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云的脸色很难看,望着城外黑烟,脱口而出:
“他们是想明日一举破城。”
周围众人沉默不语,没人骂吴军狂妄,因为吴军很可能有这个实力。
巴克少校深夜来访。
低声询问:
“大王,若事不可为,您愿意去孟加拉流亡吗”
孟云青筋暴起,抄起佩刀,可望着巴克那诚恳的表情,又莫名的泄了气。
哐当
佩刀砸在地砖上。
他眼眶微红,握着巴克的肩膀,问道:
“你跟我说句实话,欧洲强国陆军和城外吴军比,孰强孰弱”
巴克艰难的开口:
“我未曾见过吴军野战。但从攻城战来看,或是半斤八两。”
……
孟云瞬间苍老了几岁。
他甚至站不稳,只能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望着天花板。
冒出一句:
“大清,亡的不枉。”
话音未落
城墙传来巨大的喧嚣声。
成千上万的士兵在惊恐的呼喊、奔跑。
孟云和巴克对视一眼,冲出屋子。
一抬头
无数根拖着尾焰的玩意从天而降,好似神罚。
瞬间,
他的脑海闪现一句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
贴切!
特别的贴切!
这句简直就是为此刻而着。
上国威压,恐怖如斯。
踏马的自己被打的快灭国了,还是忍不住想起上国的璀璨诗词。
……
一波接着一波的火箭弹。
爆炸、火光、弹片
今夜地狱,阿瓦值班。
被炸的肝胆俱裂的几百头战象们发疯般在街道乱窜,其实人类也是一样。
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
几十万人奔跑,想躲避头顶不断落下的天火,却找不到一处安全区域。
更可怕的事发生了。
城内最大的一处火药库殉爆了。
伴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一朵蘑菇云腾起,猛烈地冲击波将半里范围内的人畜、屋子齐刷刷抹平。
一头巨大的战象被气浪吹出去好几丈远,挣扎,爬不起来。它的内脏被震碎了。
周围尸体遍布
巴克少校距离爆点至少有3里,依旧被震的失去平衡,踉蹡摔倒,耳鸣、眩晕、迷茫。
……
城外。
吴军齐刷刷高呼:“卧槽”。
白健仁原地呆滞了好几秒,几乎不敢想象这种程度的爆炸意味着什么。
身旁,
4个阵地。
200多个火箭发射架。
3500颗从马鞍山万里迢迢运来的重型火箭弹。
数万人震撼围观。
仆从军激动的发疯,高呼“阿伊个西八”、“哟西”、“萨瓦迪卡”。
与有荣焉
太震撼了。
太恐怖了。
天兵恐怖如斯,服了,彻底服了。
扶桑武士默默擦拭祖传的武士刀,对上国敬畏之情溢于言表。祖传的慕强dna动了。
……
这一夜,中南半岛各方势力皆有人在场。
3500颗火箭弹,施放过程花费了半个时辰。
超过8成的火箭弹成功落入城中。
阿瓦城火光冲天。
阿鼻地狱不过如此。
吴军在城外点燃数百堆篝火提供照明,意在拦截出城的逃兵。
白健仁看了一眼怀表,预计日出在半个时辰后。
“司令官,下命令吧。”
“不急,先三面合围,后面等待军令。”
“是。”
……
仆从军格外激动,他们摩拳擦掌纷纷请战,要做最忠诚的狗。
阿桂沉默不语,在烈火中燃烧的阿瓦城让他内心残存的最后一点骄傲消失了。
打不过就打不过。
服输是对的。
一旁的儿子阿迪斯在黑暗中轻声道:
“阿玛,时代变了。”
“是啊”
阿桂心中感慨,什么弓马娴熟,什么骑射无敌,都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大炮加火箭弹才是战场王者。
……
阿瓦城火光冲天。
少数人打开城门试图逃跑,出城不远,就被蹲在黑暗中的仆从军拦截,一顿刀劈矛戳。
