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吴黄盖的到来,一道道消息传递出来,比如说黄盖被封王,高兴的找不到北,也有人说黄盖已经背叛东吴,毕竟唐朝皇帝接受汉献帝禅让。他的说法,都是属于正统。
此时东吴阵营,有人道:“吴侯,您说这个黄盖会不会背叛我们东吴,我刚刚听说他被王兴封为唐王,他的背叛说不定很有可能。”
有些讨厌黄盖的人,则是准备进谗言。道:“主公,刚刚的话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黄盖之前那是因为没有受到高官厚禄,可是他本人一旦受到高官厚禄,这样的事情多了。谁能够保证他的赤胆忠心是否为真,谁不想高官厚禄,人一旦接受高官厚禄,这样的事情。很难保证真假。”
周瑜说道:“主公,您可千万不要被人蒙蔽,黄盖他是我东吴老臣,我想这个明显就是唐军的离间计,说不定,正是因为王兴的不信任,才有这回事。”
“大都督的话。我不赞同,如果说这个是唐军的阴谋,为何要给出一个王爵,王兴完全有理由,给主公身边的人,准确来说可以给一个姓孙的人,我认为这次事情,应该不是阴谋才是。”吴丹对于周瑜的话,反驳道。
“这个事情,陆先生怎么看?”孙权问陆议道。
陆议则是解释道:“我认为这次的事情,吴先生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黄盖他就算是江东的老臣,可是王兴还是给他王爵,这就说明一点他是不是做出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毕竟人都有私心才是。”
陆议的话,其实就是告诉孙权,黄盖这个人应该是不可信的。至于为何要说黄盖的话,其实也是暗示孙权可以培植新的势力。江东大部分都是孙策留下来的,孙权自己的势力没有,或许有些人奇怪,为何会吴丹会站出来反对,其实就是减除老臣的力量。不管是不是离间计,起码他的计划成功了一部分!
孙权道:“倒是有几分道理,不过这个也是一面之词,毕竟我孙权不是偏听偏信的人,这次的事情则是如此。我不能够自作主张,我还是想要听听其他人的意见。玄德贤弟,子恒贤弟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听到贤弟两个字,刘备就气的想要砍死他,可是现实却告诉他,小不忍则乱大谋。再者刚刚刘备身边诸葛亮提醒过他,这次联盟群英荟萃,不要乱说话,稍不注意就容易出事。
此时,曹丕却也不好开口,虽然说这次是东道主孙权的话,可是稍微控制不住自己。就容易失去控制。
孙权看到他们不说话,其实也是知道,他们担心会得罪人,其实也是很正常。不过他现在不想计较那么多,毕竟黄盖都被封王,这样的情况,还是王兴赐封,如果自己置之不理,那就有些说不过去。
这次,孙权之所以想听听曹丕他们的意思,他就想要看看他们意见,毕竟明面上,这群人还是自己盟友,关于他自己的事情,肯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是看他们意思,则是不想得罪人,不是吗!
“诸位,都是我孙权的朋友,只要你们说的是心里话,我非但不会怪罪,还会把你们引为座上宾,说吧,我想听听看大家意思。”此时,孙权说道。
“这次的事情,毕竟是东吴的家事,如果我们说出口,有种越俎代庖感觉。这样的事情,是大事,万一要是说错了,影响的事江东名声,虽然吴侯这么说,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三思而后行。”刘备手下诸葛亮道。
诸葛亮话说完,曹丕道:“孔明先生,说的有几分道理,毕竟是东吴家事。说对了,只是博吴侯开心,说错了,那就是影响我们盟友的关系,因此我觉得还是需要三思,要不然我们是江东罪人。”
孙权并没有生气,反而道:“我刚刚已经表明我的意思,无论是玄德与子恒说了多难听的话,有多不好听,我都不会质问,毕竟咱们是盟友,只要说的是心里话,我就不会这样,我的话从不改变。”
听到孙权的话,曹丕道:“按理来讲,这是东吴的家事,我们不应该插嘴,可是我觉得,这里毕竟是盟友。我也就说说,我认为如果一开始黄盖是为了计划,进行诈降,那么后面就是他的心思,人都有封王拜相意思在里面,谁能够保证黄盖没有这样那样的心思,你能够说的准吗?”
