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一一看之下,立即想起他在进藏途中见到路边的尼玛堆。眼前这些这样的小塔分明与尼玛堆相似。他断定二者必有联系。果然,他一打听,很快有人告诉他,这些石塔确是最近才出现的。
那是因为北方有一位高僧叫胆巴国师,前两年得罪了权臣桑哥后,被贬到潮州。胆巴以潮州为中心开始传法。广东福建的僧尼纷纷去拜谒。
闽南这些碎石塔便是按胆巴之法而建,为的是改善当地风水,引导神气,并消灾祈福。听说很是灵验。道一听说过胆巴的名字,得知他在潮州,不由打起了去那里的主意。
奉云会不会也去那里拜谒胆巴了呢?而且,奉云和张大哥会不会没有把地母元精安置在福建,而是放到了广东?于是道一又赶往潮州。
等他到了潮州,再一打听,果然让他料中了。当地真的有一间地母庙,而且是新建的。他很快找到那里,得知就是一位尼姑和一位张道士从关中带了地母香火到这里后,乡民才集资建立了这座地母庙。
尼姑当然是奉云,那道士必定是张大哥了。道一毫不怀疑。可是当他继续打听尼姑和道士的去向时,竟然什么也打听不到。
不过,他仍心存侥幸,或许神通广大的胆巴国师知道点什么。于是,他又赶到据称是胆巴传法的开元寺。可事实再次让他失望。桑哥倒台后,胆巴国师已经被召回京城。
道一万般无奈,只好承认失败,灰心丧气地离开广东,打算去泉州再见一次林道长,然后便动身返回大都,马家小姐和珂儿一定等急了。他虽没打听到张大哥的消息,但好歹小天师要的佛像到手了,也不能说一无所获。
就这样,他回到了清泉山下的老君观。可一步入观中,他立即感到气氛不对。远远望去,在一座偏殿前,有许多人似乎正在对峙。
他急忙跑过去看。只见殿前齐刷刷站着一排道士,林道长也在其中。道士的对面是一个当官的和十几个手持刀枪的兵士,还有一大群扛着工具的民夫。
只听那当官的大声叫道:“皇上已下诏书,尔等胆敢抗旨不尊,是不是想造反!”
林道长毫不畏惧地把手一伸。“既然有诏书,速速拿出来我看,否则谁知是真是假。”
当官的大怒。“道观如此众多,哪有诏书一一看来,何况是你这区区小观!”
林道长正色道:“既然无诏书,那这天尊祠便拆不得!”
当官的声色俱厉,可道士们个个挺身而立,毫不退缩。道一一看架势不对,当即上前几步,站到双方之间。林道长看见他,眼睛顿时一亮。
那当官的上下打量了风尘仆仆的道一两眼,厉声问他是谁。道一只说是路过此地。当官的让他不要多管闲事。道一说他既然遇见了,至少得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本官看你相貌不凡,或许有些来历,告诉你也不妨。”当官的朝道士身后的小殿一指。“皇上刚刚下诏,命江南各地道观拆毁所供宋祖天尊像。
此殿中便供着一尊宋祖天尊,本官奉命前来拆除,这些道士想抗旨不尊,还问本官要什么诏书。你说本官该如何?”
道一听到“宋祖天尊”四个字,提着包裹的手不由一抖。这包裹里可就装着一座宋祖天尊像啊。
“皇上为何要拆?”道一定了定神问道。
“那还用说,呵呵。”当官的干笑了两声,“这宋祖天尊是宋太祖,供在观中,百姓至今参拜不绝,有思念前朝之意。”
”那拆了之后,百姓还可以在家中偷偷拜呀。“道一喃喃自语。
当官的双肩一耸。”这个本官不管。本官只管奉命行事。“
道一想了想说:”刚才我听见几位道士说,要见到诏书才肯奉旨,这话听着也有道理啊。“
林道长立即在后面接口。”这位少侠说得对。宋祖天尊不是不可以拆,本观只要见到诏书,必当奉旨行事。可若见不到诏书,本观也必定以死相争。”
道一连连点头。“这位道长言之有理。大人可以逞一时之快,不过若出了事,官府中必定有人说大人办事不力。“
当官的吸了口气,像是想起了什么,忽然间变得有点不知所措。
正在这时,忽听远处传来一个声音。
”诏书在此!“
众人扭头望去,只见远处又来了一队官人,为首者竟然身穿二品大员的官服,而是十分年轻。道一一看之下,顿时眼睛睁大。这不是那个宿卫士切里么?
