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衡看不起潘季驯,认为他没有能力解决此事。

实际上,即便放到后世,黄河泥沙问题依旧无解,除非黄河流域中后段降雨量下降,不形成大暴雨进而引发洪水。

但没有水,那就是明末的那番场景,百姓衣食无着,最后铤而走险。

“他不行?”

魏广德饶有兴趣看着朱衡问道。

“他没那本事。”

朱衡依旧摇头,“其实黄河一直都是工部主要的责任,我在工部这么多年,也一直备受黄河水患困扰,但依旧毫无办法。

只能说,这非人力所能及也。”

随即,魏广德视线移到江治那里,这也是个治水多年的老治水人。

不过,他的表现丝毫没有比朱衡强多少,只是摇头。

“那首辅的提议,你们看是给还是不给?”

魏广德淡淡开口问道。

“劳民伤财罢了,或许会把水患延后一两年,但终究无法持续。”

朱衡直接说道,也表达了他的态度。

魏广德知道了朱衡的态度以后,默默点点头。

“善贷,今日若有瑕,不妨和我们一起去广和楼坐坐,听听曲儿,听说今日有江南名家顾大典新作《青衫记》登台。”

工部的事儿说的差不多了,就在魏广德告辞准备会内阁时,江治发出邀请道。

“广和楼,好。”

魏广德也不拒绝,笑着答应下来。

广和楼,即后世的广和剧场,在北京前门外。

广和楼建于明末,曾为京城最早最出名的戏楼,与华乐楼、广德楼、第一舞台并称为京城四大戏园。

早在明代中期,这里就是小有名气的茶楼,后来逐渐形成戏园。

至于江治口中的顾大典,后世虽然名声不显,但却是明朝有名的诗人、戏曲家、书画家。

顾大典字道行,号衡寓,南直隶苏州府吴江人,顾昺之孙,隆庆二年进士,现为处州推官。

不过他对于做官,似乎只是出于对家族的回报,而他的爱好更多还是戏曲和书画,喜欢与友人纵情山水之间。

而《青衫记》,剧作取材于自居易《琵琶行》和马致远所做《江州司马青衫泪》杂剧,算是顾大典改编之作。

剧谱白居易访善弹琵琶之教坊女伎裴兴奴,以青衫典酒;后白居易因抗疏忤旨,被贬江州,临行访兴奴不遇;浮梁茶客买得兴奴,载至江州;兴奴于月冷风清时自弹琵琶,因此得与白重圆。

因为其官员身份和进士光环,所以他的作品一直都备受推崇。

魏广德出了工部,看到轿子边站着一个府里下人,当即过去。

“老爷。”

那人急忙对魏广德行礼。

“查到没有?”

魏广德只是点头,随口问道。

“老爷,最近一段时间进出张府的人都查过了,没有发现有浙江官员的踪迹,倒是有一个他的同年曾进过张府。”

下人在魏广德耳边小声说道。

“嗯,知道了,再查查。”

魏广德只是淡淡说道,随即就钻进轿子,回内阁去了。

他在出来的时候,就安排人回去查此事,想知道是不是潘季驯在找人运作复出。

虽然没有明确消息,但至少看起来似乎有这个可能。

回到内阁,魏广德也没有马上去找张居正,说明工部的态度,而是打算拖上一两天再说。

等到散衙,魏广德先回府换上便服,和夫人说了声,这才乘轿去的广和楼。

在前面雅间里,和朱衡几个人吃了饭,这才到后面戏园子里听戏。

虽然魏广德对明朝的戏曲兴趣不大,可没办法,到了这里可不就得融入进来,和光同尘。

“况且刘员外是个为客的人,贩夫俗子,教我怎生伴着他.....”

台上,角儿卖力的表演,魏广德几个人一边喝茶一边闲聊着。

“不愧是进士编曲儿,词儿,曲儿也好。”

江治是个爱听戏的,当即就笑道。

“进士,嘿嘿.....”

旁边舒化却是笑了起来。

“汝德何故发笑?”