“我听魏王的话,仿佛是在离间我主与老臣的关系,我主是江东主人,你这样的话,不怕离心离德吗?”周瑜道。
周瑜不想孙权因为猜忌的心思,让双方的关系破解,老臣在可以稳定军心作用,可是如果孙权听信曹丕的话,那对于江东可不是什么多大的好事。
可是周瑜的话,孙权却不想听下去,他道:“你先不要说话,子恒贤弟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请你继续说下去。”
曹丕笑着道:“一开始,我也不想有挑拨离间心思,可是如果王兴加大筹码,拿出更大的利益,您说黄盖有没有背叛的心思,是吴候或许会继续选择相信老臣。可是这个老臣万一被利益引诱可不好呢?我这也不是危言耸听,就像我被王爵都能够开心找不到北,更何况是黄盖呢?吴侯人心难测。”
孙权心动,他觉得曹丕有些道理,他道:“子恒贤弟,分析的很透彻。有些道理,不错。不过我还是想听听看孔明兄与玄德意见。”
诸葛亮知道这次不过是王兴阳谋,不过看孙权已经不自觉的感觉黄盖有二心,不过这个二心,只是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吴侯,我认为,魏王言之有理,你想一个忠义确实很难说得准,如果他是诈降,他完全可以虚以逶迤,可是黄盖却没有任何拒绝的意思,反而心安理得接受,这次的事情,这就说明一点那就是这个人心里有一定想法。人一旦有想法,心思就很难说得准。”诸葛亮道。
刘备道:“孔明先生不要多嘴,这样吴侯他会不开心,不能够因为一个人动作就怀疑他的心思,毕竟这是是诈降,万一是唐人阴谋,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这不假,可是有些事情,我们还是不应该插嘴,这会让吴侯不开心。”
周瑜道:“还是玄德兄会说话,主公我觉Ac得玄德兄有些道理,万一是王明杰阴谋,这可怎么办?要知道王兴出了名诡计多端,万一这次是他试探我们呢?吴侯不可以如此,这样会让大家都不开心。”
周瑜的话,孙权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刘备的话,其实就是在告诉他,这个黄盖接手位置,是他不得已而为之。人要是没有逼迫,又怎么可能会接受呢?孙权表情充满了阴冷,谁也不知道此刻的孙权内心想什么?
“玄德,我理解你的心思,你是怕得罪人,让东吴老将恨你,玄德只要是你说的有些道理,我是不可能让他们为难你的。你还是说说你自己看法,你可以大胆的说。”孙权道。
刘备道:“既然吴侯都这么说,那我索性,说说自己的心思。我认为以官位高低贵贱,来看人那是看不清某个人,我们不能够因为一个小小事情。就怀疑黄盖老将军的用心,那是不得行。但也不可否认,黄老将军,有没有这样的心思,我也说不准,不过吴侯需要多加小心。要是不提前做出应对,吃亏的只能够是吴侯。”
孙权听到了那么多话,自然知道他说的真话,也是有些道理,他道:“我感激大家,对于我的真知灼见,首先呢?我谢谢大家,不过这毕竟是我自己的私事,你们先下去休息,这些事情有我呢?”
曹丕道:“吴侯。不要给你自己太大的烦恼,吴侯要多加小心,我先告辞。”
曹丕话说完,刘备道:“子恒贤弟,说的有些道理,这次的事情,吴侯要多加注意,需要慎重,我们告辞。”
孙权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露出温和笑容,送别完他们,孙权道:“对于刚才发生的事情。你们觉得后续本侯应该怎么操作。”
陆议道:“主公有一句话叫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王兴收买黄盖的心思,谁能够保证他的心是真的,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如先下手为强,提前对于他们下手,以防万一。”
“不可,陆先生意见万万不可,这次的事情,如果我们真的那么操作,会让我们内部江东老臣离心离德,这对整个东吴都是很大的损失,所以时下吴侯,应该安抚黄盖的家眷。而不是控制他的家眷。”周瑜道。
“公瑾兄的话,我不敢苟同,如果我们不用力控制他的家眷,很有可能会有放虎归山嫌疑。我认为非常之事,当采用非常之法,这也是为了安全考虑。”陆议反对道。
周瑜陆议的话都给出来,此时反应最大的就是吴侯孙权,只见孙权道:“你们两个人讲的都非常有道理,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觉得为了以防万一,还是需要多考虑一下,我决定让吕蒙监视黄盖的家人,一旦发现黄盖有背叛心思,或者出现不还有心思,就只有一个结果杀无赦。另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跑一个。”
孙权的狠毒,在这次可以说是完美体现。一场阴谋,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