衣卫。
同时还有东厂和锦衣卫的暗探隐藏在人群之中,预防意外情况。
毕竟人员众多,万一发生踩踏事件,对朝廷的影响不好。
再加上此次旁观的还有百官,以及朱见深这个皇帝。
安全警戒就很重要了。
一切准备就绪,伴随着镇国公的命令下达,三司会审,正式开始。
三司会审是古代司法制度中的一种重要审判程序,通常由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三个机构共同参与,审理的重大或复杂的案件。
案件通常是由地方官员上报,或由皇帝直接下令审理。
朱见深现在因为没有权力,国家军政大权全都在镇国公一人手中,所以是由镇国公下令审理,启动三司会审。
三司中,刑部负责律法适用,大理寺负责案件复核,督察院负责监督和弹劾。
三司各派出官员组成会审团队。
会审官员,通常是由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督察院左都御史等高级官员主持。
今天这个阵仗,自然是由三司的一把手来主持。
以此来体现对此案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