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那个时候,英宗皇帝还未亲政,所以上午的时间被安排学习四书五经和史籍经典,下午需要去练习骑射。

晚上还要温故而知新,诵读白天所学的知识课文。

练习骑射,或许这也是英宗皇帝敢御驾亲征的原因。

同时,书法练习也不可懈怠,“凡写字,春夏秋日百字,冬日五十字”。

满满当当的课业日复一日,几乎没有假期。

另外每天还要抽出时间听三杨内阁给他讲解政务,可以说一天到晚都没有闲着的时间。

或许有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出现的时候,其才能免除学习,得到短暂的休息时间。

明朝虽出了不少荒唐的帝王,但初中期的皇帝还都算得上励精图治。

特别是在子女教育上,他们能做到言传身教,起到模范榜样的作用。

彼时,他们经常将自己的读书心得、治国经验和人生经历编书成册,以便流传下去为后世子孙提供学习教材。

明太祖朱元璋就在《明太祖实录》中,以汉武帝和商纣王做对比。

“夫奢俭不同,治乱悬判。尔等当记吾言,常存儆戒。”

用此话来告诫子孙要懂得惜民惜才,不能奢靡无度,压榨百姓。

除此以外,明成祖朱棣编纂《圣学心法》。

他以自己的治国思想和政治方略教导太子,希望其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而后,明宣宗朱瞻基制订的《帝训》和明宪宗朱见深编纂的《文化宝训》也被经常拿来教导皇族宗室子弟。

也正因此,博览群书是作为皇储和皇室子弟最基本的素养。

皇室的藏书阁遍集天下名着,为皇子们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教育氛围。

朱元璋在刚攻克元朝时,命人将元代遗留下来的珍贵典籍都带往金陵。

后来,他也经常派人在民间寻找遗书,把找到的书籍都保存在文渊阁。

在洪武元年,朱元璋又命人“建大本堂,取古今图籍充其中,征四方名儒教太子诸王”。

每次藩王有立功表现时,除了赏赐金银田地,也会慷慨奖赏大量的古今图书。

但光会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除了理论教导,明朝皇帝也注重培养太子和皇室子弟们的实践能力。

朱元璋治国期间就有过规定,当举国上下在郊外举办盛大祭祀活动时,皇太子必须留在宫中处理各项政务,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未来储君的治国能力和处理政务的能力。

这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出阁学习制度对太子的能力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令其能“讲经说史,徐扬德性,博古通今,庶可以承籍国家之重”。

如此一来,国家未来有明君可以,也就维系着整个政治局面的稳定和平。

只可惜,土木堡之变以后,这项祖制就逐渐偏离了原本的方向。

到了明朝后期,各个皇帝开始有意拖延太子出阁时间。

明英宗的皇太子朱见深出阁读书时已经年满12岁,明孝宗的太子朱厚照虽然出阁时间没有偏离太多,9岁出阁读书。

而当今的隆庆皇帝,他在登基初始就拒绝了礼部进献太子出阁读书仪注的编制,之后更是多次阻挠即满八岁太子朱翊钧出阁读书。

当时,礼部以“国家旧制,东宫出阁读书期不出八岁”为由劝谏。

但隆庆皇帝始终态度坚决,将出阁时间定在太子十岁以后。

当然,这其中也有魏广德的原因,因为他在和隆庆皇帝讨论育儿之道时,魏广德就曾感叹学童启蒙太早,实在是太辛苦了,所以他的儿子虽然会早早发蒙,但绝不会上太多课业,每天最多学习一个时辰。

小孩子,还是要有更多的玩耍时间。

也不知道是否受到这些话的影响,隆庆皇帝对太子的教育就变得不上心了。

因为一旦开了口子,之后的教育可就不是他这个皇帝能控制的,那得是内阁、礼部商议而定,总之他们是能够找到各种理由实行自己的教育。

皇帝希望太子能文武双全、才德兼备,可大臣们则倾向于让太子只学习四书五经,骑射和其他军政学习则予以免除。

这种矛盾皆因在土木堡战役中,明英宗朱祁镇听信宠臣王振的谗言而一意孤行,御驾亲征。

最终,他不仅自己沦为瓦剌军的俘虏,还让明朝武将功勋集团受到了大面积的摧毁,很多文官武将战死沙场,就连明成祖朱棣留下来的五十万大军都在这场战役中灰飞湮灭,这直接导致明朝从文武并重转向重文抑武。

