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那郡吏顾看营将的主簿。

主簿说道:“此卒确是五十八,我等怎敢改其年岁?”

郡吏把头转回,再次问了黄怀一遍:“五十八是么?”

“是的。”

“哎哟,那就有点可惜了。”

黄怀心头咯噔一跳,粗糙的双手下意识地搓动,小心翼翼地问道:“小人斗胆问君,哪里可惜?”

郡吏随口答道:“你若到了六十,改完户籍后,你的兵役就被免了。你五十八,差两岁。不过也不打紧,再在军中待上两年,你就能回家了。”

营户在军中者,年十五以下、年六十以上,悉数免其兵役,这是附带“释营户为编户齐民”此政而施行的一政。

实际上,按照当下的服兵役之法,这两个年龄段本就是未到服兵役、或不该再服兵役的年龄,只是营户的社会地位类同官奴,兵役法中的此条规定,并没有在营户这个群体中得到严格的贯彻,所以如前文所述,而今各部军中,服兵役的营户,不但十四五以下者众多,六七十的也为数不少。

莘迩遂趁释营户为编户齐民的这个机会,打算把军中此弊,顺道也给解决掉。

想那十四五以下,有的甚至才七八岁就当了兵的,或六七十岁早已筋骨无力的,将他们留在军中,既非是尊老爱幼之华夏传统,而且说实话,拉到战场上,这样的兵,不仅指用不上,关键时刻,还会拖全军的后腿,因是,与其如此,不如把他们的兵役免掉。

——所谓“免掉”十五以下、六十以上在军营户兵役,那么换个角度再来看这句话,是不是十五以上、六十以下的在军营户之兵役,就不免掉,他们还要继续当兵?这是自然的。

营户出身的兵士,目前在定西全军中占了相当重的比例,如果把他们的兵役全部免掉,那定西的军事力量,往少里说,只怕也会跌落个四五成,这显然是万万不行的。

故此,释营户为编户齐民是一回事,全部免掉现仍在服役的营户之兵役,是另一回事。

不但不会把现在军中当兵的营户之兵役免掉,按照莘迩的全盘操作,等这些营户被放为编户齐民,被授给田地,以及再等到他们所在郡的郎将府建立起来以后,这些新的编户齐民家庭,还要和别的被授给田地的百姓家庭一样,亦要按家中的丁数出人,加入郎将府,成为府兵。

一方面,不会影响到现有之军力,且通过此政,能够大为激励原为兵籍之士卒的士气;另一方面,又给郎将府扩大了府兵的来源,等同是充实了预备役的力量。

莘迩的这个计划、安排,可谓两面得利。

定西的军事实力,也由此而不会受到分毫的损害,相反,无论是士气、还是兵源补充上,都会提到很大的提高。

却说年六十以上免去兵役,这条重新执行的“新规”,黄怀也是听说了的。

闻得那郡吏的此话,他没有失望之情,反倒放下心来。

黄怀后怕地想道:“吓死我了,这位吏君说个‘可惜’出来,我还以为是释我为编户齐民这事出了什么麻烦,原来只是可惜我差两岁不到免除兵役的年纪。

“……这有什么好可惜的?只要能释了我的营籍,释了我子孙的营籍,就是让我再从军到七十,从军到死,我也愿意!”赔笑说道,“小人力气尚有,再从两年军,也尽能撑得住!”

黄怀会不会被免兵役,关这吏员何事?他也就一说罢了。

接下来,这郡吏不多废话,按部就班,问了黄怀几个问题。

“你家原籍雍州安定郡,元嘉八年流迁入陇。”

“是。小人所属的本部军中兵士,大多是籍贯雍州,其祖上也大多是元嘉年间迁入陇地的。”

元嘉八年,便是前唐差不多要灭亡的时候,那时最势大的还是匈奴赵氏。前唐的关中有两个州,一个是秦州,一个是雍州,秦州包括了些现今定西的地盘,雍州的辖地基本是在关中。赵氏入侵关中,雍州、秦州士民逃亡者众,向西入陇州中达十余万口,形成了当时还未建国定西的陇州的第一次流民入境大潮,时已掌权陇州的令狐氏,於是就设了武兴此郡,以用来安置流入的秦雍士民。亦即,武兴郡之所以设,正就是为安置秦雍流民。

是以,武兴郡内的百姓,原籍秦州、雍州的为数着实不少。

入境被安置在武兴郡的流民,士人不说,百姓方面,陇州不是一视同仁,而是区别对待的。部分录入用白纸登记的白籍,也就是与用黄纸登记的本地户籍相对应的寓籍;部分则募之为兵,从军的这些自那时起就入了兵籍。

这位黄怀的祖上到陇州时,贫困潦倒,求一口饭吃而不得,末了为求生路,便应了募兵,自此黄怀家的户籍就成了兵籍,从数十年前他那位祖上入营当兵的那一刻起,直到现在,代代当兵,战时打仗,闲时被官寺驱用,算上他,其家整整给令狐家当了近百年的牛马。

那郡吏皱了下眉头,说道:“我问什么,你答是、不是就行,不要那么多话。”

“是。”

“你是你家户主?”