上回听到他的消息,还是关于桑哥倒台一事,听说是切里第一个站出来向忽必烈揭发桑哥的不法行为。忽必烈不信,命人打了切里的嘴巴,说他诽谤大臣。
切里说自己与桑哥无冤无仇,只是看不惯桑哥为非作歹,才冒死揭发。忽必烈这才召集其他大臣询问。切里算是为扳倒桑哥立了头功,而且因此受到了皇帝的封赏。
切里抬眼望见道一,也脸上十分惊讶。看到切里的到来,那当官的立即拜倒在地,口中直呼切里大人。切里手中捧着一个卷轴,信步来到林道长等人面前。几个道士当即跪下。
切里展开圣旨后念了一通,果然是皇帝下令拆毁所有宋祖天尊祠。道士们口呼接旨,然后退到一旁。那当官的随即命令民夫进殿去拆。切里却早已来到道一身前。
”不想在此遇见少侠,数年不见,少侠风采依旧啊。“
道一随口客气了两句,说自己寻人路过这里,然后问切里为何到此。
不等切里答话,那当官的大声对道一喝道:“大胆刁民!见到本省平章,还不跪下行礼!”
切里连忙把手一抬,制止了当官的,然后对道一笑道:”少侠不必行礼。我蒙皇上恩宠,已到福建为官。“
道一啊了一声,这才记起听广渊和尚说过,忽必烈想让切里当御史中丞,切里却请求到福建当官。看着切里身上的二品官服,道一连忙向他贺喜。
”大人为扳倒桑哥立下头功,皇上果然是有功必赏啊。福建地暑卑湿,大人可过得惯?”
切里连忙谦虚了几句。旁边那当官的见机开始恭维,说福建一直动乱不已,切里到任不过一年多,恩威并重之下,山客盐民都不再造反,局面已大为改观。
道一听了又夸赞了切里一番。切里也很高兴,随后让当官的继续在这里监督,一边邀请道一和他回府叙旧。
见盛情难却,道一只好跟着切里离开老君观,来到泉州城里。切里在府邸中摆下酒宴,招待道一。两人说着六年前一起从征乃颜的事,言谈甚欢。
切里捧着酒杯说:“想那晚我与少侠随李庭李将军夜袭乃颜大营,若非少侠拼死相救,我早已死于非命,何来今日此身官服。”
道一连连谦虚。两人很快又谈起东征时几位熟人的近况。道一说他从大都来江南前,刚见过萧真人。
切里也告诉道一,那个当年顾问团里的西商博罗,已经离开中国,返回自己的国家去了。道一听了很惊讶。
”我听说东征之后,皇上封了个扬州织造局的官给他呀。他怎么走了?“
切里点点头。”对,他一直在扬州为官。或许思念家乡已久,去年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时,他向皇帝启奏,请求护送公主去波斯,并不再回来。皇帝准奏,还给了他一封书信带给他家乡的什么教皇。
博罗于是和公主送亲队伍一起离开,还是在这刺桐港上的船。只可惜我晚来一步,未能送行。“
道一也惋惜地点点头,说老朋友各奔东西,再见一面实在不容易。此话一出,切里忽然变得更加伤感。道一问怎么回事。
切里叹息道:”能见一面已是幸事,更还有数月不见,已天人相隔的......唉,我说的正是叶李。我在皇帝面前检举桑哥时,哪曾想到会连累他?
桑哥任尚书省宰相一事早已内定,叶李当时刚以江南贤才应招进京,皇上问他桑哥如何,他初出茅庐,哪敢说桑哥的不是。“
道一也跟着唏嘘。
“唉,这都怨那举报之人。哼,此人一定与叶李有仇,或许就是嫉妒叶李六年便官至一品。听说此人只是区区一个教授,连芝麻官也不是。他向上进言,怎么就能进皇帝耳朵里?“
”或许此人是受他人指使?“切里凝眉一想,又叹了口气,”唉,也不尽然。皇上向来重视广开言路,自真金太子一事后,更是如此,只要读过书,人人皆可向上进言,因此天下如今举报成风。“
道一问真金太子一事指的是什么。
切里说:”当年江南行御史台上奏章,请皇帝禅位于太子。奏章在大都御史台被人扣下,过了数月有人举报,皇帝才知道奏章一事。
皇帝于是大怒,严惩御史台官员。从此以后,各地传来的公文,无人再敢私自扣留。皇上此番下诏要拆宋祖天尊祠,同样也是下面有人举报所致。“
道一听得眉头皱起。”是谁?也是哪里的穷书生?“
切里苦笑着摇了摇头。”这回可是个官,大大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