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生物中的遗传基因,将加密信息与解密代码分别嵌入dNA结构的核苷酸以及碱基、核糖等物质中,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精妙的自翻译系统。
当然,嵌入翻译系统中的波雷尔集构造的测度等价公式猜想,那就不属于这个系统中的信息了。
在徐川看来,这应该是制造A类火星菌的智慧文明故意设置的一个门槛。
能够解开这个问题,才能找到藏在火星细菌中的另一端抑制表达蛋白基因。
如果无法解开这个问题,恐怕被感染的文明并没有多少的选择能力,会被A类火星菌感染后整体变异进化。
再考虑到一部分的生命可能并不是多么的适合进化的过程,或者说无法被A类火星菌改造,那么在这个‘进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场史无前例的超级灾难。
如果是从四名航天员被感染,刘杨和江新林可以适应异变,而翟至刚和汤洪波无法适应变异的情况来看,地球上的人类中如果出现这种超级规模的进化变异,恐怕会死亡一一半的人数。
八十亿人口骤降到四十亿。
别说是纵观整个人类文明的传染病、瘟疫史了,就是一战和二战加起来都没有死亡这么多人。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改造A类火星菌的智慧文明还是给被感染的文明留下了一个可供选择的余地的。
只不过这个‘余地’是有门槛的。
能否解决隐藏在无效规律基因中的数学猜想,就是门槛。
也就是说,只有干掉了这个门槛,被感染的文明才有资格掌握自己的命运。
......
另一边。
遥远在数十万公里的月球上。
安置四名登火航天员的隔离室中,刘杨正一脸担心的看着翟至刚。
“情况又严重了吗?队长。”
从感染火星细菌起,一开始的时候她还在羡慕翟至刚和汤洪波的体质。
毕竟大家一起感染的A类火星菌,但他们却并未有多少身体结构异变的情况,而她的皮肤指甲头发这些身体结构组织却出现了硅基化的情况,未来会变成什么样都不知道。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们抵达月球基地后,这一情况却发生了近乎两极相反的逆转。
身体结构发生硅基化异变的她和江新林在生命指标上并未有多大的波动,而翟至刚和汤洪波却出现了健康状态快速下滑的情况。
短短一周的时间,两人的身体状态已经虚弱到就像是大病了一场一样,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加的严重。
毕竟大病了一场的人通常情况下也只是虚弱,肌体无力,精神困乏,而翟至刚和汤洪波两人不仅出现了便血的症状,就连呼吸都带着一股浓重的酸腐臭味。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一整年都没有刷牙洗澡一样,整个人都变质了。
躺在床上,翟至刚勉强笑了笑,道:“放心吧,这里聚集着全世界最顶尖的科研学者和医疗专家,迟早能找到治疗的方案的。”
安慰了一句刘杨后,他在心里轻轻的叹了口气。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真要说,他心里其实也没有底。
短短一周的时间,他就从一个无比健康的航天员虚弱到了就像癌症患者晚期一样。
在经历过一段看似无害的‘潜伏期’后,这种感染他们的火星细菌对于人体的破坏力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玩意的感染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尽管被隔离在单独的房间内,但翟至刚对外面的情况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除了他们外,各国前来月球对这种A类火星菌进行研究寻找治疗方案的科研人员和医疗人员有超过三十多名都被波及到了。
如果说找不到治疗方案的,这三十多名各国顶级的科学家和医疗专家同样会面临他们的结果。
尽管严格的来说,造成这场灾难的并不是他们和华国,而是那个来自米国的该死的鬼佬。
但华国面临的压力同样可想而知,各国恐怕会各种找理由让他们背负上至少一定的责任。
隔离室中,两人沉默着不知道在想一些什么。
正在这时,隔离室中临时安装上去通话的平板铃声响了起来。
站起身,刘杨走了过去,伸手接通了视频电话。
“刘杨,大约五分钟后有一份最新研发的药品会通过机器人送进隔离室,需要你在空腹状态下服用。”
“一次五粒、每隔四小时服用一次。服用后按照标准记录身体的各项指标数据。”
“另外,翟至刚同志采取静脉点滴的方式进行药物输入,按照每一份药品兑换二百五十毫升葡萄糖液的基地,一次静脉点滴药物注射时间为三十五分钟,间隔两小时进行一次,中间补充身体消耗需要的营养物质。”
“收到请回答。”
视频通话是柯建华教授亲自打过来的,通过大肠杆菌,在过去的两天内他们培养出来了大量的A类火星菌逆向抑制表达蛋白。
这些表达蛋白已经在小白鼠、恒河猴等动物进行过紧急临床实验了,从结果来看效果相当不错。
考虑到翟至刚和汤洪波两人的紧急情况,他联系了地球总部,批准对四名航天员先一步使用这种‘药物’。
不同的程度的感染者,他们讨论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产生严重异变情况但身体状态目前健康的刘杨和江新林通过药物胶囊进行服用治疗。
而健康指数严重下降的翟至刚和汤洪波则通过前期的静脉注射来进行治疗,因为他们的肠胃可能已经无法正常吸收食物的营养了。
这也是他们虚弱的这么快速的原因。
隔离室中,刘杨点了点头,快速的回道:“收到!”
柯建华教授点了点头,道:“药物和相关的工具马上就会通过机器人送进去,上面有详细的治疗方案,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治疗并记录各项身体指标。”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透过视频通话笑着安慰道:“这次的治疗方案是地球那边送过来的,我们已经在被感染的动物上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实验,很有效果。”
“如果不出意外,你们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听到这话,原本已经没抱什么希望的刘杨眼前一亮,快速的问道:“真的?”