“是。”

“你家丁口五人。你妻、你两个儿子、你长子媳、你孙。”

“是。”

“除你孙外,余皆成年。”

“是。”

“你家无牛。”

“是。”

那郡吏把问得的回答,一一记录下来,说道:“好了,你出去吧。”

在这郡吏问黄怀的时候,帐中别的郡吏也在问黄怀伍中其余的四个兵士,问题都是这么几个。这郡吏问完黄怀的时候,别的郡吏也差不多问完了另外那四个兵士。

五人前后出帐。

排在他们这个伍后头的伍跟着入帐,不必多提。

黄怀五人回到校场,等到快天黑,此部三百多、近四百兵士都被问询完毕。

又等了一会儿,营将的主簿出来,说道:“你们且先回帐,等明天面阅过你们的家眷,再给你们一起换户籍。”

“面阅”也者,当面看需要登记入户籍之本人的意思。

登记户籍,不是只写个名字、性别、年岁、籍贯即可的,还需要把该人的长相、身高,并及肤色、体态上的特征也给简单地记录下来的。这样才能保证征发劳役、兵役等时,应征的是其本人,又或这人如果犯法潜逃,需要通缉的时候,也才方便通缉。

就比如刚才那郡吏询问黄怀问题,以作记录的时候,把他观察到的黄怀的长相、特征也都已经给记下来了。记下的黄怀的特征挺简单:“黑瘦,佝偻,老若七旬。”

黄怀等人冷风里站了将近一天,个个都是被冻得通透,但却个个都如黄怀一般,无人觉到寒冷,人人情绪高涨。当晚回到帐中,便连那硬得跟石头似的胡饼,黄怀吃着都如同美味。

一晚上没怎么睡着,天不亮,黄怀就起来了,穿好了衣服,悄悄地出帐去。

夜色犹且未消,远近黑漆漆的,北风呜咽,但没过太久,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很快,一轮红日跃出地平线,漫天的云彩被染成了绚烂的颜色,天亮了。风没有停,可亦不复呜咽之响,卷动远近的帐篷,发出飒飒之音,在这寒冬的早晨,给人以振奋之感。

早上是没有饭吃的。

非战时,营卒一天两顿饭,上午辰时一顿,晚上一顿。

黄怀焦急地等待,天光大亮后,总算是等到了召集兵士的鼓声。昨天鼓声响时,兵士们都不积极,今早鼓声一响,第二通鼓都不等敲,校场上已经站满了士兵,全军已集合完成。

营籍兵士的家眷虽然是随军而居,与兵士同住一军,但兵士就是兵士,也是不可能任他们聚家而住的,因是,兵士们家眷所住的营地与兵士所住之营非是一营。黄怀他们家眷住的营地在兵营的北边,两边相邻不很远。

过了会儿,不见郡吏来,营将主簿匆匆来到。

他站上阅兵台,大声说道:“原本说的是带你们一起去你们家眷营中,郡府来的诸君嫌人多了吵吵,也是怕你们呼儿唤女的耽误公事,就不带你们去你们家眷营了。你们回本帐去吧。等面阅完了你们的家眷,郡府诸君造好了你们的户籍,会把你们那一份的户籍给你们各家的户口,然后再带你们各家的户主去安置你们各家的村、里,给你们各家授田。”

黄怀等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有的说:“户籍造好,还给咱们一份?”

有的说:“也不知道会把我家安置何村?”

