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赵括惊讶的看着面前的吕不韦,看着身边这堆积如山的文稿,瞪大了双眼。

“这些都是您所书写的?”

吕不韦摇着头,苦笑着说道:“我从前只是一个商贾,有什么样的才能可以着书育人呢?”,吕不韦认真的说道:“齐国有孟尝君,魏国有信陵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这四个人,都是擅长结交门客,吸引各地的人才来投效他们...因此他们各自都建立了自己的功德...”

“自从韩非入秦之后,秦国已经不许蓄养门客,更不能结交武士说客...我原先是想要效仿这四个人,来吸引天下的贤才到我的身边,可是法令却不许我那样做..故而我派人去秦国各地,要求各地的能人书写文章,交给我...”,吕不韦苦笑着,看着屋子里堆积着的竹简纸张,这才笑着说道:“这就是他们送过来的。”

“写什么的都有,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许多文章还有重复的地方...我一个人无法整理成书,故而想要请您帮忙...”,吕不韦说着,赵括却是有些头痛,他看着身边的这些竹简,当吕不韦让武士们将这些文章带进来的时候,他也是被吓了一跳。

“这么多的东西...只怕我一个人没有办法整理好啊...”

“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会派人来帮助您的。”,吕不韦认真的说道:“以全国的力量来进行编写,总结百家的学说,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等这本书编写完成,一定会让后人收益无穷。”,赵括点了点头,吕不韦说的并不错,若是真的以全国的学者来进行编写,总结天下所有的道理...那这还真的会是一本千古奇书。

而且赵括知道,吕不韦在历史上的确是完成了这本书,通过门客们的帮助,他完成了《吕氏春秋》,这本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非常的高,他保存了很多消亡的学派理论,给与后人一个借鉴的根本,成为了后来人研究先秦的一个重要文献,当然,在封建时代,很多学者也都是学习吕氏春秋来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同的人,往往能看到不同的东西。

赵括并没有拒绝,这是一件好事,由国家进行组织来编写文集,吕氏春秋是开了先例的,这对华夏是有着巨大的功劳的。虽然吕不韦并不是亲自书写,可是他发动众人的智慧进行编写,从这一点上来看,他对这个世界的功劳也是不容小视的。赵括答应参与到整理之中,甚至还拿出了自己的几个文章送给吕不韦,吕不韦欣喜若狂。

有着赵括这个大学者来帮忙,事情一定会更加的成功。

而在这期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从昭襄王时期开始修建的郑国渠,在耗费了足足十年的时间后,终于完工。因为赵括的影响,韩国的水利大师提前来到了秦国,而郑国渠的完成时间也比历史上要早了四年。郑国渠工程,西起仲山西麓谷口,郑国在谷作石堰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水入渠。

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伸展,流经今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县,最后在蒲城县晋城村南注入洛河,干渠总长近三百华里。沿途拦腰截断沿山河流,将冶水、清水、浊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在关中平原北部,泾、洛、渭之间构成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使高旱缺雨的关中平原得到灌溉。

以秦国的力量,尚且耗费了十年才修建完成,足以看出工程的巨大。

在修建完成之后,秦王开心的给郑国连升了好几级的爵位。郑国的工程,他所带来最大的影响,不是因为工程的巨大也不是因为工程所能带来的巨大好处,而是他带来的一种先例,就像吕不韦编写吕氏春秋给天下带来国家组织众人编写文集的先例一样,郑国的工程也是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

在修建完郑国渠后,秦王就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继续修建,可是吕不韦劝阻了他,吕不韦说:秦国因为修建水利工程发动的百姓非常多,耗费的物资也不少,不如给与百姓一些休息的时间,再进行修建,若是为了修建水利工程使得百姓疲惫,那秦国的国力也一定会受到影响。

秦王当然是同意吕不韦的说法。

成蟜走在韩国的道路上,他认真的看着周围的情况,韩国已经开始了春种,各地都能看到忙碌的百姓,秦国对农耕的重视,是超过了原先的韩国的,韩国内不从事农业的人,都被强制性的参与到耕作之中,平日里耀武扬威的游侠,此刻也是不敢再闹事,他们的剑,挡不住秦国的弓弩。

而经过了长达数个月的宣传,原先的韩国百姓们也知道了秦国的制度,包括官府奖励耕作之类的事情,韩人对此非常的好奇,他们头一次听闻,在自家的耕地上卖力的劳作,还能得到官府的奖赏。当然,秦国的律法,也是让他们为之一振,秦国的律法实在太多,好在有亭长可以随时去询问。

秦国免掉了这些地区今年的税赋,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这里的百姓对秦国那种天生的抗拒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叫税赋啊??这是天大的好事啊。成蟜看到耕地里的那些百姓们笑着聊着天,脸上已经没有了多少畏惧,反而是带着一种对未来的期望,韩人实在是遭受了太多的苦难。

这个时代的百姓们所想要的并不多,他们只是想要一个可以供他们耕作的土地,他们就安心在这里耕作,他们会缴纳税赋,也可以去参与徭役,只要他们能不被饿死,不被冻死就好。可惜,事与愿违,就是这样的要求,也并不是都能被实现...韩国因为国力的限制,没有办法带动百姓们去进行生产。

可是秦国就不同了,秦国拥有充足的种子,耕牛,农具,并且在赵括的影响下,已经改变了对征服地区的制度,不再是奴役这里的百姓,而是将这里的百姓也变成秦人...而将士们所需要的奖励,则是从那些当地贵族身上来划分给他们。寻常的百姓,也不再被送给高爵位者为家臣。

果然,这样的改变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当国家被灭亡的百姓得到了比原先更好的生活,当他们可以养活自己的时候,秦国开始救济他们之后,韩国就被他们抛在脑后...这个时代的庶民,本就没有太强的国家观念,若是能吃饱肚子,谁还会去胡思乱想呢?成蟜看着这忙碌的场景,心里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父亲会执着的进行一王天下的策略。

