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姬带着孔融等人一路迤逦而行,不日来到不其县。唐姬算算离开江南才五月初,现在已是八月上旬了,心中感叹:“我到北海整整三个月了,唉,这三个月,真是梦幻一般啊!”
唐姬无法衡量到北海的得失,心想:“一切顺势而为吧。”
新上任的东莱郡郡守虞翻在不其县等待唐姬,见唐姬到来,赶紧过来磕头。唐姬说:“起来吧,我们去看看建筑大队的工人们。”
建筑集团共有16个大队,大数有人,唐姬留下一个大队在昌都修补城墙、一个大队修建医院,剩下的14个大队都在这里待命,现在,这些人都在胶州湾海边搭建帐篷,等待唐姬安排。
唐姬等来到海边,建筑集团主事王子法带着14个大队长来迎接。唐姬对大家说:“在这里,要修建一个码头、一个海军水寨、一个造船厂,还有一所大学、一个印刷厂,你们要抓紧规划出来。具体规划由东莱郡郡守虞翻负责,建筑集团主事王子法、大学校长郑玄为副手,立即开始实施。”
“诺!”
“人员这样分配,留下5个大队在这里,1个大队去东莱郡治所黄县修建医院,8个大队跟我去江南,加快上海郡和钱塘县的项目建设。你们去分配好,去江南的明天跟我走。”
“诺!”
“好,你们去忙吧。孔大人,这里的崂山可是道教的发祥地哦,被称为‘东海仙山’,我们是不是去看看。”
“好啊,难得娘娘雅兴,下官自当奉陪。”
“孔大人以前来过崂山吗?”
“来过,不过郑玄大师对这里最熟悉,与道长也是知己,要不请他来给您介绍。”
“不了,随意看看而已。”
“我只知道这里的太清宫是规模最大,道众最多,影响最深的庙宇,它坐落在崂山老君峰下,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风景优美,于300多年前西汉建元元年开始兴建。传说是当时江西瑞州府的张廉夫所创建。这个张廉夫道长博学才茂,精研玄学,不涉世俗,先在崂山修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名为‘三官庙’,后筑庙供奉三清神象,改名为‘太清宫’,现在的道长姓刘,我们都叫他刘道长。”
“好,我们就去见见这个刘道长。”
来到太清宫,刘道长已在大门迎接。刘道长一见唐姬,大惊:“敢问王妃娘娘,您学过道术。”
唐姬摇摇头:“没有。”
“不对。不仅是您,您四周的卫士也学过道术。”
唐姬凝神想了想:“难道我的武功是道家武功?”唐姬回忆那些武功心法,恍然大悟,唐姬说:“是,我学过道家武功。”
进了大门,刘道长说:“能否让贫道开开眼界?”
“好,请道长指点。”
唐姬拔出“玉女剑”,手持剑诀,将玉女剑法使将出来,一会儿,唐姬四周都是剑影,寒气森森,周围的花草树叶随剑风飘动……
唐姬使完一套剑法,慢慢收剑:“请道长指点。”
“您这套剑法十分精妙,贫道也不明所以,但它确实是道家剑法,不知娘娘可否见告,此剑法何处而得?”
唐姬当然不能说是“神仙”所给,只能含含糊糊地说:“特殊机缘,偶然得之。”
刘道长知道唐姬不便明言,也不再问。但刘道长还是有些好奇:“剑法是一回事,但您舞动时气势流畅,既如彩蝶飞舞,又如蛟龙腾跃,既雄浑又轻盈,不知娘娘是如何练成的。”
“哦,那要感谢徐州海边的‘鸽岛’……”唐姬把在徐州朐县码头受野鸽飞舞启发的事说了一遍。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您已经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刘道长十分钦羡,微微行礼,唐姬赶紧答礼。
“娘娘和我们道家渊源很深,但贫道却看不透娘娘的来历,实在惭愧。不过娘娘既然道法深厚,加之您的所做所为顺天意,合民心,有一件小事,请娘娘移步,我需单独与您相谈。”
“道长请。”
“娘娘请。”
张定宽赶紧阻拦:“娘娘,不行,您不能单独……”
唐姬挥挥手:“无妨,你们在此等候。”
刘道长见唐姬神色自若,暗暗称奇,悄声说:“主要是有关《太平要素》的秘密,贫道不能对您隐瞒……”
唐姬和道长进去以后,所有人都忐忑不安,过了一个多时辰,唐姬和道长出来,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道长说:“我这里选派20名‘炼丹士’跟随娘娘去江南,明天早上去不其县与娘娘回合,让他们用所学技能造福人类,但这些人不接受册封。”
“多谢道长。”唐姬鞠躬。
“娘娘慢走。”
回去的路上,吕绮玲好奇地问:“娘娘,您和道长谈什么,谈这么久?”
“也没谈什么,坐而论道呗。”
“论道,论什么道?”
“就是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致虚守静,无为而治。’”
“不懂。”吕绮玲摇摇头。
“那就简单说,就是既要因循自然,又不能恣意妄为。”
“还是不懂。”
“还不懂,那你干脆在这里出家两年,就懂了。”
“那怎么行?我是娘娘的卫戍营将军,没有我,娘娘还不寸步难行?”吕绮玲边说边做夸张的手势。
“你干脆说没有你我就活不出来得了。”
“对,还是娘娘有学问,就是这个意思。”
唐姬还没有回答,张定宽和几个卫士“噗”地笑了。
——当然,唐姬和道长在密室到底说了什么,唐姬暂时没说,笔者也不忙去写。只是唐姬脸色凝重,觉得唐瑁所讲的黄巾内幕,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为了写这部小说,笔者查了一些资料,发现从春秋战国开始,那些方士、道人就把这里称为“神窟仙宅”,说这里不但住有神仙,还有吃了可以“长生久老”的仙丹妙药。所以这里的炼丹水平一定是世界一流的,也许到现在也不可超越。据记载,华夏历代有许多方士、道人、文人墨客都来这里修炼、游览过,比如邱长春、刘志坚、徐复阳、李白、苏轼、顾炎武等,他们都以留下赞美这里的诗文、石刻来佐证自己的足迹,就连最着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也曾在此修炼过。
道长让唐姬带走的20名“炼丹士”,后来也成为江南的重要人物,不仅发明了许多药方,还为华夏的化学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然,这些是后话,暂且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