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顺康帝并没有说他要给黛玉赐婚,但是杜月晚把它当做一桩心事存了下来,她觉得和薛宝林沾边儿的事情,恐怕都不是什么好事。
还是要告诉黛玉才好,至少让她有个准备。
刚好到了新鲜莲藕上市的季节,兰家从北静王那里得知当今圣上很喜欢这种水生作物,特意提前从洪湖收购了许多品种和品相都上乘的莲藕运至京城,送进宫去。
顺康帝收到这份贡品很是喜欢,正好杜月晚也陪在身边,便赏赐了兰家好多宫造的玩意儿,还问杜月晚有没有什么要给府里送的。
杜月晚笑道:“谢皇上恩典,正好想给姐姐写封信呢,问问她当年怀孕时的情形。
御医主说了,女子怀孕与生产的情况多半和母亲是相似的。
我母亲远在扬州,问姐姐是最方便不过的,看看她当年生小外甥女的时候好不好生。”
顺康帝点点头,知道她姐妹情深,传封家书也不值当什么,便让她写好了拿给常公公,到时候随赏赐的东西一起送过去。
可巧杜月华收到这封信的时候,黛玉也在府上做客。
因为是宫中来人送的赏赐,所以一大家子人都在院前领赏,当杜月华得知还有一封杜宝林给她写的家书时还有点诧异,自己不是前阵子才去看过她嘛,又想起了什么要说的呢?
杜月华本是笑着拆开信笺的,结果没看两行就眉头紧锁。
她看了一眼坐在旁边什么都不知道还在陪着孙氏说笑话的黛玉,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还是紫鹃先敏锐地发现了杜月华的不对劲,她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是杜月晚的胎出了什么问题,所以也没顾上多考虑,便开口问道:“大少奶奶,可是杜宝林身上有什么不适吗?”
杜月华抬头看向紫鹃,这丫头真是心细,这事还是要告诉她们才好,虽然月晚说皇上并没有答应要赐婚,但既然薛宝林开了这个口,保不齐日后还会提起,万一哪天皇上真得应了呢。
杜月华收起信笺,“黛玉,月晚说的这件事与你有关。”
黛玉诧异,扭头看向她,“和我吗?什么事啊?”
杜月华说道:“月晚说皇上无意中和她提起,薛宝林曾向皇上求过赐婚,而赐婚对象就是你和她的哥哥,薛蟠。”
黛玉手里本还端着一盏茶,听闻此言,手一松,茶盏直接掉到了地上,把屋里的人都吓了一跳,小丫鬟们连忙过来收拾残局。
黛玉顾不得自己刚才的失态,她蹙眉握拳,“大嫂嫂,皇上答应了吗?”
杜月华说道:“现在还没有,但是月晚担心那位薛宝林还会继续请求,万一哪一天皇上心情好就答应了也不是不可能。”
黛玉捏着手里的帕子,眉头竖起,咬着牙说道:“薛宝林为何要如此对我?我到底是哪里惹了她的眼,竟然要拿我去配她那不成器的哥哥!”
紫鹃知道黛玉一定气极,就连她听到这个事情都很想掀桌骂人。
她知道薛宝钗一向是嫉妒黛玉的,但本以为她现今已经入宫当了娘娘,和黛玉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了,大家自然是桥归桥路归路,各走各的。
可没想到她居然利用她可以给当今皇上吹枕头风这个便利,想让黛玉嫁给她那位猪狗不如的哥哥,做她的春秋大梦去吧!
虽然她不知道薛宝钗为何会想让黛玉嫁入薛家,但即便是有亲情滤镜加持,宝钗也一定知道自己那个哥哥是个什么东西,所以她让黛玉嫁给薛蟠,完全就是一副要把黛玉推入火坑的做法。
杜月华不知道薛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但是黛玉能这么说,可见不是什么好人。
但是她也只能劝道:“妹妹先别急,月晚说皇上并没有答应呢,所以事情还不一定是如何,她之所以要告诉你,就是让你能有个准备。”
黛玉心中又气又急,她略有歉意地说道:“今日失手打了茶杯真是对不住了,伯母,大嫂嫂,事出突然,我要先回家找爹爹去商量对策了。
紫鹃,咱们回家。”
说完就急匆匆地带着紫鹃往家里走去。
孙氏和杜月华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半晌,孙氏问道:“按理说这薛宝林和林家也算是亲戚,如果她那位哥哥真如黛玉所说是个猪狗不如的东西,那她岂不是要害了黛玉嘛。”
杜月华说道:“可不是嘛,黛玉可能也是不想家丑外扬,贾家的事情她很少和咱们讲起,想必应该是有些矛盾吧。
但是黛玉是什么样的人咱们都清楚,能和她有矛盾,对方应该不是什么好的。”
孙氏想了想说道:“是啊,你忘了,他们家本来都买了宅子,但却提前从贾府出来,应该是发生了极不愉快的事情。”
杜月华点了点头,“希望黛玉能够想到办法度过此劫。”
孙氏拨弄了几下自己面前的果盘,忽然计上心来,笑着对杜月华说:“月华,你觉不觉得这是老天爷给咱们家的一个契机?”
“什么契机?”杜月华一时没反应过来,反问婆母。
孙氏抿嘴一笑,“让人把小二叫来。”
杜月华突然间反应过来孙氏是想什么了,恍然大悟地说道:“母亲,您可是想……”
孙氏看着杜月华,两人目光交汇,彼此都心领神会地露出一个微笑。
兰衡听到孙氏让他过去时还挺开心的,因为他知道今日黛玉又带着紫鹃在府上做客呢,还正为自己没有什么理由过去见见紫鹃而沮丧。
结果正想着呢,孙氏身边的玉桃就过来叫他过去一趟。
兰衡嘴角带笑地走进孙氏的屋子,结果只见到了母亲和大嫂,微微诧异,黛玉不是才来了不久嘛,怎么就走了呢?
孙氏看出来兰衡一进门眼睛就在寻找,心中暗道此事有戏。
她对兰衡招招手说:“衡儿,到母亲这里来。”
兰衡过去坐在孙氏身边,“母亲找我来所谓何事?”
孙氏看着眼前芝兰玉树的小儿子,心中满满的成就感,她笑着说道:“衡儿月底就要满二十了,你哥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和你大嫂成家了。”
兰衡眼皮儿一跳,母亲这话头儿听起来不妙啊。
兰衡笑道:“母亲忘了吗,父亲不是说大明寺的师父说我不宜早婚。”
孙氏瞪了他一眼,嗔道:“那不是登门求亲的人实在太多,你父亲又觉得你的心性不似你大哥那般沉稳,才出此下策来推掉那些媒婆上门嘛。”
兰衡咧嘴一笑,“难道现在觉得我足够沉稳了?”
孙氏笑道:“这话怎么说呢,其实在做娘的眼里,你们永远都是没长大的小屁孩儿。
不过你这眼看着就要弱冠了,也是时候该说门亲事了。
眼下有个不错的时机以及不错的对象,娘叫你过来就是要和你商量商量。”
兰衡心中乱跳,他也觉得自己到了该成亲的年龄,但是母亲看中的人绝对不会是紫鹃。
他问道:“母亲看上哪一家姑娘了?儿子心性未定,还想着生日之后继续随舅父出海呢,可别耽误了人家。”
孙氏笑道:“我说的这位,你绝对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