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奉公众享有免除地方诸税的权力,当然经商的话仍然是少不了关钱、各地杂税的纠缠,但是上洛的贡物就不一样,历来庄园只有克扣上贡,没有贡物被半道截留的道理,克扣方可以用凶作天灾兵乱等作为借口,截留的就只有贪婪无度一个原因,拎不清轻重什么都贪的领主很容易遭到所有人的联合打击,所以吉良家想借每年上贡为由获取利益确实是个取巧的心思。

三河的国人能想到这一层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再深一层的也只有大河内信贞一人能想到,他想借运送吉良家自己的海盐上洛的机会,打通吉良家到坂本的贩盐通道,尾张津岛大桥家的许诺还不能满足他的胃口,只有更远的京畿才是利润最大化的最佳选择。

“畿内的盐价不均,粗制海盐一石三贯五百文上下,略微纯净的海盐四贯五百文左右,本家盐池自产的精制海盐还从未在畿内出现过,短期内造成高价不是问题……不过长期经营还是有必要控制价格,运输中转、打点国人等支出,平摊下来大概为每石三贯文,只要本家定价六贯文以上,就能获得一半的利润。”

吉良家自家的盐池一年产盐基本保持三千几百石的水平,加上一门谱代的盐池一共有八千多石,东海道的商路目前只维持尾张、伊势、远江分别设立盐屋分销精制海盐,为了防止今川家的觊觎,暂时还没在骏河设立盐屋的打算,精制海盐的制法被吉良家的一门谱代垄断,暂时处于垄断的地位。

当然尾张、伊势的大商人已经注意到吉良家的精制海盐非同一般,除了大量吃进之外也没放弃套取技术的打算,在东海道及美浓地区可以消化三千石以上的食盐,最近几年往返关东经商的行商每次停留三河也会大量吃进精制海盐,以此作为回货保本的一种常规手段。

精制海盐的销售量稳步增长,去年累计销售了四千二百石,但是这距离库存售空还有一定距离,大量投入市场又担心迅速贬值,所以吉良家一直捂盘惜售了好几年,如果这次在坂本设立盐屋成功,以畿内的吞吐量别说三千石食盐,就算五千石也能分销一空,其中的利润也是个惊人的数字,作为坂本城下町的支配者,吉良义时也能获得丰厚的税收回报。

吉良义时对大河内基高交代道:“回去告诉但马守,他的打算本家已经明白了!让他备足新盐,等候本家的好消息吧!”

“臣下一定尽快禀报,馆主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让但马守保持目前的状态就好,今川家会很乐意三河力量貌合神离的趋势,警告那些心存幻想的家臣,不要妄想两吉良统一,那只会给两家带来灾祸,这句话就拜托但马守转述给兄长听吧!”吉良义时微微皱起眉头,还是决定把话挑明比较好。

三河的武家大智慧没有,花花肠子歪心思却一点也不少,论勇武也不差关东武士多少,就是改不了目光短浅的窠臼,吉良义时没心思纠正这群鼠目寸光的家伙,三河分裂符合今川家的利益,也符合吉良义时的利益,他巴不得松平家拆成八份一人一份各自独立自主,当然这话不能说出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授人以柄。

五月初,作为吉良家的光杆水军大将的泷川益重找到吉良义时:“馆主大人!本家不能没有自己的水军,京畿如此丰沛的内河水道如果不善加利用简直是浪费上天的恩赐啊!”

“是吧!本家还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呢!益重的意思是?”

“请馆主大人准许臣下回志摩一趟,为本家招募一批水军吧!”泷川益重顿首拜下。

“招募吗?没问题啊!”吉良义时点点头算是认可他的提议,随即又提出新的问题:”只是本家没有船工怎么造船?去堺町雇佣船工似乎很贵的样子啊!”

“这个包给臣下来做吧!我志摩国除了水军就是船工和渔民,多了不敢说百十个船工还是能拉过来的!”泷川益重信心满满的说道。

“原来如此啊!那就交给益重去做吧!事成之后你就是本家名副其实的水军大将了!”

“臣下的愿望是为馆主大人统领铁炮队!因为臣下这几年没有下海,一直在练习铁炮术,所以恳请馆主大人允许在下事后调任铁炮大将。”提起铁炮队他似乎想起泷川益重是有这么说过,擅长铁炮术希望担任铁炮大将,出仕时希望的职位就是这个,即使当了半年的光杆司令也初衷不改,真是执着的家伙。

“好吧!那就随你便啦!不过你得给本家招来一个合格的水军大将!绝不能是个半吊子!”

“是!”泷川益重兴冲冲的躬身退下。

没过多久,泷川益重就如约带来一百多名船工,同时随行的还有两百多名水军,他们的首领是志摩九鬼家出身的九鬼重隆,九鬼重隆是九鬼家现任当主九鬼泰隆的次男,兄长是家督继承人九鬼定隆,因为他在九鬼家内没有继承权,而被同乡的泷川益重拉拢着投靠吉良家。

“原来是九鬼家的人啊!你家不就是那个熊野别当一族的九鬼家吗?后来是因为一门之间争夺惣领地位失败,才跑到志摩去做起了国人是吧?”

九鬼重隆激动的说道:“是!臣下一族就是熊野九鬼家!”

“你家不是志摩国的有力国人吗?怎么会想起投奔本家的?”吉良义时从没听过九鬼重隆这号人物,也不免怀疑他的用心。

“因为伊势国司北畠家的干预,臣下一族的境况已经大不如前了。”

九鬼家近些年过的并不好,原因是伊势的国司北畠家将触角伸向了志摩国,作为志摩七党之首,波切郡第一大势力的九鬼家,必须直面北畠家的强大压力,面对气势汹汹的伊势国司,九鬼家自然不愿束手待毙,这些年九鬼家拉上志摩七党一起对抗北畠家,但是随着北畠家大规模介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倒向北畠家的豪族越来越多,志摩国临时领袖的九鬼家也变的越来越难过。

因此九鬼家的次子重隆曾经也想过寻求外援,可是这个时候谁都救不了他们,经过多次失望而归的打击,九鬼重隆开始对九鬼家的未来产生悲观心理,这时他又遇到泷川益重,从他嘴里得知他已经是吉良家的家臣,他的从兄弟泷川一益也出仕织田家,于是九鬼重隆的心思一下活泛起来。

在泷川益重提出邀请他出仕吉良家的事情,九鬼重隆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接着招募追随他的同族家臣以及同乡旧友等一百多人,连同泷川益重通过旧关系招来的一百多名水军一同上京。

随后吉良义时又询问了一些水军作战的基础问题,就以两百贯年俸任命九鬼重隆为吉良家的水军大将,那两百多水军就是他的属下,九鬼重隆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献上一个提议:“请馆主大人以商议坂本水运诸事的名义,招来淀川众商议!”

“坂本水运诸事吗?我明白了!你是打算控制内河水军众吧?”吉良义时称赞道:“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奇门医圣在都市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大唐龙牙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大唐:李二,还钱我在异界开镖局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大秦镇王侯一缕幽香诡三国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满级账号在异界血火河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弘宋,重生赵车神隆庆中兴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秦:化身人屠,祖龙求我别杀了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三国大军湿家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