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于建元九年四月初离开长安,建元十年八月末回到京师,期间历时一年多,而没有生出大的动乱。
一是文治武功带来的巨大声望,杜绝了很多人作乱的念头。
其次是监国人选挑的好,秦王朱尚烈、汉王朱尚煜和皇后邓氏三方势力互相制衡,没有人能一家独大,也就没人敢冒险作乱了。
再次是朱樉的监督,他虽没回长安,可朱尚烈、朱尚煜监国时的各项举措,都是要时候送到朱樉这边报备的。
而内阁、六部、御史台等重要衙门的主官,也要轮番北上侍奉御前。
正是因为有这些措施,才保证朱樉出征期间,帝国没有发生大的动乱。
可在财政开销方面,着实有些大。
朱樉不免疑心,是不是又有人不长记性,贪他的银子了。
不管怎么样,账目总是要查的。
朱樉回京,在紫禁城内只待了两日,便移驾终南山行宫了。
朱尚烈命人把朱樉离京期间朝廷的各种开销账目,全部搬到终南山行宫,调集了一批账房先生,昼夜核算。
秦王朱尚烈不免心中惶然,他有心储位,可建立自己的势力,收买大臣,哪样都需要银子。
赶上监国期间大权在握,不说贪污多少,总要弄些银子给自己用。
不想老爹这般心狠,回了京师第一件事不是奖赏有功之臣,反是查自己儿子的帐。
这天底下,哪有这般当爹的?
秦王府,朱尚烈坐立不安,冲一个年老的书生道:“先生,您说父皇此举,到底是何意?”
老者道:“当今圣上,最很贪腐,或许只是单纯的想查个账,怕有人贪了他的银子!”
朱尚烈闻言,不安道:“那,如何是好啊!”
老者道:“臣早劝过殿下,莫要贪一时之利,只是殿下不听吾言!”
朱尚烈闻言,羞愧难当。
要说他刚刚协理工部的时候,也是秉公办事,不贪一两银子的。
可到朱樉御驾亲征,由他监国时,情势就变得不一样了。
几个在朝堂上混的不得志的官员,冒险投靠了朱尚烈,整日对其各种吹捧。
奉承的话听得多了,朱尚烈也觉父皇对他期许颇高,有可能取大哥而代之。
这期间,更有一些商贾投到其门下,送美人、献银子,朱尚烈初时还能拒绝,可时间久了也就接受了。
加之一些人说,殿下欲成大事,必然要收买官员,要收买官员就得有银子。
如今朝廷的官员,收入大幅提升,光送银子很人多怕是瞧不上。
您要是能出手就是一把金豆子,才好招揽人才啊!
朱尚烈闻言,越发觉得有理。
于是,经手的各个项目便想法贪一些,很快便攒下不小的身家。
这期间,他也曾无数次的害怕。
东窗事发时,老爹会如何处置他。
甚至一度去想,若老爹病逝于草原,他以监国的身份,是否能够顺利接班。
不想老爹还是回来了,甚至刚一回来就要查账,这令朱尚烈无比恐惧。
“先生,事到如今,后悔已无用处,可有妙法救孤?”
老者叹息一声道:“陛下觉得,您的那些手法,能瞒的住吗?”
朱尚烈想哭,他年纪轻轻,第一次监国,第一次贪污,哪有什么经验,又哪里能瞒得住。
“怕是,瞒不过父皇吧?”
“所以嘛,为今之计,与其让皇上查出来,不如王爷自己去认错吧!”
朱尚烈闻言,表情惊愕,退后两步道:“先生说的什么话,让孤去认错,那岂不是让我,自寻死路吗?”
老者道:“王爷觉得,太子,贪腐否?”
朱尚烈道:“我倒没去查太子的帐,可皇后娘娘一家,于财货方面并不干净。”
老者笑着道:“其实老夫觉得,太子殿下于财物方面,还是干净的。因为皇后娘娘家族为其敛财,已不需要他去贪腐。殿下的缺陷在于根基太浅,所以只能亲身上阵。
陛下能容忍皇后娘娘家族贪腐,是因为知道这些钱,大部分被太子用了。
他若不换储君,就必须容忍。
陛下有意以王爷取代太子,也会容忍殿下的!”
朱尚烈闻言皱眉,心里道:“父皇若不再考虑我,那本王岂不是危险了?”
可事到如今,也没有好的法子,朱尚烈思索再三,还是决定赌一把,去行宫门口请罪。
想到此处,朱尚烈灵光乍现,叫了一声,“行宫?”
老者哈哈一笑:“殿下这回想明白,皇上为何不待在皇宫,而是去行宫了吧!”
朱尚烈来回走了几步,兴奋道:“行宫地处终南山脚下,环境优美,人迹罕至,我去那边跪着,不似午门前那般张扬!”
老者道:“正是如此,看来皇上已等你多时了啊!王爷若再不去,可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朱尚烈闻言,道:“那我命人寻一些荆棘,负……!”
老者忙说,“王爷湖涂,陛下之所以选在行宫,便是要掩人耳目。您要去负荆请罪,总要弄出些流言来。若传开了,岂不辜负陛下苦心?”
“对,对,对,却是本王想岔了!”朱尚烈懊恼道。
旋即带着几名贴身侍卫,纵马出了长安城,直奔行宫而去。
朱尚烈一行人骑的都是宝马良驹,很快来到行宫门前。
也不说话,直挺挺跪了下去。
守在门前的一名侍卫道:“王爷,莫要在这跪着,皇上说了,您要到了,便直接进去!”
朱尚烈闻言心中感慨,这种局面,到底是个父皇算无遗策,还是先生神机妙算啊!
起身进了行宫,被小太监引领,很快来到一处湖泊前,瞧见钓鱼的朱樉。
“罪臣,朱尚烈,参见父皇!”
朱樉一挥手,命身旁伺候的全都退下,才说道:“你,何罪之有啊!”
“儿臣一时湖涂,贪了朝廷一些银子!”
“真的是一时湖涂吗?朕瞧你应该是明知故犯吧?”
朱尚烈叩头哭道:“父皇有所不知,那些人为了腐化臣,能做到什么程度。他们是想方设法的讨好儿臣,千方百计的送银子、美人。更有甚者,献上自己的老婆、妹妹。父皇您说,谁能承受起这样的考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