江治看着舒化,乐呵呵问道。

“近日坊间流传一本章回小说叫做《金瓶梅传》,据说作者就是位进士。”

舒化笑着解释道。

“那书我听人说过,不是说没有作者名吗?”

蔡国珍在一旁问道。

“你们都看过?”

魏广德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不由得来了兴趣,开口问道。

“随意翻翻,只能说.....唉,不好评价。”

舒化答道,“外面也就是传说,是为官员写的,不过我感觉应该是位前辈,通篇看到的都是.....”

朱衡皱眉问道,他是这群人里资格最老的,所以对舒化的话很是好奇,笑问道:“为何这么说?”

“嗨,我看那书,感觉那西门庆,怎么看怎么像那个.....‘庆儿’。”

舒化压低声音小声答道。

“庆儿?嘶......”

朱衡在朝多年,自然一下子想起是谁,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你再看那姓,西门,西门。”

舒化继续说道。

魏广德点点头,他明白舒化话里什么意思了。

西门对东楼,而严世番小名就是“庆儿”,还是太师蔡京的干儿子,影射意味非常浓。

其实,明朝的时候,《金瓶梅传》就流传甚广,不过这书却没有留下作者名。

至于后世传出作者是兰陵笑笑生,也是因为发现的最早版本的刻本前还附有一篇署名“欣欣子”的序,第一句话就说“窃谓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指明书的作者为“兰陵笑笑生”。

“兰陵”是郡望,“笑笑生”是作者。

所以该序最后一句话是“吾故曰:笑笑生作此传者,盖有所谓也。”

于是,后世认定此书作者,就成了兰陵笑笑生。

几人一阵闲聊,魏广德私下里给舒化递话,“看完了送我府里,我也看看这书写得如何。”

魏广德在后世看过所谓的电影,但书却没看过,所以也有些兴趣。

“好说好说,我叫人抄一本送去就是。”

舒化笑道。

明朝是没有版权意识的,其中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一般作者着书,虽然有版权,但大部分收入就是第一次给书商的那点银子,后面就没有了。

西方按出版数量给稿费,中国古代就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持续到八十年代才结束。

这时期绝大部分着书之人,其实都是自掏腰包,倒贴钱进去才能出书。

就比如后世名气很大的李时珍所作《本草纲目》,若非他为大人物治病得到赏识,此书怕是问世都难。

坊间大卖的书,除了书商大量刻印外,民间手抄本也非常流行。

舒化这直接就要给魏广德整一本手抄本,魏广德也只能微笑点头以示谢意。

是的,《金瓶梅传》虽然已经流传开来,但并不是书商所出,所以没有刻板书,都是手抄。

若真是书商出书,作者自然就隐瞒不住身份了。

而之后流传的刻板,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侵权作品,并无作者授权。

一阵闲聊中,台上表演还在继续,“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这是演到安史之乱,长安大乱的情节了,众人自然知道那段历史,也都是微笑听戏。

不过,段台词儿听到魏广德耳中,却忍不住一惊。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他自动过滤了后面行军打仗的戏份,而是低声默念了前面那段话,不知怎滴,他就想到了今日之事。

魏广德穿过来以后,虽然没有立下什么宏图大志,要什么一生富贵,当初也不过想解决温饱而已。

想当初,因为对穿越过来产生的惶恐,魏广德最大的心愿就是去九江城里九江钞关当个公务人员,吃皇粮。

当然,住进城里也是他的目标。

不知不觉走到今日,或许真是穿越者冥冥中自有天佑。

应该说,有他这个穿越者,万历大明已经改变了许多,不再是张居正执政时期眼睛只看向内部,全力解决内部已经腐朽非常严重的问题。

利用大明的底子,魏广德一直在致力于推动大明看向海外,并付诸实施。

是的,大明虽然内部不堪,但虎死威犹在,大明底子好,即便西班牙、葡萄牙开始了大航海时代,但论综合国力,大明依旧是这个世界当之无愧的霸者。

当然,这个时代并没有综合国力一说就是了。

但是,魏广德忽然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行为做事似乎变得自私起来,做什么事儿不是从国家民族利益考虑了,而是为自己,为以他为中心的小圈子考虑。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说的真好。”

魏广德忽然自嘲道。

或许,他已经被权利遮住了双眼,已经看不到其他东西了。

而他自以为是为国家民族所做的那些事儿,似乎也是因为他要提拔他身边人才制造出来的。

想到之前,和朱衡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心里就打定主意,打算否掉张居正提议让潘季驯治水的尝试。

是的,就是尝试。

朱衡、江治领导的工部已经对治理黄河没有办法,只能选择保守应对,也就是堵了就淘,溃了就修。

“潘季驯.....潘季驯.....”