出阁教育的学习重点也就相应转变,太子教育变成了形式教化主义,皇帝与朝中大臣对于出阁教育的期望目标不再一致。

儒学和各代帝王的祖训、宝训成了空疏之学,皇子们只懂大谈修身治国平天下,却对人间疾苦一无所知,也缺乏实际的沟通和治国能力。

“问道”和“济世”相分离,不能学以致用、不能在实践中探索真理。

而且在明朝后期,教育人员的配置上也显得墨守成规,呆板机械。

朝廷所聘的讲官都是老成识大体的年长学者,他们严格遵守君臣之礼,在教育方法上不敢“越雷池一步”。

在教导幼小皇太子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趣味性和互动性,更不存在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这种教育方式和理念让皇室子弟感到枯燥乏味,对学习也变得没什么兴趣。

隆庆皇帝在裕袛时选定张居正和魏广德教导太子朱翊钧,未尝不是意识到以前的讲官都是胡子一大把的老夫子,所以想做出一些改变。

冯保陪着太子在皇宫里瞎转悠,不过每次转到宫门附近时,总是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宫门外。

冯保知道太子想什么,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幼时朱翊钧啥都不懂,那会儿又在裕王府,自然上街啥的很稀松平常。

可是现在不行了,这里是皇宫,朱翊钧也已经是太子,自然就不敢带他出去了。

“你说魏师傅啥时候回来?他说可以带我出去玩的。

长这么大,我都不记得大街上是什么样子了。”

朱翊钧这时候不由得叹口气道,一副少年老成像。

以前他就求过父皇隆庆皇帝,说让冯保带他出去,在街上逛逛,但是遭到了拒绝。

几次三番,他也就不指望了。

一次过生日的时候,朱翊钧在前来送礼物的魏广德面前说起此事,魏广德当时也觉得可以让小家伙出去看看,就答应等他再大点带他出宫看看外面。

“太子爷稍安勿躁,魏师傅再有一年多就该回来了,到时候他是你老师,会给你上课,你和他说说,他应该有办法让皇爷答应的。”

冯保低声笑道:“魏师傅对你可是真不错,这都回乡还记得你生日,派人给你送礼物。”

“走了,回宫玩积木去,我要搭个大宫殿。”

朱翊钧看着没啥好玩的,皇宫里也就那样,几年下来早就玩腻了。

说完话,朱翊钧就跳上便轿,四个内侍就抬起轿子回宫。

其实这时候的朱翊钧倒不是懒,不喜欢跑跑跳跳,主要还是自己的腿疾影响,长时间走路就感觉右腿难受。

朱翊钧有腿疾,其实出生没多久就被发现,太医院也没有治疗的法子。

至于什么腿疾,那就是朱翊钧的右腿不知怎么比左腿略短一些,婴儿期若不是太医院坚持仔细也发现不了。

所以小朱翊钧不管是站立还是走路,身体重心习惯性放在右腿上,左腿就微微弯曲,看上去倒是和常人无异。

短时间的跑跳,不仔细也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时间长了右腿负担太重就觉得右腿难受。

