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棣对于杨轩杀死倭国使臣的事并不怎么在意。

他更想知道杨轩禁止外邦之人购买《永乐大典》的用意。

他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闻言,杨轩想了想,在脑海中组织好语言。

“贞观时期,万国来朝,大唐威服四方。”

“周边各国无不仰慕大唐。”

“遂派遣使臣朝贡。”

“唐太宗为使华夏文化能传播四方,对各国使臣的赏赐也是不少。”

“文化,技术等数不胜数。”

“得到了大唐的技术支持,周边各国的发展极快。”

“就比如文成公主去吐蕃和亲,带去了大唐先进的文化技术。”

“虽说在文成公主活着的时候,大唐与吐蕃的关系极为友好。”

“但是在我看来,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大唐国力昌盛,吐蕃不敢对大唐有什么心思。”

“而在安史之乱后,大唐元气大伤,国力衰弱。”

“相反吐蕃之前在得到大唐的技术支持后,日渐强大。”

“对大唐也没有了以前的恭敬之心,反而还趁火打劫。”

“回纥也差不多。”

“出兵帮助大唐平乱,但却把洛阳劫掠一空,杀人无数。”

“当然,那个时候大唐的皇帝也不行,竟然让异族随意劫掠自己的子民。”

“枉为人君!”

“还有倭国,贞观时期派遣唐使朝贡,见识到大唐的繁华强大之后,又多次派遣遣唐使学习大唐先进的文化技术。”

“利用从大唐学习到的东西,他们通过改革,快速发展起来。”

“元朝初期,两次征倭国失败,更是助长了倭国的气焰。”

“觉得他们有神风保佑。”

“洪武时期,沿海倭患频发,太祖派遣使臣去问罪,他们竟然擅杀大明使臣,太祖本想出兵攻打,但倭国远在海外,又有元朝失败的例子在,而且那个时候大明最大的敌人在草原。”

“太祖只能强行忍下这口气。”

“后为保护百姓,实施海禁政策。”

“永乐初年,倭寇依然侵犯沿海地区。”

“我大明百姓死伤颇多。”

“直到我大明水师扩大,宝船下海,沿海地区才逐渐稳定下来。”

“纵观过去数百年历史,我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周边各国就尊重你,认你当大哥。”

“可当衰弱的时候,谁都会上来咬上一口。”

“尤其是倭国,大明全然没有大唐时期的尊重。”

“现在大明国力昌盛,他们不敢挑衅大明。”

“可若有一天大明国力衰弱呢?”

“他们会不会入侵大明?”

杨轩细细道来,看着朱棣反问了一句。

“他们敢?”朱棣一拍御案,怒道。

“从历史来看,他们还真敢。”杨轩说道。

接着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润了润嗓子。

“对于倭国,我的评价就是知小礼而无大义。”

“这就是一群白眼狼,学了几百年,华夏文化的精髓他们根本就没学到。”

“他们那个小岛上,虽有不少矿产,但土地贫瘠稀少,种不出多少粮食。”

“所以在他们心里,非常渴望有像中原这样富饶的土地。”

“你想想看,他们向大唐学习了先进的文化技术发展起来之后,就敢跟我们龇牙咧嘴。”

“若是再让他们把我们大明先进的技术学去,那还了得?”

“你不妨想想看,几十年,一百年后,他们乘着宝船,架着大炮,从沿海登陆大明,烧杀抢掠。”

“不要怀疑他们敢不敢,做不做得到。”

“只要让他们把我们大明的技术学了去,他们就一定会这么干的。”

说到此处,杨轩不由想起了后世那场旷日持久的抵抗侵略的战争。

四万万华夏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无数人才将侵略者赶出去。

在废墟上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国家。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他们是为我而死!

杨轩要让大明强大下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沟通。

就算以后大明不可避免的会衰落,但只要这片土地依然由汉人做主,那就容不得蛮夷作乱。

“杨轩,你……”

朱棣察觉到杨轩的情绪有些不对劲,忍不住出声。

“想到了一些不好的回忆。”杨轩擦了擦眼角的泪,平复心情。

朱棣没有再问,既然是不好的回忆,那他就没必要再揭人伤疤。

与杨轩认识几十年,他还没见过杨轩如此失态。

“你要不要先休息一会儿?”他关心道。

“也行!”杨轩点点头。

刚刚消耗了不少精力,休息休息,也能整理一下思绪。

平日里闲暇时,他喜欢拿来读书,尤其是史书。

上辈子没学好历史,以至于来了这里两眼一抹黑,为了补上这方面的不足,他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而对于倭国,他也从来没有忘记这个国家。

在他的安排下,暗卫通过海贸赚了不少钱,现在情报范围已经辐射到大明的周边国家。

倭国自然也有暗卫的情报人员。

短暂的休息了下,杨轩再次看向朱棣。

“通过郑和出海与海外各国建立联系,你也知道了,我们大明的技术实力,领先于全世界。”

“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放松,其他国家的人会想方设法的学习我们的东西。”

“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尤其是《永乐大典》,上面记载的技术,可谓是无价之宝。”

“是万万不能流出去的。”

“我提议,设立关于《永乐大典》的律法,任何人,胆敢将《永乐大典》私自售卖给外邦之人,以叛国罪论处,诛九族。”

“同时,为防止外邦人买通大明百姓,帮他们购买《永乐大典》,各关口,市舶司,水师,对外邦之人也要严加检查。”

“另外,刊印《永乐大典》的时候,对于技术等可以提升国力以及军事实力的内容,暂且就不要印了。”

朱棣跟着点点头,他自然明白这些。

就像杨轩方才说的,敌人乘坐着宝船,架着大炮来袭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他不是那种安于享乐的皇帝,居安思危这四个字早就烙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在有些方面,他和杨轩的想法是一样的。

