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刹那间,三十多万大军的气势居然被六万叛贼压了下去。打仗为的是什么,十个府兵中恐怕有八人不清楚。他们也没有心思去考虑,身为大隋朝百姓,家中有男人被编在府兵序列,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那意味着其无论出不出战,他们都可以享受免除各种课役的待遇。虽然战时他们的衣装、轻武器(弓箭、横刀)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粮食均须自备,负担不小,但毕竟战争不是年年都生的。并且,大伙每年有一段时间集结在州郡里接受训练,也多少会学到一些战场上杀人和自保技巧。而那些不幸没被编入府兵的人,非但平素要缴粮服役,一旦生大规模战争,还要被临时征调去充当运送辎重的民壮。碰上战争规模乎寻常,甚至会和前两次辽东之役一样,不经过任何训练,每个人手中一把刀即编入正式战斗序列。

大伙平素跟着各自的将军,浑浑噩噩地与不同的敌人作战。侥幸立了功,得了赏,则可以用赏钱给家里添置几亩地,或者给老婆孩子做件新衣裳。如果不幸战死了,那也没办法,总比在饿死、累死在出征途中,随便将尸骨添了沟渠的民夫结局好。至少大伙还能军中的阵亡名单上留下些痕迹,碰到好一点的地方官,家人还能得到些抚恤。

然而在今天,六万造反者却清晰地告诉府兵们,对方究竟是为何而战。“死于河南,不去辽东!”这个要求很卑微,卑微到人不忍卒听,却听得府兵们心里颤。府兵们犹豫了,退缩了,经历过惨烈的辽东战争的他们,比叛乱者更懂得辽东凶险,更懂得背井离乡的滋味。

官军士气一落千丈。“只追主谋,协从不问!”八个字,喊起来再不理直气壮,甚至有人惭愧地闭上了嘴巴。

“擂鼓,擂鼓!”宇文述觉己方气沮,大声命令。数百面大鼓同时在军阵中敲响起来,一浪浪,试图把敌人的喊声淹没。而那敌军对平安活下去的卑微诉求,却一次次阳光般从鼓声中穿透出来,照亮所有人的眼睛。

“死于河南,不去辽东!”

“死于河南,不去辽东!”伴着凄凉、悲壮的呐喊声,造反者开始向前移动。不分前锋后队,整整六万兵马,泰山般压向了数倍于自己的官军。步伐整齐,意志坚定。

“他们这样做简直是在送死!”宇文士及听见自己背后的将领们议论。这次,他没有赞同大伙的意见。不分次序地向前,事先不经过弓箭手的压制射击,队伍前方的巨盾和重甲步兵严重缺乏,按常理来分析,叛军这种做法的确是在找死。但眼前这种看似找死的行为,却带着一种视死如归的豪气,这种豪气压得大隋官兵们抬不起头来,弓箭手持弓的胳膊都在颤抖。

能在几个月时间内把数万兵马的行动训练得如此整齐划一的人,绝对不是个莽夫。宇文士及觉得心里冷冷的,竟然隐约涌起了一股惧意。这个不是个好兆头,即便在去年深陷辽东,跟着弟兄们转战千里时,他都没有过这种感觉。下意识地抬头去看雄武营的主心骨李旭,宇文士及现对方脸上的表情和自己一样阴沉,阴沉中带着几分敬佩。他知道自己没判断错,旭子对官场上钩心斗角方面有所欠缺,对战局的预测和把握能力,却远远过很多沙场老将。此时连他的脸色也变了,说明眼前这场仗的确危机四伏。

“士及兄,你认识那个人么?”李旭用刀尖向一百七十余步外指了指,低声询问。他指的是敌军主将。片刻功夫,叛军的阵列已经向前推进了近一百步,那名白胡子老将军策动战马,一直走在方阵的第一排。

“好像见过,太远,不好确认!”宇文士及吸着牙龈回答。昨天晚上父亲大人夺人家功劳的意图表现得那样明显,旭子居然还叫自己士及兄。宇文士及觉得非常意外,又非常犹豫。平素与人交往,大伙通常都称他为督尉大人,熟悉一点儿的则叫他的表字,称他为仁人兄。“士及兄”这个不伦不类的名字,除了雄武营的这帮老粗外,没人敢叫。

宇文士及很留恋“士及兄”这三个字中所表达出来的滋味,因为他自己不知道这份温馨的感觉还能保存多久。这种温情激荡在他胸口,连敌军身上的散出来的冲天杀气都仿佛被冲淡了不少。他手打凉棚,再次向远方眺望,随着叛军与本军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终于分辩出了白胡子将军的身份。

