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匆匆忙忙回去准备,也来不及和小多还有盈盈多加解释,三人简单收拾了一下,然后就跟着武媚娘一起集合了。
游洛也没有多带什么东西,只是让人带上了天子仪仗以及基本的物资,然后就带人出城门集合。
天子仪仗这个必须要带着,只要进入了灾区,把这个竖立起来,对于百姓就是最大的鼓舞,可以说是最简单的救援物资了。
此时,城门口已经有包括李君羡在内的六名御林军将士在等候,武媚娘、小多还有盈盈则是拉着马站在一边,看起来也是刚刚才到。
等游洛一出来,小多和盈盈就瞪大了眼睛。
“老、老大……阿、阿洛……”
“他就是秦王。”
游洛看了他们一眼,不过这时候不好说什么,只是点点头。
然后开口说道:“诸位,想必李将军已经和你们说了,你们也是李将军仔细挑选出来的精锐。
孤再和你们说一遍,这次开始只有孤和你们进入灾区,直到后续增援到来为止,这意味着,这会是一次非常危险的行为。
现在有谁后悔,还可以选择退出!”
“愿为殿下效死!”
“好!既然如此,孤向你们保证,这次去的人,不管是否能活着回来,这份荣光孤绝不独享,无论是荣华富贵还是封妻荫子,孤都会给你们!”
听到这话,本就高昂的士气更加昂扬,“大唐万年!”
“大唐万年!”
连武媚娘、小多和徐盈盈都忍不住跟着一起喊了起来。
“出发!”
说完,游洛带头冲出了城门。
等游洛离开,不远处一直围着的百姓们这才开口议论。
“这就是秦王殿下吗?”
“难道秦王殿下真的就这几个人先进灾区吗?”
“应该是的,毕竟皇上圣旨都已经发了,这做不得假。”
“没想到秦王殿下流落民间许久,反而更能体会百姓之艰难。”
“是啊,汉之宣帝不也是从小在民间长大,所以才能成为一代明君吗?”
“哎,那你们说,如果秦王殿下……”
“嘘!慎言呐!”
…………
这长安城中,忽然之间,原本对于游洛只有流落民间皇子的印象好像悄然发生了一些改变。
许多人已经把游洛开始和汉朝的汉宣帝开始相比较了起来。
很多人都开始觉得,游洛出身民间,肯定更能体会民间疾苦,如果游洛能成为大唐的皇帝,说不定又会是一个汉宣帝……
这些流言李治当然是不知道的,他的心现在都挂在已经和游洛出去的武媚娘身上。
本来不想去灾区的李治,因为武媚娘也一起去了,居然生了想微服出宫的想法。
不过在游洛走后,李世民一直盯着李治,所以李治根本找不到机会出宫。
而李治也不知道,他失去的不只是出宫的机会……
另一边,游洛带着一行人快马加鞭赶着路。
中途,众人暂时停下来休息了一会。
“媚娘、盈盈,你们感觉还好吗?”
自从知道了游洛的身份以后,在众人面前,武媚娘就不让游洛叫她老大了。
她就是再天真单纯,也不可能让一国之亲王喊她老大。
不过私下里该怎么叫还是怎么叫,要不然怎么拉近感情?
“如果你们觉得受不了的话,我留两个人再让小多陪你们慢慢赶路,我带人先走。”
游洛看着武媚娘和徐盈盈不太好的脸色,关心地说道。
武媚娘和徐盈盈都摇摇头,“不用了,我能坚持,而且我当初说过,我不会拖你后腿的。”
徐盈盈也是咬着牙说道,“是啊,殿下,我们都能坚持,早一点到,就能早点救出伯母。”
说实话,游洛的确是有点佩服武媚娘和徐盈盈了。
徐盈盈还好,如果不提对徐盈盈的偏见,其实她一直都是个狠人。
但是武媚娘在电视剧里一直都有李君羡保护,所以基本没吃过什么苦,没想到也能坚持下来。
果然能以女人的身份成为皇帝的,别的不说,这毅力就不差,电视剧还是把她低估了。
当然了,武媚娘和徐盈盈其实就是真实的武则天的两个面,有一样的性格也不足为奇了。
“好,那我们再休息一下,就直接出发。”
…………
一行人日以继夜的赶路,终于花了三天三夜赶到了灾区最近的一个县城。
游洛让武媚娘先去客栈休整,自己则带着李君羡几人赶往县衙。
到了县衙,游洛也没有耽搁,直接亮出身份,让县令叫来附近的山民,通过山民的口述,找出了一条可以通往灾区的山路。
这一切,都是游洛来之前就已经考虑过的,所以做起来很快。
而游洛规划好了路线以后,也没有马上就出发,而是在当地留了两天,开始以秦王的身份发布旨意,让周围开始招募百姓挖通被堵塞的进灾区道路。
另一边,游洛则是带着人直接走山路进入灾区。
在重金诱惑下,两名山民亲自带着游洛走山路进灾区。
虽然山路崎岖难走,但是一行人,包括武媚娘和徐盈盈两个女流之辈都咬牙撑了下来。
一行人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行进,终于走进了灾区。
“李将军,你马上吩咐人把天子仪仗备好,然后我们去最近的县城。”
“是,殿下。”
李君羡连忙带着一行人开始准备仪仗。
游洛又对武媚娘和徐盈盈以及小多说道,“媚娘,你和盈盈就先穿上宫女服饰,小多你就直接做宦官打扮就可以了。”
虽然这次是救灾,但是必要的排场还是要有的,可以寒酸,但是不能没有。
要不然没有办法以最快的速度凝聚人心。
“是,殿下。”
三人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开始去隐蔽处更换衣物。
游洛和小多则是亲自去四周守着。
一行人很快准备妥当,游洛又对两名山民说道,“孤很感谢两位带路,回去以后孤一定会兑现承诺重赏你们,你们可以回去了。”
两名山民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当即跪下,“殿下正值用人之际,草民愿为殿下门下走狗,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