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各州兵力以及各大营兵马之外,对于水师,接下来几年的恢复与发展,李翔也定下了一个目标。
原本,三年前,南方大战结束之后,李翔最开始的第一想法,是让戚继光的长江水师扩编的。
不过,如今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初的想法也有所改变。
虽然说,在他接下来几年水师发展的构想之中,依旧是以扩编为主基调。
可是,却并非是长江水师扩编,而是打算组建一支新的水师力量!
他打算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在晋军恢复元气的过程之中,逐步组建一支东海水师,人数为五万人。
这一支水师,以能够实现远航的大规模船只为主基调。
现阶段的黄河水师,基本都是以中小型战船为主,大型战船配备的不多。毕竟,黄河水师是在黄河内陆,并不像青州那样靠近出海口,大型战船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多的用处。
而黄河水师,不仅人数较少,也缺乏足够的远程航行能力。
至于长江水师,不仅人数更多,而且,大小型战船戒备。可以满足充分的江河航行需求,也拥有一定的长途远航能力。
相比这两支水师,东海水师一旦组建完毕之后,主基调就是长时间的海航能力。
之所以相比三年前,现在的李翔重新改变了想法,一方面,也确实是因为如今的大晋缺少这么一只专攻长途航行的舰队。
长江水师确实有一定的远程航行能力,但却并不充分。
从大汉到东瀛,或者是从大汉到朝鲜,说他有远程航行能力吧,也确实是有,如果距离仅仅是如此的话,那是非常有限的。
在李翔看来,远程航行这方面能够真正达到他的目标,就算无法完全达到郑和下西洋那种程度,可以进行全球性的航行。
但是,也不能相比之下,差的太过离谱。
长江水师,让他们在东瀛打个来回,就已经差不多了。如果想要在海上航行更远的话,就超出他们的能力范畴之外了。
虽然说,在正常的历史轨迹之中,郑和下西洋都是千多年之后,相比汉末三国时期,明朝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自然也是要超前一大截的。
可是,那是相比正常的汉末三国时期!
在如今的汉末三国时期,随着各个历史人物的出世,很多后世的东西也被这些人携带了出来。
就以船只为代表,李唐出现的龟甲船和铁甲船,不也同样是正常的历史轨迹之下千多年之后才出现的产物吗?
所以,在李翔的设想之中,大晋一定要拥有一只能够实现远航的船队,说不定还可以提前开启航海化时代。
这个想法的产生,和东南亚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毕竟,这个时代,世界上有四大强国,那就算不是专学历史的,但也知道。可是,他原本以为这个时代,除去这四大强国之后,其他的那些国家,都是贫穷和落后的代表。
东南亚给他上了一课,落后相对大汉确实是落后的,但要说人家穷的话,那就不见得了!
要不是上了这一课的话,李翔只怕是还不会产生让人去各地逛一圈的想法!如果到时候有需要的话,说不定还可以效仿后世西方崛起的日不落帝国,以同样的手段,获得崛起的第一桶金。
虽然说,现阶段的大晋,作为当世强国,已经可以说是崛起的状态。但是,如果能够发掘几笔横财的话,也是相当不错的。
实在是这三年过的太苦,更让他明白了金钱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放弃扩编长江水师,转而组建新的东海水师,也是为了保证水师力量的平衡。
黄河受限其天然因素,就算是大晋如今相比起家时期强大了无数倍,可李翔从来没想过扩编黄河水师。对于黄河上来说,三万人已经够用了。
而长江水师就算是不扩编,以其满编之际,八万人的规模,再加上战船的差距,南方相比北方人员素质的差距,这两次水上力量本来就巨大的失衡。
如果再给长江水师扩编上一次的话,那水上力量的差距就更大了。
故而,与其扩编长江水师,倒还不如新成立一只东海水师,让水师也维持一个军队上的平衡。
朝堂需要平衡,君臣之间需要把握一个平衡,地方和中央同样需要平衡,同理,军队上也同样是如此。如果力量失衡的话,产生动乱的可能性也就会更大。
不过,以现在晋军的情况,东海水师从组建到完成是接下来几年的规划,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甚至是长江水师和黄河水师,接下来的几年都是以恢复为主。
三年前的南方大战,长江水师,以及暂时归属到戚继光手底下作战的那部分黄河水师,过了那一战之后,可都损失惨重。
这三年疫情期间,主要的力量都用在了抗疫之上,不要说是水师了,就算是马步兵,都没有进行有效的恢复。
这并不是大晋一家的状态,天下各方势力都是如此。这三年期间,军队都是缩编,军力不断缩减,有哪家这三年是扩展军力的?
至于东海水师,李翔准备交给徐承来担任。
虽然这一位在天下没什么名气,但是,好歹是跟随狄青他们在青州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中原战场徐州战役,陈庆之能够提示出现在徐州战场,也是得亏了这一位的存在。
而狄青的青州水师,虽然人数不多,力量弱小,只有几千人,但好歹也组建了好几年了,各方面的素质不差,刚好可以作为东海水师组建的骨干。
除此之外,孙承宗、丁奉、吕范、吕蒙、九崇、邓当、吕岱、蔡瑁、来护儿一大批水战将领,李翔也计划着从各军之中调到即将组建的东海水师之内。
仅仅只是一个计划,都还没有正式实施,可是,李翔最近计划着将如此多的将领调到东海水师之内,可见,对于大晋的第三支水上力量,他是抱有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