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南冥,求见你们的主将漆雕又。”碧霞宫武术大师南冥飞跑下来。
他后面还跟着两男一女三个人。有壶一看,师祖南冥到了,急忙前迎。再看师祖身后,师父谷方、碧霞宫女冠楚瑶娘、安慕居然也来了,急忙逐个见礼。
李叔山当然也认得这几个,将苌南乡、尤统、安芝给他们互相介绍。
有壶问道:“师爷、师父,你们找漆雕元帅是要干什么?”
南冥哈哈大笑:“我去找漆雕又,给你们师徒讨要赔进李师儒的钱。”
众人一路欢笑,来到寨门。
寨门外,李滋娘、文烈看八弟冉衮殒命,禁不住号啕大哭。众将好一阵劝慰,文烈宣布岩国灭亡,剿匪之战大获全胜。令各将整队,打起得胜鼓,往十里之外的中军帐而来。
宁武山、漆雕又接住众将,喜笑颜开。
漆雕又看侄子苌南乡自斩左臂,再看将班中,少了大哥吴举、二哥安滹、五哥张涯、八弟冉衮,大声喝问文烈:“六哥,怎么回事啊?”
文烈将战况详细禀明,漆雕又大放悲声,急寻四位的尸身,一个个哭喊一遍,哪里还能回魂。
镇州八骏,先前在黎阳县署战死了尤贯,现在只剩下李滋娘、文烈、漆雕又。宁武山及众将也都泪雨横飞,悲痛不已。
众将看南冥老道,生得鹤发童颜,鼻子尖一颗黑痣,十分显眼。身长八尺开外,手拿拂尘,腰悬利剑,紫色天仙洞衣裹身,头戴五岳冠,看起来他受过三坛大戒,在道教中身份极高。
宁武山要让他上座,南冥不敢,就站在班位的第一个。他也不客气,直截了当说明李师儒劫了谷方、有壶师徒六千贯木材,看贼人已平,朝廷能否将这笔损失补回来。
宁武山爽朗大笑:“道长所求,本相自当奏明天子。况且有壶将军立下如此大的功劳,就算朝廷不给,魏博军也要平账。”
漆雕又前跨一步,对南冥深施一礼:“末将拜过道长仙驾,末将有一事不明,散帐之后,还望道长指点迷津。”
南冥笑道:“莫非是问博平郡夫人谜团么?只要老道知道的事情,必然毫无保留。”
这老道果然神机妙算,咱一开口,人家就知道你想的什么。看他说话,清楚明白,毫无粉饰。漆雕又暗暗叹服。
行军司马高标看大军告捷,宣布拔寨而起,往黎阳县署庆功。众将各带人马,高奏凯歌,欢欢喜喜进发。
等到了黎阳县署,聚将点名,却发现少了一人。你道是哪个?
双枪将李井不知所踪,众人大惊失色。他出了什么事情,还是去了哪里?
他跟漆雕又偷偷说了,并没有去哪里,而是回家去了,继续贩枣。宁武山感慨万端,要将他的功劳呈奏天子,赐给他勋官,也来个带旨行商。
李井,字思源,三十八岁。他并非黎阳人,而是常州金坛县人。他家兄弟二人,他是大哥。二弟李泉夫妇,八年前因遭受县令谋算而失踪,至今还在查找。因而,他对于当官一途,不仅仅是嗤之以鼻,还憎恨不已。
这次帮助黎阳县令冯察,秘密查访韩郢背景,继而卷入剿匪大战。但终归痛恨当官,战事结束,甩手就走,还去逍遥江湖,继续贩枣。
冯察是益州灵池人,他们是怎么结识的?
那是冯察九年前的事情。元和八年七月末,当时冯察往长安赶考,将要到长安的路上,过骆谷关之后,在骆谷以北的山中,遭遇劫匪。伴童被打死,随身银钱被洗劫一空,本人也战至浑身无力,滚下山崖。
山崖下,恰好李井赶着马车,往长安贩枣走到这里。将他救起,放在马车上,载入附近村庄,找了伤医,给他敷药、包扎。
情知他包袱丢了,马匹也没了,兵器也没了,书籍也没了,身无分文。就陪他养了两天,替他结了账,结伴往长安。于路说起两人遭遇,情投意合,结义为兄弟。当时冯察三十三岁,为大哥。李井二十九岁,为二弟。
到了长安,李井将十二石红枣连批带零售,用了十几天,恰好赶在中秋之前卖完。每斤红枣卖价,按二十至二十五文不等,每斤平均赚取六文钱,十二石多一些,总计一千五百斤,赚取九贯钱。
加上带有五贯钱防备急用,共有十四贯钱。直接给了冯察十贯,叫他赶考零用,自己带四贯钱,继续贩枣。到了那年冬月下旬的九十多天,又贩了四趟,赚了四十贯多一点。
再雇四辆大马车,收了五十石,去赶朝歌腊八会。到年二十四,全部卖完,赚了三百贯。再回长安与冯察相见,直接给了冯察五十贯钱,叫他好好考。自己怀揣其余的钱,回常州金坛县老家过年。
等他赶到金坛县李家浜时,已经是正月初九。年都要快过完了。
李井父母先后病故于十九年前,当时李井十九岁,已经娶妻生子。二弟李泉才十四岁,还没娶亲。李井就担起当大哥的责任,将他好好抚养。
从那年开始,他带着弟弟到北方闯荡,兄弟双双拜在枣贩子门下,经过三年闯荡,自己带着弟弟李泉开始单干。
干了一年,李泉十八岁,给李泉娶了媳妇,借钱给他修建了房子,单过。
李泉也开始贩枣,两人不走一路。只是逢年过节碰在一起,互相砥砺。
今年正月初十将到中午,李井从长安回到李家浜,却发现兄弟李泉夫妇不在家,两个女儿和一个刚会走路的儿子在他家吃饭睡觉。
当即感到大事不好,急忙问老婆罗云:“思本和温情呢?怎么不见人?”
