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迫不及待
\"大哥!\"李泰的声音远远传来,只见他一身月白骑装,显然是为了今天出发的时候能够骑马而特意换上的。
疾步走到李承乾身前,脸上是掩盖不住的兴奋。
\"总算能走了!这宫里闷得我透不过气来!\"
李承乾失笑:\"你这话若让阿耶听见,怕是要多留你几日,长乐呢?怎么没跟你一起来?\"
“长乐跟母亲住在一起,肯定是母亲派人送到这边来的。”
说起来,李泰有些感慨,以前自己也是跟母亲住的,后来长大了,就单独住在一处宫殿里了。
倒是小丽质,一直跟母亲住在立政殿。
说话间,李恪也来了,穿着一身玄色窄袖袍,腰间配着一柄短剑,神色沉稳,唯有眼底闪过一丝期待。
兄弟三人凑齐后,长乐公主才姗姗来迟,几名太监宫女,抬着步撵,长乐坐在步撵上,兴奋的四处打量。
来到跟前,正好听到自家大哥和四哥在斗嘴。
起身从步撵上走下来,身上浅杏色的披风随着步伐摇曳。
晨间微凉,长孙皇后不放心自己的女儿,特意叮嘱给她穿上的。
\"大哥,四哥,你们可别又斗嘴,待会儿路上耽误了时辰,王叔家的午膳可不等我们。\"
李泰闻言,立刻应声笑道:\"那还等什么?走!咱们出发。\"
动工门口,车队早已准备好了,一行宫中的护卫分列两侧,肩负着护送皇子公主出行的重任。
车队缓缓驶出城门,晨雾渐散,阳光洒在官道两侧的麦田上,金浪翻涌。
微风拂过,带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李泰深深吸了一口气,笑道:\"这才叫畅快!\"
李泰坐在马背上,转过头去看两位兄长。
李恪也是呼吸着这难得的自由的空气。
“与宫中,到底是不同的。”
“这是自然。”李泰笑道:“在宫中待久了,整个人都不好了,咱们现在年岁小,没有多少自由,平日里课业繁重,也没有功夫出宫。”
“唯有每年夏天出城避暑,我是最期待的。”
“尤其是到王叔的庄子上。”
“可惜去年,是跟着阿耶一同去的翠微宫,就只有大哥和咱们七叔,来了庄子上,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跟着去翠微宫了,干脆跟着大哥一块到庄子上来。”
李承乾听到这话,微微一笑。
“你以为在这庄子上,我轻松啊。”
“一边要照顾着庄子上的事情,一边还要盯着咱们七叔的课业,七叔年岁与你相仿,也是个活泼的性子,想要拿捏他,可不容易。”
李泰和李恪听着李承乾的话,也不禁露出笑容。
七叔年岁与自己等人相仿,常去大安宫,也能玩到一块去。
也不知道,自己等人去庄子上避暑,七叔还在大安宫,听说了之后,会不会着急,背地里说自己不够仗义,也不带他一起。
只是,出宫避暑的事情,哪儿是他们说的算的。
就算是他们求阿耶,太上皇那一关,也得七叔自己去过才行。
“去年大哥从庄子上回到宫中,可是晒黑了不少,但是人也壮实了。”李恪说道:“在军营里,吃了不少苦吧?”
李承乾点头。
“是啊,在军营之中立足,想要服众,没点本事可不行。”李承乾笑道:“我也是跟着他们同吃同住,一同训练了一阵子,才安稳下来,每天事情也不少,连书院都没去。”
提到书院,李泰和李恪哑火了。
不敢多说一个字。
生怕大哥到了庄子上之后,把他们丢进书院去。
在读书做功课这方面,若是到了庄子上还要在书院里日日学习,那这跟刚出虎口又入狼窝有什么区别。
长乐公主一人坐在马车里,直接将马车车厢的车窗帘掀开,一路欣赏沿途的风景。
这回到庄子上,可还给狸奴准备了礼物呢。
思及此处,长乐公主的小脸上也带了几分笑意。
想着想着,又想到了自己的亲弟弟,雉奴。
如今雉奴都会走路了,要跟着阿耶和母亲一同前往翠微宫。
日头渐高,车队终于驶入庄子。
远远望去,青砖黛瓦的宅院掩映在绿树之间,庄前的小溪潺潺流淌,新制的水车缓缓转动,溅起晶莹的水花。
昨日里,李承乾去过两仪殿后,李世民就着人快马加鞭的送消息到庄子上,告知李复,今日孩子们要来。
因此,李承乾等人的车队到了宅子门口的时候, 下人们早就在这里等候了。
李承乾翻身下马,老赵迎接上前。
“拜见太子殿下。”
“无需多礼,王叔可在?”
“在呢,听到下人禀报说你们到了,我这不就赶紧出来了。”李复面带笑意,从宅子里走出来,李韶紧随其后。
“可算是到了,再不来,冰镇的葡萄汁都要热了。”李韶招呼着孩子们。
李泰几步上前,走到李韶跟前,笑嘻嘻的说道:“王叔,婶婶,我可想死庄子上的葡萄果酒了。”
“小小年纪,想什么酒呀,只有果汁。”
众人哄笑,长乐公主掩唇轻笑。
“外头热,走,快进宅子里。”李韶打趣完了李泰,让孩子们赶紧回家。
让老赵将随行的侍从都安顿好。
老赵应声,又招呼了一些下人过来,帮着搬运行李。
宅子里的花厅四面通风,竹帘半卷,窗外茉莉随风摇曳,送来阵阵清香。
案几上摆着冰镇的瓜果、葡萄浆,新摘的甜瓜,脆生生的,咬一口,甜汁四溢。
李泰坐下后,迫不及待地灌了一口葡萄浆,满足地叹道:\"这才叫避暑!\"
长乐公主小口啜饮,眉眼弯弯:\"比宫里的冰酪还爽口。\"
李恪吃的含蓄,但是眉眼间的欢喜,却是遮掩不住。
李承乾笑道:“你们都慢一些,宫里也没缺着你们吃喝,怎么到了王叔家中,就跟逃难过来似的。”
“哈哈哈哈哈。”李复闻言,开怀大笑:“无妨无妨,喜欢就吃,但是不可贪凉,不可贪多,美味不可多享。”
主要也是怕孩子们肠胃弱,要是吃的太猛了,到了下午晚上,必然是要在茅房常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