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马总督,”朱慈烺斟酌着用词,“这四川之战......要不要打?能不能打赢?”

马士英听到这个问题,心里就是好一阵感动——自己这是遇到仁君了!要是搁过去,自己那么大的罪,怎么都该在锦衣卫诏狱里面呆着了,哪儿还能回答这种问题?

“陛下,”马士英顿了顿,“臣以为四川之战还是得打,但是很难打赢,除非朝廷下决心先解决四川,然后再北伐中原。”

马士英也不傻,他当然看出朱慈烺是要“先中原,后四川”了。

其实也不得不如此啊!

因为入了川的流寇容易防堵,明军目前在四川的东面进展顺利,已经拿下了归州州城,完全堵住川中大顺军沿江而下的通道。

而在陕西,吴三桂控制着大散关和岐山。大顺军想要打回陕西去也非常不容易,历史上诸葛亮都没成功,何况李过、孙可望这伙人?

再说了,四川那么安逸舒适的地方,谁会从那里往陕西去打?那帮流寇那么喜欢陕西,打生打死那么多年图个啥?老老实实在陕西饿死不就行了?

所以由四川东进和北上的路都堵得牢牢的,唯一堵不死的,也就是由四川南下打云贵的路线了。

不过云贵那一片就算给大顺拿去了也没什么,根本不会动摇朱慈烺的南明政权。

只要朱慈烺北伐成功,四川加上云贵又能怎么样?再怎么计口授田,还能扛住全中国的进攻?

而且,朱慈烺现在如果北伐中原,是不必担心闷在四川过好日子的李过和他的“议政八爹”会出川江、出岐山来找麻烦的——他们出不来,也没那个动力出来。四川那么好,闷在里面剥削就行了,出来找打吗?

可朱慈烺要全力攻打四川,多尔衮就算病得起不来了,爬也要爬过来打山东、打淮北、打淮南——拿怕打不下来,抢一把回去也是好的!

另外,朱慈烺现在已经准备砸血本整治淮河、黄河(下游)了,那么大的工程,能不小心提防着吗?要是让多尔衮给破坏了,得亏多少钱?

如果黄河、淮河再跟着泛滥一次,大好形势就全砸了......

就冲这个,四川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可能成为大明的用兵重点。

“四川的确很难打......”朱慈烺轻轻点头,“但也不能不打!也不能让流寇太舒服了,而且云南那边也不安稳,如果不在四川开打,就怕流寇腾出手去祸害云南啊!”

朱慈烺说的冠冕堂皇,实际上还是为了藩债.......不打四川,二期债怎么发行?

而且......朱慈烺那么大一皇帝,怎么能用一个假项目蒙投资者的钱呢?

哪怕现在没有证监会可以监他,他也不能这么干啊!

“马总督,”朱慈烺又道,“朕打算循平西、朔方例,设立川西节度使司和川东节度使司。前者统辖四川行都司、马湖府、乌蒙府、镇雄府、东川府、乌撒府;后者统辖遵义府、重庆卫(就是石柱、酉阳、平茶等几个土司)和贵州的思南府、石阡府。

川东节度使就让秦翼明担任,至于川西节度使......由曾英出任此职可合适吗?”

“曾英虽年少,但是有帅才,的确可当大任。”马士英皱眉道,“但是川西、川东两镇境内山峦重叠,平地狭窄,不足以养数万忠勇之兵,继续朝廷支援军饷器械......”

“朝廷每个月给两镇各5万两白银,”朱慈烺没有拒绝马士英的要求,“至于器械......还是直接发给川黔总督衙门吧!马总督,你还是当总督,不过不是云贵川总督了,而是出任川黔总督,负责从南线攻打四川的流寇。川西、川东两镇都归你节制,另外你再兼任贵州巡抚,贵州一省,每个月也给5万两协饷,还准巡抚衙门自行开征商货过税以筹集军费。”

朱慈烺这回倒没让川西、川东、贵州再去发债融资,还是直接让朝廷发给补贴,两镇一省合计没月给15万两白银,一年就是180万两,再多就不给了,也给不起啊!

现在朱皇帝的朝廷一年要给吴三桂、朱慈炯两镇总共50万两的财政补助,山东、辽东的大坑得填进去几百万两,现在再给川西、川东、贵州180万......光是这些加一块儿差不多就是1000万两了!

说是烧钱,一点都不为过!

因为烧得太凶,连户部尚书陈锐都外放去浙江了。

现在户部的大坑暂时由苏观生顶着,不过他并不是朱慈烺心目当中填户部这个大坑的理想人选。

放眼大明,能填户部这个坑的人物只有两个,那就是沈廷扬和郑芝龙了!

不过他们俩都是属狐狸的,轻易是不会往坑里面跳的,现在就看谁会被藩债这个大套给套住吧?

套住了,就得乖乖来给朱皇帝赚钱赎罪了......

......

有人被套住了!

就在募资高达500万两的第二期藩债完成发行,以及大明朝廷宣布设立川黔总督衙门和川西节度使、川东节度使的利好发布之后,本来走势昂扬的藩债价格就开始一路下滑了......

“跌了,跌了,怎么又跌了......”

“跌,跌到60两了......这,这可怎么办?”

“不要紧,会涨的,一定会涨起来的......朝廷马上就要出兵打四川了!四川打下来,就能撤藩了!”

“可是朝廷从来没说过打下四川就撤藩啊!”

“而且四川也不好打吧?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

“不好了,不好了......跌破60两了!”

“完了,完了......”

“有人跳楼啦!”

还是米市街茶楼,还是和藩债有关,只是从喜剧变成了悲剧!

藩债跌惨了,不到半个月,就从80两左右,一路跌倒了60两以下。跌去了四分之一......看着好像不多,但架不住有人加了杠杆啊!

因为债票的面值是100两,这个门槛足够把升斗小民挡在外面了,所以参与的都是湖广一带的商人还有落魄士绅。

所谓落魄士绅,就是那些丢了湖北土地,被迫拿赎田米的倒霉蛋。这两年武汉发展挺快,又成了米粮交易中心。所以这些拿着赎田米的落魄士绅,也大量的投入到了商业活动当中去了。也不干什么实业,大多靠放高利贷和炒卖白米赚钱。有些干得好的还开起了钱庄,学着两大银行,做起了吸储放贷的生意。

这些玩钱的,看见藩债行情火爆,不少就给骗进来了......然后就给套住了!

拿自有资本高位接盘的还好——朱慈烺还是比较有良心的,没打算让两藩倒账,所以这个两行藩债嘛,四五十两肯定是值的。八十两以上买入就是输一半而已......

可要是加了杠杆,那就真的要倾家荡产了!

姚大桥就是加了杠杆的!他是74.5两吃进了51万面值的两藩债,这一笔现在输了七万七千两......还能承受。

不过他在两藩债跌破70两的时候昏了头,居然用手头的“三个月期限的可转让藩债存单”向海商银行抵押了29万两再去加仓买入了40万两面值的两藩债票(也是期货)......这一笔到现在又亏了4万两出头,两笔相加,差不多亏了12万两。

他不甘心啊!想来想去,总觉得藩债跌到头了,所以要继续加仓买入......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