城内是烈火,城外是悍兵。
除了死亡,竟是没其他选项。
1个时辰后,一名军官走来。
敬礼道:
“报告司令官,火箭营已完成任务。哑火13枚,意外爆燃2枚。我部被炸死1人,烧伤6人。”
“你部大功一件,退下吧。”
“是。”
火箭弹瑕疵依旧存在。
马鞍山重工一直在改进。
此时,2名随军技术人员仔细正在询问受伤士兵爆燃事故发生一刹那的经过。
并将弹壳移到附近,待天明后仔细勘察。
……
日出东方,金光灿灿。
围攻的吴军神情轻松,笑呵呵的议论:
“灭国了。”
“贡榜王朝,没了。”
除了极少数人或坐船或泅渡通过伊洛瓦底江逃出生天,20余万人死于这场大火。
阿瓦城,废了。
财富、人口、城池一起化为灰烬。
吴军凶残,震惊世界。
中南半岛各国敬畏如神明,争先恐后地表示,接受“上国保护”、接受“自由通商”。
自愿。
都是自愿。
……
第7军则是抓紧时间窗口,沿着伊洛瓦底江一推到底,将军旗插上了海滨重镇——仰光。
10天后
隶属于第4军团1个步兵营姗姗来迟,接过防务。
在仰光城头升起金色狐狸图案的军团旗,同时大兴土木,在城外另筑棱堡。
第7军团往东、往西南、往西、往东北方向,搞了一次中南半岛武装大游行。
果断抓捕戕害本国商队的凶徒以及幕后凶犯500余人。
之后,
又在情报署细作的指引下攻破12个大小部落,达成战绩首级5000,俘虏匪眷3000。
在扫荡过程中,德川幕府派来的武士仆从军表现尤其积极。
他们热衷于古法杀人,一刀两段,其凶残程度令第7军团印象深刻。
……
2月中旬。
仰光开始下雨,第4军团在棱堡军营内开始避暑。
他们一个个衣裳不整,搂着从安南海运来的娘们在雨棚下欣赏风景。
安南娘们好。
穿奥黛的特别好。
惜命的第4军团已经研究出了热带生存法则。
一,食物必须新鲜,肉类只吃活物。坚决不吃隔顿饭,每顿只吃7分饱。
二,尽最大努力驱蚊。包括但不仅限于烧植被、填水洼、清死角、烧艾草、张蚊帐。
三,只喝凉白开。坚决不喝生水,远离陌生水体。
四,病患及时隔离。
五,吃好喝好玩好,身体结实。
六,堡垒要坚固,大炮要多。
七,舍得花钱,自费改善海外驻军的生活条件。
……
第7军团全员北撤,大部归国,仅留1个步兵团在密支那城驻防。
自此,
吴国的战略目的全部达成。
一,干掉了中南半岛小霸王。
二,卡住了撒克逊人的黑手。
三,杀鸡儆猴,各方敬畏。半殖民地初具雏形,南洋后院安稳。
李郁在御前会议,明确告诉所有人:
马六甲以东所有区域都是帝国的后院,要打造成帝国的资源产地、商品输出地、移民目的地、流放目的地。
总之,
帝国不希望在中南半岛再出现什么区域强国。
否则的话,阿瓦城许多的鲜血就白流了。
……
地图上。
坤甸、巴达维亚、大城、金兰湾、西贡、仰光、富国岛,帝国皆有驻军。
出于作战需要,以及平衡需要。
以上驻军皆是陆海军共同出现。
在陆军部和海军部反复争论后,陛下一锤定音,南洋驻军之间若有分歧,当遵从海军指挥官。
这就形成了情报署、陆军、海军三家鼎立的格局。
吴国的铁制品和棉纺品大量流入南洋,0关税。
……
3个月后
殖民地保护神第四军团开始了第一次武装巡航。
正值雨季,江水汹涌。
帝国授权造船署在西贡、仰光、大城分别建造了一支小型内河舰队。
零部件从国内运来。
柚木从当地获取。
铁肋柚木船壳,蒸汽驱动明轮,排水量200吨,载人30人,火炮7门。
……
应第4军团士兵强烈要求,造船厂又对巡逻舰进行了改造,给甲板加了盖,挡雨挡太阳。
雨季时巡航很实用
士兵们坐在雨棚底下一边了望,一边煮着热茶。
脑门后,八嘎帽的三片帘子迎风飘扬。
八嘎帽是热带的正经装备。可防脖子晒伤,防蚊虫。
很快
拖着黑烟柱逆流而上的新型巡逻舰就成了帝国在中南半岛的化身,正义的化身。
……
吴朝重视航运,妥妥的水德帝国。
湄公河是巡航重点,西贡港布置了10艘巡逻舰,编号从湄公河1号到10号。