“旭子,此人是李子雄,前右武卫大将军李子雄!”宇文士及听见自己的声音已经紧张得变了调。李子雄是和他父亲齐名的沙场老将,因为姓氏太差,被当今圣上逐出了军队。此人一气之下投靠了杨玄感,叛军之中,他是唯一一名在造反之前就有过实战经验的将领。

“李子雄,他很有名么?”李旭接下来的问话让宇文士及差点没背过气去。他终于明白旭子为什么在脸上只表现出了对敌人的敬重,而不像自己同样紧张的原因了。这个对官场一无所知的笨家伙根本不知道李子雄是哪般人物,对方名气再大,他听起来也是叛军中普通一员,与李密等人没什么区别。

宇文士及没时间给旭子普及大隋军方门户与派系知识,就在他跟李旭说话这段时间内,敌军已经渐渐踏入步弓有效射程之内。随着凄厉的号角声,天空再次开始变暗,数以万计的羽箭升空,然后嘶鸣着落下。大部分没射中目标,少部分穿透叛军身上单薄的布甲,将不幸者钉死在地上。

叛军阵型瞬间变得有些参差,但很快又恢复齐整。走在前排的精锐们把盾举起来,挡住自己和身后的袍泽。走在后排的新兵踩过阵亡者的尸体,填补上本阵的空缺。队伍最后,数千名弓箭手停住脚步,原地引弓。羽箭与官军的羽箭在半空中交汇,一部分生碰撞,落地。另一部分砸入了官军的大阵。

“呜――呜――呜呜!”号角声犹如受伤的野兽在长嘶,令人的头根根直竖。双方吹响的都是进攻的号角,一声比一声凄厉,一声比一声桀骜不逊。宇文士及看见父亲面前有一个小方阵脱离大队,向敌军迎去。最前方是三排身披重甲,手持巨盾、宽刃环刀的步兵,第四到第十排,全是长槊手。

漫天都是飞舞的长箭,带着毒蛇吐信般的咝咝声,从天空中落下来,夺走生命。敌我双方不断有人在行进中倒下,士兵们脚步的频率却没有丝毫停歇。以鲜血和死亡为纽带,叛军和官军前锋之间的距离慢慢拉近,慢慢地缩短到不足三十步。为了避免误伤自己一方的兵马,箭雨不得不停了下来。紧接着,又是一阵剧烈的战鼓声,敌我双方士兵大声呐喊,加前冲。

双方的将士马上就要生接触,宇文士及预觉到自己即将听到两支队伍相撞时出的轰鸣。他本能张了张嘴巴,准备迎接那刺耳的撞击。预料中的撞击声却没如期响起来,抬眼望去,他惊诧地现敌军阵型突然生了变化,巨大的方阵一分二,小部分继续向前,缠住了官军的前锋。大部分却斜冲向左,跟在李子雄的战马后,直扑官军右翼。

“他们的确疯了!”虽然对叛军抱着同情之心,宇文士及还是不得不仰天长叹。李子雄将军对叛军的掌控能力令人佩服,除了他,没人可以做到让一伙训练严重不足的民夫在两军即将生接触的刹那变换阵型,并改变攻击目标。但他选错了主攻方向,官军的左翼是来护儿将军的水师和陈棱将军统帅的地方兵马,这两支队伍之中步弓的配备数量虽然大,射出的羽箭虽然比右翼密集,但因为平素作战目的的需要,长兵器和重甲兵的配备却不多。如果李子雄带领气势如虹的叛军成功突破冲过羽箭截杀,靠近官军左翼并将来护儿和陈棱的部属击溃,驱弱逐强,今天的战斗他还有获胜的希望。

偏偏此人却选择了官军的右翼为突破口,那里是右御卫将军张瑾、右武侯将军赵孝才所统帅的两支府兵。无论长兵器的配备数量、重甲步兵比例和军容完整性,都远远强于水师和地方勤王兵马。

宇文士及看了一眼旭子,现后者看着战场中央,表情依旧是一脸凝重。在他目光所盯着的方位,官军前锋与担任阻击的叛军已经正式生了接触,金铁交鸣声刹那间取代鼓声,成为战场上的主旋律。数以千计的人在第一次接触时就倒了下去,更多的踩着同伴的尸体在拼杀。双方的盾牌手们用巨盾顶着对方的盾,互相推搡,不时从盾后探出刀来,砍下一条手臂。长槊和竹签、木桩从尸体中抽出来,毒蛇般吐着红红的舌头,再从盾牌的缝隙中向前捅。有人被长矛刺中,当场战死。有人却半死不活,徒劳地捂着肚子,在血泊中翻滚呻吟。

