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边,黄罗伞盖,朱爽站在伞下望着滔滔江水,心中感慨。
此战过后,鸭绿江便是大明的内河了。
吉林地区,亦不缺出海口,只可惜现在还派不上用场。
朱爽身后,一众将领跟随,不明白太子殿下为何偏对这条江发呆。
因为除了李氏朝鲜之前的势力抵达鸭绿江下游南岸外,并未有特别之处。
“殿下,该过江了,如今大军齐聚,不定什么时候便打下汉城了!”老太监曹锦低声道。
朱爽大手一挥,道:“过河!”
将士们纷纷踏上浮桥,开始过河。
而对于朱爽而言,却不用走浮桥,有舒适的大船供他乘坐,陪在身边的文官却只剩解缙一人了。
至于铁铉,朱爽将其留在后方,命其负责转运粮草。
景清铁面无私,负责监察,也算各司其职。
至于解缙,才学又高,还能如导游一般,给朱爽讲各种典故,便命其随行,一起前往汉城。
好吧,朱爽又又又改主意了!
虽说,他离京的时候向朱元章保证,只是到北平督军,不会亲临前线。
然此刻,二十余万大军齐聚,加上转运的民夫人数已达八十万,又是真正的灭国之举。
而非打木邦、云远府这种土司政权,真要让他一直在后方等消息,朱爽哪忍得住。
给老爹去一封信报备后,朱爽便尽起大军,渡过鸭绿江,踏上朝鲜的土地了。
五月初的朝鲜温度适宜,田野中已是绿意盎然。农夫们开始下田耕作,似不受战争影响一般。
朱爽命丁智深寻一个农夫过来,问道:“老丈,如今兵荒马乱的,你不怕吗?”
农夫用朝鲜话回答,通译将其翻成汉话,意思是:“怕啊,可是没办法,出来可能会被乱兵杀死。可要待在家,不出来耕种,那全家都会饿死的!”
朱爽又问:“今后,将由大明来统治这片土地,这里的百姓,是怎么谈论这件事的?”
农夫问:“大明的田赋收多少?”
朱爽答:“十五税一!”
农夫面露喜色,“以后这里,也这么收吗?”
朱爽道:“差不多,而且本宫决定,对这里免税三年,三年之内,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都不用纳粮的。”
农夫听这话,一脸的难以置信,旋即是狂喜之色。
“贵人啊,俺给你磕头了,青天啊!您救苦救难啊……!”
农夫有些语无伦次,朱爽怀疑他拜的不仅仅是自己。
“起来吧,回去之后,把这消息告诉你们的乡邻!”
“俺知道,俺知道,贵人,俺还想问,今后的徭役,多不多?”
其实对于华夏古代百姓而言,除了不恤民力的暴秦外,多数王朝的田赋都不高。
可为什么好多百姓会活不下去呢?关键在于还有徭役。
现代社会国家搞基建,会出钱找工人修桥铺路盖大楼,即能解决就业,还能促进消费。
但古代不同,修路、盖衙门、运输军粮、修理河堤,都是无偿征调百姓来干活的。
时间短还好些,一旦长时间让百姓服徭役,绝对会令无数百姓破产。
最夸张的是在秦朝,据说全国人口为一千万,服徭役(含兵役)的人就超过了两百万。
似秦、隋这种不恤民力搞大工程的王朝,都二世而亡。也给了中国历朝统治者鲜活的教训,稍微明点事理的皇帝都是轻徭薄赋,不敢乱来的。
朱爽道:“三年之内,这里不会有大规模的徭役!”
农夫闻言又惊喜万分,在此跪地磕头。
朱爽赏了他二两银子,将其打发走了。
解缙道:“殿下莫不是,想将这里纳为朝廷直辖?”
朱爽呵呵一笑,“非也,还是要分封的,不过头三年,不许藩王压榨百姓!”
解缙道:“如此一来,似能限制藩王发展,可朝廷的财政压力,便大了!”
朱爽道:“我准备在这片土地上封三个王。每个王爷两卫人马,便是一万多人。三个王爷加起来,也才三万出头。相比李氏朝鲜的军力,缩减太多,朝廷的负担其实没那么重。再者这里可以屯田,可以抄没两班贵族的家产,嘿嘿!”
听朱樉这么笑,解缙忽觉毛骨悚然,想起朱樉往日的所作所为,似才想起,面前这个看似宽厚和善的太子爷,残暴的时候也是要人命的。
但是,朝鲜两班贵族跟他有什么关系,纵然被清洗了,有余孽扯旗造反,头疼的也是封到这里的三名王爷啊!
当即道:“王爷妙计,微臣佩服!”
朱爽望着远处的土地,忽然道:“你说,如果告示这里的百姓,打土豪,分田地,他们会狂热拥护大明吗?”
解缙闻言,一脸不可思议的神色,闹不清楚太子爷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念头。
因为朱樉才是大明最大的地主,最大的土豪啊!
就土地而言,朱樉在陕西的地界上,就有超过三十万亩。而内务府管理的皇庄,将来也是朱樉的啊!
“殿下,这口号太蛊惑人心,不能轻易说出,容易惹出事端啊!”
朱爽呵呵一笑,“我就是那么一说!”旋即纵马向前。
话说,打土豪分田地这种口号,还真不太适合此刻的大明。
因为开国时间尚短,前些年北方还有大片的荒地无人耕种,压根不需要打土豪分田地。
可朝鲜却不一样,虽刚刚经历了改朝换代,却是李成桂篡来的,原本王氏高丽的统治阶层还在,依旧是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啊!
不过这会李氏朝鲜覆灭已成定局,不用发动朝鲜底层百姓。
可朱樉不知道的是,仅仅几天,他与农夫在路边对话,宣布免税三年的消息,便已传遍各地。
原因嘛,也很简单。
那农夫虽没啥见识,也没四处游走。可他能遇到南下的朱樉,只证明了一件事,他所住村庄在交通要道附近。
回去后,农夫跟乡邻们一说,乡邻们则向路过的商贾打听。
商贾们游走四方,很快将消息传遍朝鲜大地。
汉城,朱高煦偶然听到商贾们传来的消息,来到朱棣营帐,怒气冲冲道:“父王,二伯他安的什么心?居然要免那些贱民的田赋,那我岂不是要当三年穷苦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