如果不是后来他吃成大胖子,或许这点腿疾其实不影响他的行走。

至于朱翊钧最后怎么吃成大胖子,其实有说是他爱吃甜食,也有人说是家传病,毕竟明初朱标到朱高炽,貌似也是大胖子,明朝藩王成大胖子的也不少。

这年头,儿童的玩具其实种类也是不少,魏广德为了获得朱翊钧的好感,也是费尽心思从后世的玩具中选择符合时代的东西,派人精心制造出来作为礼物送给他玩。

今年魏广德派人送来的生日礼物,其实放在后世就是大家熟悉的一套乐高积木,可以拼接成宫殿,还用紫檀木雕刻的小太监模型也是栩栩如生。

这套玩具,就连隆庆皇帝见到都觉得有趣,还和朱翊钧一起玩了好半天时间,才夸赞魏广德的奇思妙想。

宫殿模型是魏广德命人参考三大殿的样式设计的,用凹槽拼接固定,屋顶不放上去的时候,还能把宫殿里面进行一番布置,看上去就和真的三大殿一般无二。

大殿里也设了御座啥的,但是没敢雕刻皇帝造型的小人,这个有点犯忌讳。

至于今年的礼物,其实魏广德也早有想法,那就是海船模型,他已经派人去找熟悉船舶建造的工匠,按照一定比例制造成拼装的玩具,还要把大炮等装在船上。

其实大明朝也不是没有这类模型,只不过送到贵人手里的,多是已经做好的成品,而不是拆成小块,要他们亲自动手拼装的东西。

三大殿的模型拼成后,按照魏广德所写的“使用说明书”,现在朱翊钧就在琢磨拼成个新的大殿,魏广德也给他提示,说可以叫御用监制作所需要的积木,而不必局限在他给的东西里。

对于别的文官,他们或许喜欢的是听话的皇帝,而魏广德可不这么想。

皇帝不行,大明朝就完蛋了,大明朝的覆灭其实和文官这种教育思想是有关系的。

刻意教育出一个呆板的皇帝,可以任由他们糊弄,就是为了维持文官地位超然的目的,直接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坐在软轿里,朱翊钧还在思考着怎么拼一个自己喜欢的大宫殿,想到缺失的材料,小太子就不由得有些挠头。

“大伴,交代打造的积木做出来没有?”

想到缺失的东西,朱翊钧就直接开口问身边伺候的冯保。

“御用监那边还没送过来,要不我找人过去看看,催催。”

冯保急忙说道。

“叫人去催催,只要拿到那些积木才知道够不够,还要不要继续制作积木。”

朱翊钧点头道,“还有,御用监那边你安排人一直在那里盯着,别叫他们拖拖拉拉的不尽心。”

“他们敢。”

听到朱翊钧这么说,冯保当即就佯装大怒道,“太子爷放心,老奴回头就派人过去盯着他们,看他们敢不尽心为太子爷办事儿,老奴就过去抽他们。”

“嗯。”

朱翊钧很满意的嗯了声。

走了一段路以后,冯保又主动开口说道:“太子爷,你还别说,魏阁老叫人送来的这个积木还真好玩,上次看到殿下和皇爷拼的那个太极殿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那是,那可是我师傅叫人给我准备的礼物,就是不知道今年他是否还记得给我准备新的礼物。”

朱翊钧先是高兴,后来情绪很快就低落下来。

毕竟,原来魏广德在朝中的时候,每年总能见到几次,特别是他生日的时候,魏广德是回亲自过去看他的。

可今年就没见到魏广德,只是把东西交到冯保手里,由冯保代为转送到宫里。

晚上,冯保服侍着朱翊钧睡下,安排好在寝室外值守的太监,他这才回到自己在宫里的房间休息。

不过一路上,冯保还在想着今天从孟冲那边听来的消息,隆庆皇帝要吃双倍的那药。

太监虽然不能行人道,可这些事儿也是知道的,那种药吃多了可不好。

进了屋,冯保让小内侍给他收拾床铺,自己坐在一边太师椅上还在想这事儿。

“嗯?”

瞬间,一道灵光滑过冯保的脑海。

皇爷需要双倍的药,那岂不是说陛下在那方面已经不行了,甚至可以引申认为,皇帝的身体出了问题......

想到这里,冯保一下子不敢继续往下想了,继续想下去,这可是掉脑袋的事儿。

不过既然已经有了这个念想,冯保也难以抑制自己的思绪。

“公公,床铺已经收拾好了,可以休息了。”

这时候,伺候的小内侍过来恭敬的说道。

“你下去休息吧。”

冯保挥挥手,让他出去,自己起身来到床前坐下,愣愣有些发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太监也懂扶龙术,女帝直呼求带飞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