数杆长柄厚背大砍刀从官军队伍中探出,冲破竹矛的拦截,将矛和矛的主人一并劈为两半。他们的兵器太占优势了,碰到什么都是一刀两断,敌军中几乎没有东西搠其锋樱。很快,这支刀阵就深入叛军中央,身后留下了一条由断肢组成的通道。大批的官军顺着缺口涌进去,试图将叛军的阵型分割。就在这时,突然有数名身穿布甲的叛军士卒从血泊中翻身坐起,双手抱住了敌人的双腿。

诚然,除了一死的勇气外,他们什么都没有。但连死都不怕了,又何必躲闪敌人的刀锋。阵型继续变化,矛和钢刀的丛林遮断了所有人的视线,片刻后,数十名身穿布甲的民壮拎着官军的厚背大砍刀从阵中心杀了出来。

官军的兵器、铠甲、训练程度都远高于叛军,但他们身上却没有叛军那种求死的勇气。一时间,数量接近一万的前锋兵马竟然被李子雄留下的两万死士缠住了,并且被推着节节后退。

躲在本阵中观战的雄武营将士们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双方的初次接触居然是这样的结果。在大伙惊诧的目光中,李子雄带着其余四万叛军加快脚步,抛下身后与官军纠缠的袍泽,冒着箭雨,与官军右翼越靠越近。

“你再说一遍,那个老将军原来做什么官?”李旭突然又回过头来,冲着宇文士及大喊大叫。

“右武侯大将军!”宇文士及扯着嗓子回应。战场上的声音太嘈杂,二人虽然靠得近,却只有通过大吼才能让对方把自己的话完全听清楚。

“可是因为得罪了陛下,三个月前在辽东被削职为民的那位李老将军!”李旭焦急地挥舞着黑刀,追问。他记起来了,在自己于辽东埋头练兵时,听说过有一位大将军被削职。军中传言,他丢官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姓李,与童谣暗合。旭子记得当初自己还偷偷笑皇帝陛下太敏感,天下姓李的那么多,难道个个都是当皇帝的命么?

“是他,右武卫大将军李子雄!”宇文士及焦躁地回答,不明白对方今天怎么突然变得饶舌起来。接下来李旭的喊声被淹没在金铁交鸣声里,李子雄带着叛军主力成功突破了羽箭拦截,与官军的右翼生了接触,双方大声呼喝,声震云霄。

旭子在向中军指,而中军正在升起令旗,命令左翼前移,吞掉李子雄留在战场中央与自家前锋纠缠的那伙死士。战阵马上就要开始转动,吞掉这伙死士后,大隋官军左、右、中三军就会汇合,将李子雄彻底包围。战局展到现在,悬念已经不大,可旭子的表情怎么这般焦急?猛然,宇文士及也领悟到了什么,狠狠地给了坐骑一鞭子,快冲向中军。

“不要―――”他喊得声嘶力竭。拼命用皮鞭抽开挡路的士卒。但是已经来不及了,鼓声再次响起,左翼兵马踏着鼓点斜向前行,在战场上画了个完美的扇面,从侧翼包向了李子雄留下的诱饵。

宇文士及颓然带住战马,回奔雄武营。三十几万大军已经全部动起来了,命令一下,根本无人能挽回。一队士兵从他马前跑过,他茫然地避开,又一队跑过,他不理不睬,双眼透过人群,透过遮天烟尘,直勾勾地看向自家右翼。

战场右翼喊杀震天,官军没有击溃民壮,相反,他们被民壮打得节节后退。右御卫将军张瑾、右武侯将军赵孝才大声喝令,不停派遣亲兵押上,却怎么也止不住右翼大军的溃势。

“弟兄们,别跟皇帝干了,咱们不能再去辽东送死!”李子雄一马当先,杀入官军队伍。右武侯的郎将、督尉、校尉纷纷闪避,根本不愿上前迎敌。对方是前任右武侯大将军,执掌这支兵马多年,爱兵如子,军中一半将领曾经受过他的恩惠。

李子雄被罢官后,右武侯只有将军,没有大将军。

今天,弟兄们念念不忘的大将军归来了,身后带领的却是数万叛匪!

酒徒注:大伙新年快乐。明天休息一天。后天继续。不要怪偶休息多,春节长假,你们四处**时,偶肯定不休息。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奇门医圣在都市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大唐龙牙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大唐:李二,还钱我在异界开镖局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大秦镇王侯一缕幽香诡三国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满级账号在异界血火河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弘宋,重生赵车神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秦:化身人屠,祖龙求我别杀了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三国大军湿家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