从感染火星细菌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三个月了,各国的专家从地球抵达月球南极的科研基地也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在这期间,他们服用过各种不同种类的药物,包括抗生素以及特定的靶向药,但都没有什么效果。
似乎整个人类文明经历数百年展出来的近代医疗在这种火星细菌面前完全失去了所有的手段一样,他们也只能等待自己变成一个不伦不类的怪物,或者是迎接死亡的到来。
然而这一次的回答却是出乎了她的意料。
柯建华教授笑着点了点头,道:“当然,好好养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你们很快就能回到地球,见到你们的家人的。”
闻言,刘杨激动的点了点头,兴奋的开口道:“柯教授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配合治疗工作的。”
虽然说早就已经接受了自己被火星细菌感染,甚至是可能在未来会异变成怪物的结果,但如果真的有的选择,谁又愿意呢?
至少她不愿意。
因为在地球上,还有着她的家庭、也一直都有人等待着自己回去。
......
伴随着四名最先被A类火星菌感染的航天员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药物治疗后,远在地球的下蜀航天基地也在第一时间拿到了相关的治疗进展。
常华祥院士的办公室中,翻阅着手中的报告资料,徐川的脸上久违的露出了一个笑容,长舒了口气,那颗一直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从检查报告来看,在注射和服用了逆转抑制表达蛋白药物的情况下,两组不同情况的航天员体内的A类火星菌都出现了数量明显降低的情况。
点滴注射药物和肠胃吸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两者对A类火星菌的灭杀效果几乎在同一水平。
办公室中,前来汇报结果的赵俊教授满脸笑容的开口道:“按照目前的情况,差不多再进行三到四轮左右的治疗,就可以清除掉四名航天员体内的A类火星菌了。”
“现在还有待观察的是在清除掉他们体内的火星细菌后,受感染而产生身体结构异变的两名航天员在后续的时间中是否会逐渐的代谢掉那些硅基蛋白结构,恢复正常人的身体组织。”
“这一点还需要时间进行观察。”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看向徐川,笑着道:“另外月华台基地那边传回来消息,他们已经在通过大肠杆菌对逆向抑制表达蛋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制造了。”
“按照他们的汇报,五天后就能够拥有足够的逆向抑制表达蛋白药物来治疗所有受感染的人。”
沙发上,一边翻阅着手中的治疗报告,徐川一边笑着道:“这次的感染危机,看样子可以解决了,辛苦你们了,等回头我给你们申请功劳和奖章。”
听到这话,赵俊一脸汗颜道:“我们真没做出什么,辛苦的是您,要不是您找出来解决A类火星菌的办法,恐怕现在我们还像无头苍蝇一样在瞎打转。”
徐川笑了笑,道:“解决这个问题同样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没有你们,也不可能那么快就制备配置出来逆向抑制表达蛋白药物。”
“放心吧,你们的功劳和辛苦国家不会忘记的。”
“不过现在感染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对于这件事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保障月华台基地中受感染的人员全都健康的康复。”
闻言,赵俊教授用力的点了点头,道:“嗯,请放心,我一定会把好关卡的!”
......
办公室中,聊了一会后,赵俊教授离开,常华祥院士端起茶几上的瓷杯喝了一口热茶,笑着开口道:
“说起来,这种能够感染人并能让人异变的火星细菌,应该要改个名字了吧?”
“毕竟A类火星菌只不过是为了方便研究而临时进行的命名,你想好给它起一个什么名字了吗?”
之前在月华台科研基地的时候,为了尽快研究出来A类火星菌感染的治疗方案,柯建华教授向他们申请了这种火星生命的命名权。
如果谁能够率先找到解决感染的办法,那么谁就能够对这种微生物进行命名。
对于搞学术的科研人员来说,这无疑是青史留名的机会。
而现在,问题已经被眼前这位初步解决了,是时候给A类火星菌改一个‘学术名’了。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想了想,笑着道:“这种火星细菌能够让人的身体结构组织异变化,生产出硅基蛋白,类似于石头,不如就叫做‘枯石菌’吧,简单明了。”
“枯石菌.....”
听到这个名字,常华祥点了点头,笑道:“确实简单明了,不过你真不考虑一下用你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或者添加一个姓氏吗?”
“比如徐氏枯石菌也很不错。”
停顿了一下,他看向徐川,接着道:“而且,真要说,A类火星菌入侵感染算是全球性整个人类的危机了。”
“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毫无疑问算得上是对全人类的贡献,甚至诺贝尔奖都可能颁发给这一成果也说不定,你真不考虑一下?”
在医学界,如果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没治好的话这种病通常会以病人的名字命名。
如果治好了的话,那么这种病则通常以医生的名字来进行命名。
找到了治疗A类火星菌感染方法的徐川,毫无疑问同样配得上这条规则。
而且考虑到这件事的影响力和重要性,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诺奖评选委员会将其纳入诺贝尔医学奖的评选范畴也有着极大的可能。
闻言,徐川笑了笑,道:“诺奖吗?我已经拥有了。”
“对于我来说,跨界去另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领域拿一枚学术界的桂冠并没有太多的意义。”
“而且,相对比诺贝尔医学奖来说,我其实更愿意再拿一枚诺贝尔物理学奖或者化学奖。”
“亦或者是自己创建一个奖项。”
.......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