二弟李泉,字思本,二十四了。弟媳温情,与弟弟同岁,附近村子的编户人家。他们夫妇成家立业已经六年。
李井这一问,罗云顿时泣不成声,向他说出了好一通叫人气愤的案情。
那是腊月二十三祭灶之后发生的事情。
祭灶那天一大早,温情将孩子们给大嫂送来,与本村年岁相当的两个媳妇到金坛县赶年集,买过年的东西。
罗云还给了她二百钱,交代她给自己家捎二三十斤海带。温情牵着一头毛驴,跟那两个媳妇一块说说笑笑,直奔金坛县城。
但是到了晚上,温情没有回家,吓坏了罗云,急忙去问那两家媳妇汤婷、苏娇。汤婷才刚刚进门,正要去通禀罗云。见罗云来问,顿时泪水汪汪,说是发生了塌天大祸。
她们三个一大早经过一个多时辰,到了金坛县城,先是满城转悠,胡乱问价。到了正午,到西关的一家酒肆要了三盘菜,一斤金坛烧酒。边说边聊,打算简单吃酒完毕,也不吃饭,上街买些东西,直接回家。
这个酒肆名叫金坛烧酒。烧酒自从武则天时代发明出来,已经一百多年。那是御医、曾经的面首沈南嫪奉武皇诏令,发明一种叫面首们饮用的好酒。此酒一碗下肚,顿时浑身热乎,雄性大发,说话如同雷震,办事不计后果,床笫山摇地动。
面首们饮过烧酒,一个个再为武则天侍寝的时候,宛如天神下凡,武则天是骨酥魂散,夜夜都是爽快不已。
渐渐的,武则天吃不消面首们的侍候,也喜欢喝起烧酒。往往半斤烧酒喝过,武则天神威大发,将每夜侍寝的面首打发得浑身颤抖而去。
自此以后,烧酒风行天下,各地都争相到东都洛阳学习烧酒的制法,各地的酒肆也都以某某烧酒命名。金坛烧酒自然是本地烧酒,仅仅这个名字的酒肆,不出金坛县城就有四家,十多个乡里也都有。
温情跟汤婷、苏娇将一斤烧酒喝完,感觉还不尽兴,索性又要了两斤,三人平分。一边喝,一边扯些家长里短。
汤婷家男人就是烧酒坊的帮工,温情开她的玩笑:“汤婷,你家李考,喝完烧酒,应该不比武皇的面首差吧?”
这时候,汤婷被烧酒的热劲烘得面红耳热,两眼传情,直勾勾盯着温情,见他这么问,禁不住笑起来:“温情,你懂吗?李考李考,夜夜点卯。李考李考,浑身是宝。李考李考,烟雾飘渺。”
苏娇应和道:“哪天叫姐妹们按倒李考,到底看看他哪里有宝?”
温情也禁不住“噗嗤噗嗤”笑起来:“应该这样作诗:手舞李考,汤婷足蹈,初更作法,直至点卯。”
三个少妇哈哈大笑。等到笑完一阵,温情觉得汤婷好幸福,那么苏娇怎么样呢?不禁问道:“苏娇,你家李通作蜜枣,应该不少喂你花蜜吧?”
她们的笑声,引起一位翩翩人物的好奇,叫随从将酒菜端到靠近三名少妇的桌子。希望从她们的闺房话里找到一点自己需要的。
这边三位女客并没人留意这个,自顾说笑打趣。
苏娇听到她问起自己夫君,想想自己的苦楚,转眼间发怒:“李通这个混蛋,老娘叫他五天一通,都不敢应承。老娘也有歌谣骂他:李通李通,来去匆匆。李通李通,外强中空。李通李通,比屁都松。”
汤婷听她这么说,禁不住“噗”一下,满嘴的青菜喷了一地。温情也禁不住哈哈大笑,使劲捶打苏娇。
苏娇看她们笑完,说道:“温情,有人给你夫君也编了歌谣,听听吗?”
温情听她这么说,顿时腰身一颤,禁不住满口蜜水,咽了下去,急忙问道:“快说,都怎么说我家李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