就比如:半死不活的邻居才是好邻居。

接下来,朱棣和杨轩围绕《永乐大典》谈论许久。

甚至将姚广孝也请了过来,一起商讨。

最后的结果就是,对于能提升国力,增强实力的东西,要严防死守,严禁流出海外。

对此,还需要增设新的律法。

……

次日,朝会上。

礼部官员弹劾杨轩擅杀倭国使臣。

他们也肩负着外交的责任,对于此事,自然是要表态的。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以及赵王朱高燧全都愤怒了。

朱棣更是冷冷的看着对方。

毫无疑问,老朱家的人,全都无脑站杨轩。

众官员见情形不对,立马落井下石,弹劾的弹劾,揭发的揭发,哪怕是不善言辞的武将,也会说一声臣附议。

最后,弹劾杨轩的官员被朱棣以通敌叛国的罪名,夷三族。

这也让百官认识到,有些人,不是他们能招惹的。

处理完这个扫兴的官员,朱棣就将昨天和杨轩与姚广孝商议之事抛了出来。

虽然一开始有不少官员不理解朱棣为何要这么做,但随着朱棣将理由缓缓道来,太子朱高炽首先就明白了自己老爹的用意。

立马站出来表示支持。

随后太子党的官员们也跟着附和。

汉王党也不甘落于人后,皆表达了支持的意思。

事情就这样顺利通过。

接着,朱棣命刑部会同大理寺、督察院尽早将相关律法设立好。

然后就是对全大明范围内开展一次彻查,看看有多少外邦之人偷大明的文化,技术等典籍。

散朝后,各部门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当然,也有人暗地里埋怨皇帝这是没事儿找事儿。

外邦之人仰慕天朝文化,学就学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更何况只是一些奇技淫巧,用得着那么重视吗?

诸如此类的想法,还有不少。

没办法,这个时代就是如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人不在意技术外流,实属正常。

……

时光匆匆,转眼半年过去。

这半年的朝廷的工作重点就是围绕《永乐大典》展开的。

御史,锦衣卫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清查。

虽花费了不少财政收入,但收获也不小。

他们还真发现了不少问题,有不少外邦之人暗中搜集大明的典籍,偷偷带回自己的国家。

也有官员暗中勾结外邦之人,给予方便。

同样还有向草原走私盐铁等战略物资的官商。

侵吞赈灾款的贪官,吃空饷,贪墨军费等等。

可以说,就这一次大清查,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朝会上,朱棣大发雷霆。

对着百官怒斥:“好啊,朕以前怎么没发现,我大明的官员竟会堕落至此!”

“勾结外邦,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都送给了异族。”

“侵吞赈灾款项,致使当地饿殍遍地,贪污水利工程款项,种种事迹,无不说明,我大明的朝堂之上,聚集了一群蠹(du四声)虫。”

“好啊,你们做的好啊!”

朱棣看着下方畏畏缩缩的百官,怒极反笑。

“铁铉!”他看向直着腰,挺胸抬头的铁铉。

这是个有能力,又忠诚的清官。

“臣在!”铁铉出班。

“朕现在升你为督察院右都御史,并任命你为钦差,授王命旗牌,巡查这些年地方赈灾,修水利等事。”

“朕要知道,他们贪了朕多少钱。”

“害了多少人。”

“有一人就杀一人,有百人就杀百人。”

“朕不是宋朝皇帝,没有刑不上士大夫的规矩。”

“总之一句话,贪官污吏,欺压,残害百姓者,杀无赦!”

最后这句话,朱棣饱含杀意。

“臣领旨!”铁铉跪地领旨。

这样的活儿,他喜欢干。

可以看到,朝堂上已经有不少官员害怕的颤抖了。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次,铁铉的权势,可谓是大到没边了!

可是没有人羡慕铁铉,他们都知道,这件事儿办完之后,铁铉已经将天下百官都给得罪光了。

官场上,他将寸步难行。

一旦失去了皇帝的庇护,下场将会无比凄惨!

铁铉当然知道这个后果,但他不怕。

他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斜!

铁铉很快就离开了京城,朱棣调了三百锦衣卫随行保护,同时也是让铁铉手里有可以用的人。

随后,朱棣又让老三带着锦衣卫对京城的官员暗查。

一旦发现,直接拿下!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人人自危!

朱棣看着抄家所得,也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该愤怒。

这大半年抄家所得,已经让国库充盈了起来,其中有不少到了他的内帑之中。

一次大的清查,把前半年的税收花得差不多了,但没想到到头来还赚了。

如果可以,朱棣真不想赚这笔钱啊!

御书房,朱棣叫来杨轩。

“交给你件事儿。”

“啥事儿?”杨轩问道。

“去查查市舶司的账。”

“虽然清查的时候,他们问题不大,仅仅只有几个小官没忍住贪念,收受贿赂,以权谋私。”

“但我不相信他们。”朱棣神色认真。

“没有其他人可用了吗?”

“我现在还不想离开京城。”

毕竟现在已经十月份了,再有两个多月就得过年了,杨轩是真不想离开京城。

“我现在不相信其他人。”朱棣直言道。

杨轩微微沉默,心里叹了口气。

此次清查,发现了太多问题了。

其中不少都是瞒着朱棣做的。

使得朱棣现在的疑心病,又严重了。

“行吧!”

“我去!”

杨轩答应下来。

“之前算时间,郑和会在今年下半年回来,说不定这次出去,正好能遇到他。”

杨轩又提起了郑和。

“是啊,两年多了,也该回来了!”说起郑和,朱棣也想知道,他们此次出海,又去了哪里,为大明带回了多少好东西。

“行了,我就先走了。”

“此次离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得跟安庆好好说说。”

杨轩起身道。

“嗯!”

……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