很快,魏广德终于还是想明白了,既然工部无能为力,何不让这个赋闲在家的潘季驯试试,兴许韬光养晦这么多年,他真有了其他办法也是未知。

不过想到朱衡对潘季驯的态度,魏广德想了想,知道不能直接说这个事儿,得婉转点。

于是,他靠近朱衡小声说道:“士南兄。”

“嗯。”

朱衡看了他一眼,重新看向戏台。

“今日之事,我是想来想去,觉得似乎还是应该按张首辅的意思来办,让他举荐的人来管理黄河。”

魏广德小声说道。

“为何?”

潘季驯目不斜视,只是小声问道。

“黄河之事已然如此,早晚都会出大纰漏,与其到时候问责工部,不如让第一责任人从江治身上转移到那潘季驯那里。

如果潘季驯真能治理好黄河,自然最好,让他挂个工部侍郎总领河工未尝不可。

若治水失败,则主要责任在他,工部虽然无法推卸责任,可毕竟小许多。

有张首辅在前面顶着,我也好帮着转圜一二。”

魏广德直接就把他打算让潘季驯背锅的意思说了,朱衡这才侧头看了他一眼,随后又回头继续看着戏台子上的表演。

虽然看上去他是在看戏,不过其实内心也在盘算此事利益得失。

作为工部尚书,自然应该尽量处理河患,可是黄河的问题,在他这么多年的工部履历来看,真的是非人力所能及。

治不了。

再想到潘季驯,当年他和潘季驯的矛盾,其实就是应该疏浚河道还是开挖河道。

当初徐黄泛滥,他主张开挖新河,绕开黄河最危险的地段。

而潘季驯主张疏浚,虽然最后看来是他对了。

现在运河新河已经运行很长时间,航运一直保持通畅。

“堵了又疏,疏了又堵,这得折腾到什么时候。”

朱衡心里哀叹。

黄河啊,虽然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但也是历朝历代都最头痛的大难题。

“我怕让他复出,舜卿会压不住他。”

舜卿,自然指的就是江治,那是他的字。

“有我,我会把他按在河道总督这个位置上,大不了让他挂尚书衔,实在不行就去南京好了。”

魏广德随口说道。

反正大明早就准备了一套班子,掌部尚书,北京有,南京也有,只不过管辖范围小了许多而已,但品级待遇是一样的。

就算潘季驯功劳大,那又如何,给你相匹配的官职,难道还不服气了。

“我没意见。”

终于,朱衡还是点头,同意了让潘季驯复出,总理河道事务。

第二天,魏广德进了内阁处理了半天公务,下午散衙前去首辅值房,直接把他和朱衡商量的结果告诉了张居正。

“既然如此,那给他什么职衔为好?”

张居正见魏广德和工部已经不反对,于是马上说道,“之前,他好像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工部右侍郎主持过河工。”

张居正说的是隆庆五年的事儿,那时潘季驯负责过一次河工,但结果完工不久就出事儿,因而遭遇弹劾,被罢官。

“还是这样吧。”

魏广德的意思,就是官复原职。

“加个提督军务,你看如何?”

张居正建议道。

给潘季驯提督军务,当然不是让他转武事,而是方便调动周边卫所护卫河工,关键时候也可以让卫所出力,参与河工建设。

魏广德只是稍微想想就点头答应下来,“那就以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工部右侍郎总理河漕,兼提督军务。”

“大善。”

张居正拍掌笑道。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太监也懂扶龙术,女帝直呼求带飞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