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期,杨枫又身在西域,高雏凤来回向他请命,太耽误时间了。
所以,杨枫就留下了一道燕王令,在齐楚大战的时候,高雏凤有权调拨战斗机和燕州的兵马。
这一道燕王令,意味着杨枫对高雏凤的绝对信任,以及对她的真心关怀。
因为高雏凤一旦背叛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杨枫也相信,高雏凤不会背叛他,也没有背叛的理由。
第一,高雏凤早就是杨枫的女人了,而且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第二,天下大势,随着燕州吞并西域之地,局势就更加明朗了。
燕州一统天下,几乎已经有了六成的可能。
而大齐国,复国的可能性非常小。
哪怕,大齐国突然背叛燕州,真正自立,而且再勾结四国联盟,也未必会有机会。
毕竟大齐国只有三州之地,高雏凤的背叛,虽然短期内能让杨枫很难受,但却无法真正动摇燕州的根基。
尤其是,蓟城的热兵器研发之地,紧紧掌控在杨枫的手中。
杨枫下了这道燕王令,着实让高雏凤意外之极。
随即,高雏凤也下了一道圣旨,派高冬儿前往蓟城,负责两国之间的协商。
什么意思?
就是把高冬儿送过去当人质。
高雏凤和高冬儿虽然是堂姐妹,但她们的感情之深,绝对不次于亲姐妹。
第三呢,就是仇恨了。
灭掉前齐的人,是先皇杨显。
而统军的主帅,却是杨钦。
先皇杨显的本意,是将前齐的皇室全部俘虏过来,留在雒阳,派人日夜盯着,断绝他们跟外界的任何往来。
这个办法,不但不算残暴,更还可以安抚前齐之地的百姓和世家门阀。
可杨钦就没这么做。
在灭了前齐之后,杨钦直接将前齐皇室的男子全部杀了,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前齐皇室的女子呢,有一部分自尽了,另外一部分全部被杨钦带回了雒阳,交给先皇杨显处置。
其中一部分,因为长期劳作,身体承受不住,也选择了自尽。
另外一部分,在宫廷斗争中,被别的宫女欺负致死。
如今,能活下来的,只有高雏凤和高冬儿。
高雏凤是前齐公主,又美艳无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深得先皇杨显的喜爱。
只不过,迫于独孤皇后的威势,先皇杨显没敢纳了高雏凤。
而高冬儿呢,情商比较高,在皇宫里低调之极,更会讨好一些宫女和太监,算是活到了最后。
所以,前齐的皇室血脉,就只有高雏凤和高冬儿二人了。
高雏凤将高冬儿放在燕王府当人质,就等于是向杨枫表明决心,她绝不会背叛燕州,背叛杨枫。
其实,杨枫在下了那道燕王令之后,也是不能完全放心的。
毕竟在权势跟前,很少人能够不动心。
高雏凤想要真正复兴大齐国,眼下就是最好的一次机会。
就算高雏凤不想背叛杨枫,可那些前齐的老臣呢?
如果他们纷纷劝进,高雏凤能否真正拒绝?
所以,高雏凤很聪明,先一步把高冬儿送到燕王府为质,就等于是绝了自己背叛燕州的一切可能。
那些前齐的旧势力得知此事,自然不敢多劝。
杨枫得知消息,也是松了一口气,高雏凤终究没有让他失望。
当初做这个决定,杨枫肯定是正确的。
战场之上,时间是最宝贵的。
不然,来回去西域请命,然后杨枫的燕王令再下达到蓟城,绝对能耽误战局。
当然了,身为燕州之主,杨枫也不是那么盲目的信任。
杨枫私下给肖元庆下了一道燕王令。
如果高雏凤真的有谋反之心,或者有谋反的动作了,让肖元庆立即将高雏凤击杀,全面接管齐军。
只要军权在手,前齐的那些个旧势力,就闹不出什么风波来。
毕竟,大齐国也是仁政,百姓们是不想回到过去那种世家门阀统治的时代的。
为了应付终极之战,杨枫提前在蓟城又建了两个兵工厂,加快了热兵器的生产。
尤其是战斗机,四条生产线,能够极大程度地满足战斗机对前线的供应。
西域。
杨枫兵临大斯城之下的时候,也得到了齐楚之战第一场空战的捷报。
这个结果,在杨枫的意料之中。
首先,燕州投入的战斗机数量多。
其次,燕州的飞行员是杨枫亲自参与训练的,水平比大欧国的飞行员都只强不弱。
杨枫对第一场空战还是非常重视的。
这一战的结果,对于彼此的士气会有很重要的影响。
燕军胜了,就拿到了制空权,可以主动进攻,进行各种轰炸,攻城掠地。
反之,燕军败了,失去了制空权,就只能全面进入防御状态。
但燕军有高射炮,而且还可以控制射击的方向,对吴楚的战斗机还是有一定的威胁的。
可不管是哪一方防御,哪一方进攻,都不是最终的结果。
最终的结果,还是得是陆军的攻城和防御战。
只不过,在战斗机的配合下,会使得攻方的难度降低,伤亡也能大大降低。
杨枫,兵临大斯城了。
大斯城,是大斯国的都城。
大斯国的皇室,尽在这座城池之中。
燕军一路北上,大斯国的皇室早就得到消息了。
燕州分兵绕路,切断了大斯国前往大欧国的道路,大斯国的皇室也早就知道消息了。
逃离大斯国?
是可以暂时避开燕军的锋芒。
但是,最终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大斯国的皇室除非集体自杀,不然早晚还是要落入燕军之手。
所以,大斯国的皇太后辛卡琳太后断然下令,大斯城全城戒严,全力防守,死守大斯城。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话,虽然是这样说,。
目的,是为了激励所有人的士气。
所谓,哀兵必胜嘛。
不得不说,这位辛卡琳太后还是很有魄力和主见的。
辛卡琳太后,并不是尼古十三世的母亲,但却是皇太后的身份。
尼古十二世,跟尼古十三世差不多好色,后宫的妃子一大堆。
尤其是在皇后死了之后,尼古十二世竟然从国内选了一个最漂亮的年轻女子,立为了新皇后,就是这位辛卡琳太后。
尼古十二世有一个习惯,每年都会从全国进行选美,选出最漂亮的三个女子,充实自己的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