如今正值雨季。
水面宽广。
巡逻舰湄公河2号和6号一路拖着黑烟柱穿越真腊王国,进入它的北部邻国占巴塞王国。
当看到孔恩瀑布时,这趟航程就到头了。
湄公河上流巡航尚待开发,需另建基地。
……
“返航。”
两艘船一前一后,保持半里距离。
返航时顺水,一路船速飞快,两岸高棉人的村镇飞快后退。
在接近真腊王国都城附近时,2艘巡逻舰减缓速度靠岸停泊补给。
这处码头由2个广东商人共同出资经营。
见殖民地保护神来了
伙计们立马熟悉的准备淡水、朗姆酒、新鲜食物、煤炭,笑嘻嘻地送上巡逻舰。
像这样的补给点在湄公河沿岸已有7家。
年底时,军团和这些商人统一结账。
……
两艘巡逻舰遵循了安全原则。
一半人下船歇息,一半人留守船只。
任凭商人怎么盛情邀请军爷们下来喝点小酒泡个澡解解乏,也不顶用。
第4军团的军纪是薛定谔的,和捞钱相关的事,军纪极度松散,和小命相关的事,军纪极度严谨。
内部的枪炮训练、配合训练、旗号辨识从不懈怠。
巡逻、站岗一丝不苟。
从司令官黄肆以下到普通士兵,坚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第4军团对于中南半岛的土着一直保持警惕,他们压根不相信世上存在所谓的以德服人
……
沐浴更衣后
士兵们一边吃粤菜一边听俚语小曲。
一清秀小伙计男扮女装,咿咿呀呀,唱的是云南民歌,很有文化,很解乏。
军爷们慷慨地赏了一块银元。
突然,
外面传来一声枪响。
懒散的士兵们立马拿起各自的武器冲出屋子。
巡逻舰旁,
一名赤膊土着男子倒在血泊里,旁边还有个妇人在哭诉。
甲板上的士兵又举起了枪
经营码头的广东商人微微色变,他猜到哨兵要干什么了。
……
不过,还有更快的。
一名长相和善的军官掏出自己的短刀,往嚎哭的妇人面前一扔。
“捡起来。”
妇人听不懂,眼神充满仇视。
军官很耐心的掏出了手枪。
一字一顿:
“捡起来。”
当妇人的手即将触碰刀柄时,枪声再次响起。
吓的刚刚赶到码头的2名本地差役吓的面如土色,连忙丢下铁尺,举起双手。
汉语蹩脚:
“军爷,别开枪。自己人。”
军官微笑,招手示意他清理现场。
……
那名男扮女装的小伙计惊魂未定,对掌柜的说:
“这帮军爷心真狠。”
商人叹了一口气,幽幽说道:
“人不狠,站不稳。”
“啊”
“这帮军爷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看的透彻。”
说着,
2艘蒸汽船拖着黑烟潇洒离开。
岸边围观者众。
正如商人所说,南洋土着对于上国之人是既恨又畏。畏惧之心上升,恨意就淡了。
更关键是,
各地官府和地方豪族怕的要命。
只要是上国之人和本地土着产生冲突,一概将土着抓进站笼活活晒死。
阿瓦城殷鉴在前,安南、真腊、占巴塞、万象、暹罗、清迈王国的君主们噤若寒蝉,不敢稍加颜色。
再说了
上国除了要钱,其他真没什么要求,没有触碰到大家的根本利益。忍吧
……
第4军团的凶名顺着湄公河传遍上下游。
“正红旗九狗”之流放南洋的孤独狗,英二爷终于嗅到了发迹的机会(4狗去了天堂,还有4狗在松江混吃喝)。
除了一个儿子,其余家人都死在了5000里流放路
父子俩和大部队失散,迷失方向,沦为异国乞丐。
但是,
吴军来了。
命运的齿轮突然咔咔转动了。
英二爷割掉脑后的辫子,在河边洗干净脸庞,心中默念:“从今日起,我是汉人,我是上国老爷,我是江宁人。”
燕京是京,江宁也是京。
唯二的京
……
英二爷打心眼里觉得做个江宁人不算委屈了自己。
一番心理建设完毕后,
父子俩迈着稳健的四方步走向附近一高棉地主家的宅子。
咚咚咚。
砸门。
“开门,你上国爷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