时下户籍是不给百姓一份的,多造一份给百姓各家,这是莘迩的意思。

要说这道命令有什么好处?也没什么明显的好处。再要说这么做费不费事?是费事,但也不是费太大的事。因此,莘迩的这道建议便没人反对,亦随均田等新政落实了下来。

这一等,整整三天。

不到四百的兵卒,家眷合计总共一千三百多人,是兵卒人数的三倍多。

三天面阅登记完毕,已是效率不低的了。

第四天,黄怀等百十个身在军中,同时是他们各家户口的兵卒被单独叫出,於校场列成数队。

三天前的那几个郡吏再次露面,各拿着一叠黄纸,每叫到一人,那人就出列近前,叫人的这吏即拿黄纸堆上最上边的那张给他。叫了约三四十人,黄怀的名字被叫到。

黄怀赶紧上前,隔着老远,就把双手伸出。

叫他的那吏不是三天前问他话的那吏了,换了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吏员。这吏员白白胖胖,一看就是家境不错,其家必为武兴郡的士族。这个年轻吏员递黄纸一张给黄怀。

黄怀接住,就像是接住了什么珍宝,低头去看。

那白纸上竖写着几行字。

惜乎他不认字,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但他能猜得出来,写的肯定是他和他家中妻、子、媳、孙的名字等项。

黄怀心中想道:“这就是我家的户籍了?我从现在起,就不再是兵籍,是编户齐民了?”尽管心理准备已经做了好几天了,真的这一刻来到,他还是如坠梦中,一脚高、一脚低地回到队中,强大的激动和喜悦冲击下,他脑中一片空白,只剩下了一个念头,“这是我家的户籍,我不能不知道上边写的是什么!改日要找个识字的,问问他,写的都是什么。”

黄怀等都是本籍关中的,按道理讲,现在尽管他们改兵籍为了编户齐民,可也应该把他们记为白籍才对,却怎么给他们的是黄纸,也即是把他们记为了黄籍?

这也是莘迩的意见。

事实上,这回均田制的授田,是只面对黄籍,亦就是本地籍贯的百姓授的。

毕竟不管怎么说,白籍是客籍,他们自有家乡,如何能把陇州的土地授给外州人?这么做的话,绝对会引起土籍士民的强烈不满,就算不管不顾,强行来授,最终也只会造成土、客两籍的互相敌视,这就有违莘迩授田的本意了。

故是,此次授田的对象范围,不包括白籍。

但兵户中的外州籍贯人,莘迩认为,可以做个例外。

一来,军队兵士的相当构成还是出身於兵户的,若只释他们为编户齐民,其后就不再管他们各家的营生,而兵户等同官奴,贫者十之八九,又绝大部分都是家无余财,莫说地了,衣服都不够穿的,那这明显会不利於稳定这些兵卒的士气和军心。

二者,兵户中的外州籍贯人统共算下来,也就是一两万人,不是非常得多,再分散到各县,就更少了,比如武兴县,无非就这不到四百家,家数少,也就不会激起与当地太大的矛盾。

综此二条,定下了兵户中的外州籍贯人,按本地籍贯人计此策。

便是因此,黄怀等拿到的户籍不是白籍,是黄籍。

黄怀一时间还没有想到这些。

不过就算他随后想起,入了黄籍,得到授田,他对此当然也是绝不反对,且会极其愿意的。

下发罢了户籍,营将组织黄怀等,出营到外,列队路上。

路上已经列好了一支队伍。

这支队伍中的人多为老者,即是从营户家眷营中来的那些其余各家的户主。

郡府那掾吏领着郡吏们也出了辕门,坐上了他们的牛车。

路被冻得硬邦邦的,车轮碾上去,嘎吱嘎吱的响,坐在车中亦颇是颠簸,但总比走路强得多。

郡吏们乘车,在前而行。

营将带了十余从骑,策马带队,引着黄怀等跟从於后。

北行将近二十里,都快北边漠区的边缘了,郡吏们的坐车停了下来。

黄怀走得气喘吁吁的,随着队伍止住脚步。

此时已过中午,到了下午,白云朵朵,淡白的日头悬挂天中,渐渐西落。

黄怀於微暖的阳光下,尽量地站直身子,喘着粗气,擦了把额头涔出的汗,打眼四望。

朝前望去,视线尽头黄澄澄一片,那是北边的数百里大漠;往东西眺观,目光及处,多是荒凉的砂砾地,间或可以看到些许的灌木;向身后回顾,唯见来路上的车辙、马蹄印和杂乱的脚印,离这里最近的村里在那南边十余里外。

这片荒无人烟的临漠之地,就是他们从今以后的家了么?

黄怀这样兴奋地想道。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奇门医圣在都市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我在异界开镖局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三国大军湿家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神话版三国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安平县男三世情爱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我是正德帝在下潘凤,字无双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宋歌声声慢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大唐钓鱼人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九霄魂录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纨绔世子的一生烛影迷局皇子无双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大明伪君子稗宋反骨仔合鸣心相之天界唐史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