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向来是爱兵如子,对于那些感染了瘟疫的士兵,曾经多次看望。
这次数一多,不可避免的感染了瘟疫。
不过,卫青也被神医从生死边缘一线拉了回来。相比在这一场瘟疫之中死去的无数人,很显然,他也算是非常幸运的那一批之一了。
此事,可是让当时收到了消息的铁木真叹息不已。
如果卫青能够折损在这一场瘟疫之中的话,对于晋军来说,无异于断折一臂。对于当时同样深受瘟疫迫害的元蒙来说,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安慰了。
遥想当初,铁木真在听说卫青身染瘟疫之后,高兴的可谓是手舞足蹈,甚至晚上难得的小酌了两口草原之上特有的马奶酒,就连被瘟疫笼罩的阴霾,也稍微冲散了些许。
但是,也只能够说,怀揣的希望有多大,这最后的失望也就有多大。一直等待消息的铁木真,万万没有想到,最后等待的居然是对方被救回来的消息。
对于铁木真来说,自然是失望无比。可是,于大晋而言,卫青这一条臂膀,可算是保住了。
然而,李翔的另一头臂膀,却在瘟疫爆发的第二年末,迎来了他人生的终点。
那个时候,在几名神医联手之下,其实已经研究出来解决瘟疫的方法。甚至,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了。破解了最开始的瘟疫之后,又经过几名神医联手攻关,再次研究出了破解吕岳制造的瘟疫2.0版本的药方。
故而,一些不幸感染瘟疫的官员,其实已经先后得到了救助,将他们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像陈登、高宠、姚崇这些人,这几年,都不幸感染过瘟疫,但都被从生死一线之中拉了回来,成为了这场瘟疫之中的幸运儿。
真正麻烦的,是在当时那个环境之下,如何救助那些无数感染了瘟疫的百姓,以及克制住瘟疫的传播。毕竟,现在救好了,但之后又被感染了,那也没什么用。
克制住瘟疫的传播,对于这一场瘟疫来说,这才是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大家时不时的互相伤害一下的情况之下,比正常的时候,这个问题要头疼无数倍。
然而,也就在这个时候,因为吕岳而出现的瘟疫3.0版本正式上线。
也就以至于,几名神医联手研究出的药方,面对3.0版本的瘟疫,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效果,也顶多只能起到一些缓解的作用。
苏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招,并没有坚持到几名神医再一次研究出解决瘟疫3.0版本的药方,成为了这一次瘟疫之中,大晋最为沉痛的一个损失。
骤然收到了苏秦折损在瘟疫之中的消息之后,李翔也是为之心痛不已。
此后,李翔找来了大晋最好的画师,为苏秦作像,并亲自将苏秦的画像挂到了凌烟阁的第三层,成为了继王猛、李靖、管仲之后,第四位能够荣登凌烟阁第三层的文武。
苏秦蛰伏多年,借窦建德之手,平衡北地袁、刘之力,并进一步干预到幽州的秦政,以至于如今的北方,依旧是四分五裂的地步,而并没有产生一个统一的北方霸主。
南方有霸主朱元璋,中原也在此后产生了中原霸主赵匡胤,也就只有一个北方,依旧是各家实力之间相互争夺,谁也没有压过另外几家统一的能力。
虽然说北方产生这么一个局面,北方固有的局势也有很大的关系,绝非是苏秦一个人的功劳,但是,却不能因此而否定苏秦在这过程中产生的作用。
借助天下大势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本身就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毕竟,同样的东西,可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把握的住的。
仅此一点,苏秦就功不可没。
在窦建德的势力之中,虽然狄青和苏秦两个人名义上是平起平坐的,但是,这些大势上的把握以及局势上的平衡,却几乎都出自于苏秦之手,而并非是狄青。
更不要说,各方势力之间息息相关,苏秦对于北方造成的影响,对于中原也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中原大战,苏秦、狄青二人更是当为首功。
如果不是他们一开始就把握住了赵匡胤的大本营徐州,就算是当时的赵匡胤缺粮,可是,在大本营未丢的情况之下,也不可能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之内,中原大战就已经奠定了胜局。
相比打了一年半甚至要接近两年的时间的南方大战,中原大战,完全可以说是神速了。
更加不要说,徐州的那一战,苏秦和狄青虽然和刘备打了一个两败俱伤,甚至苏秦和狄青这一边的损失还要更重一分。
然而,这一战从结果上来看,虽然是两败俱伤,可从大势上来看,苏秦和狄青两个人却赢了全局,这让徐州赵匡胤失去了他最有力的一支援军力量,几乎断绝了他翻盘的可能。
故而,中原大战,首功,正是苏秦和狄青二人。
中原之战,对于南方战区形成的影响,这也标志着,就算是南方战局,苏秦也能够分得一份功劳,顶多也只是不像中原战局直接能够抢夺首功罢了!
凭借着这些功劳,苏秦足以有资格荣登凌烟阁第三层,成为日后大晋的开国十二功臣之一。
甚至,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瘟疫而拖延了一些事情的话,这几年的时间,绝对会是苏秦最巅峰,也是最辉煌的时期,这几年的时间,他更加将会在大晋官场之上一步步水涨船高,成为大晋最顶峰的那一批人之一。
然而,这么一个本应该是要站在巅峰之上的人,但却就在他最巅峰的时期,骤然之中走向了落幕,也让无数人为之叹息不已。
而苏秦,他也成为了大晋在这一场瘟疫中最大的一个损失。
甚至,可以说是自晋军成立以来,到现如今,最大的一个损失。
除了凌烟阁之外,苏秦更是进入了忠魂祠,作为大晋文武的典范,享受后人的奠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