他付出了那么多,大概就是为了看到这样的场景吧。

当他来到了郑县,拜见了当地的官吏之后,很快,他就找到了目的地。张良的府邸,原先秦国在征服其他地区之后,是不会对当地的贵族动手的,因为这些有文化的贵族,是可以帮助秦国进行更好的治理当地的,他们是可以合作的对象,可是如今不同,这些贵族的土地都被拿出来作为对将士们的赏赐,故而原先的贵族过的并不是很好。

也爆发了几次叛乱,不过百姓们不愿意跟随他们作乱,他们只是带着几百个家臣去造反,这是以卵击石,没有任何用处。

张平一家,就是落魄贵族的典型,他们家里的耕地都被夺走,家臣被释放...张平的妻要照顾自己的孩子,要支撑起一个家庭,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其实,张平有两个儿子,不过,他的小儿子体弱多病,很早就送到了妻子的娘家,张平的老丈人是个有名的医生,他可以为自己的小外孙调养身体。

在如今,张平不在,张良的母亲觉得自己没办法来养活两个儿子,也就没有将小儿子接回来。

在那日,赵田典来拜访他们之后,张母就意识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她是读过书的,并不愚钝,那位田典的随从非常的阔气,看起来不像是个田典,而在他离开之后,周围的这些郡县就开始救济孤儿寡母,并且鼓励她们再婚,赦免了那些成为后父的人。自己跟那位田典诉苦后不久,各地就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这让张母更是怀疑那位田典的身份。

当长安君来到这里的时候,张良正在读书,张母看着面前半大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像对待赵括那样的警惕,她笑着问道:“你有什么事情吗?孩子?”,长安君身材消瘦,看起来比张良也大不了多少,长安君这才朝着她俯身一拜,问道:“请问这里是张相的府邸嘛?”

张母愣了一下,这才点了点头。

“我是奉父亲的命令来为张良送来书籍的...”,张母惊讶的问道:“您是赵田典的儿子?”,长安君急忙点着头,说道:“我叫赵长安,正是他的儿子...”

而正在屋内读书的张良,听到屋外的声音,也是忍不住的走了出来,他好奇的看着面前的长安君,长安君也是在打量着他,他也不知道,父亲怎么会如此的重视一个半大的孩子,他实在看不出这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张良的目光却是留在了长安君身后的武士们抱着的那些书籍之上。

张母思索了片刻,这才笑着说道:“其实也不必送来...家里的藏书够多了。”

而长安君摇着头,他看着身后的那些武士们,武士们便将这些书籍竹简之类的都抬进了院落内,长安君这才让武士们离去,张母承受了他人的好处,自然也是要款待长安君这位客人的。张良将那些送来的书籍翻开了几页,这才惊呼道:“这都是马服书的手稿!都是些我不曾看到过的!”

张母说道:“请替我感谢赵田殿的恩德,他对我家的照顾,我们一定是不会忘记的。”

长安君急忙推辞,他这才看着张良,笑着说道:“父亲这次让我前来,还是要我将这些书里的东西传授给这个孩子...”,张母不能确定赵田典的真实身份,故而也不想接受这样的好意,她便推辞道:“不敢如此劳烦您,良虽然年幼,可是很懂事,他可以自己读书,就不必再劳烦您了。”

成蟜无奈的说道:“还请您不要推辞,这是我父亲所交代给我的...我...”,张母看着面前的成蟜,迟疑了许久,这才答应了他,如今张平不在,她也不能去无端的得罪别人...长安君便留在了郑县,每日都来找张良,将父亲交给自己的那些手稿教给他。赵括将很多自己的手稿送了过来。

在教导张良的时候,长安君就仿佛看到赵括正在看着自己说着书上的那些内容,很多东西,他都能给出不一样的理解。而在他面前的这个孩子,的确是无比的聪慧,很多的内容,一点就透,都不需要长安君多说什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长安君多年以来的那种不安,那种落差感,似乎都在减弱。

这是他第一次来教书,当他将书里的内容反复的解释给张良的时候,那些东西也都记在了他的心里,教书是一个教育他人的过程,也是教育自己的过程。

“马服君说:论用兵,我不如白起,论谋略,我不如范雎,论治国,我不如吕不韦,论治学,我不如荀子,论成就,我不如郑国...弟子启问:可是天下人对您的敬爱超过这些人,这是为什么呢?马服君说:这是因为我将天下的百姓都当作是自己的家人的缘故啊,家人之间互相敬爱,这有什么惊讶的呢?”

长安君说着,又解释了起来,“这位唤作白起的人,是秦国的武安君,当初他带兵...”,长安君将文章内出现的几个人都介绍了一遍,张良认真的点着头,并且将这些都记录了下来。

“马服书的这篇文章,是说仁义的重要性,因为马服君爱天下的百姓,所以天下的百姓也爱他...”

张良点着头,不断的记录着。

长安君自己似乎也沉浸在了书内,思索着这些道理,甚至还能延伸出更多属于自己的东西。

ps:有读者反应我书里的樊於期不像是个义士...嗯,他劝说长安君谋反,给出的理由是秦王要杀长安君,而且秦王是吕不韦的儿子,不是王室血脉,在忽悠长安君谋反并且叛乱失败之后,这位义士继续留在秦国当将军,好像啥事都没有发生,后来战败之后,他害怕受到处罚,逃到了燕国。

这样的人,我从不觉得他是个义士,若是他跟长安君一同谋反,我都会敬他几分,可惜,他并没有。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仙朝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一缕幽香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太监也懂扶龙术,女帝直呼求带飞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