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反正情况就这么个情况。

东北豆产区种不了棉花,又是人均需棉需布量最高的地方——淮南盐工可以赤着,光脚,不穿裤子;东北最起码也得有双棉鞋、有条棉裤、有个帽子有身袄。这不是“节省一下、克扣一下”就能节省得了的,哪怕那些圈地种豆的资本,也得保证干活的劳力在冬天活着。

南洋种植园倒是热,但赤膊是温带的特权,热带种植园干活,也得穿衣服,否则也容易死。包括且不限于中暑、蚊虫、叮咬、严重晒伤等等。

河北地区倒是有可能种棉花、兴纺织,畅销于关东、蒙古、河南。但大顺马上就要打印度了,河北种棉花搞纺织是没戏了,除非这边的纺织业吃不下了,才有可能把棉花漏到华北平原。

广东从地理和海运上,棉纺织业似乎也有可能大发展。

但广东被刘钰坑的不轻,现在正忙着擦贸易中心北移之后的一腚屎,珠江航运、五岭古道运输业、粤锦原材料湖丝被苏南垄断不再南运,丝织业崩溃,一大堆的麻烦事呢。

随便来几波起义,残余的资本肯定如被刘钰故意坑的扬淮资本一样,逃到苏南、上海。

毕竟资本长腿。

是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倒是也不用担心江苏模式失败,从而被打脸。

权哲身在被震撼之余,也想过,这里毕竟不是江南。

这里已经如此,江南又将如何呢?

激动与震撼之后,权哲身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既然这边的日子看起来挺好过的,那为什么孟松麓等人搞的乡约村社尝试,说不甚成功呢?

这边都能过好,那边为啥就过不好?

这个问题一问出口,孟松麓略微愣了片刻,最后给出了一个颇具改革多年后的苏南特色的回答。

潜移默化多年,一些经济上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围绕着刘钰的那一套东西。

“资本不足。原来交通不便。”

“现在运河修好了,水利、海堤等基本完工。最难的日子挺过去了,但是现在欠了大笔的钱……我们没完成原始积累,在阜宁到南通的运河修通、基建打好后,谁都知道马上就要变好了。但所有肯借钱给我们的,都要求我们拿土地作为抵押,为了将来收地。”

“这里村子里的人,是男耕女织,但又不是男耕女织。织机不是她们的、棉纱不是他们的、织出来的布也不是她们的。”

“所以我说,这是男耕女织,但又不是。”

“这里的基建,是汉时孝文帝时候完成的。这苦,是孝文皇帝时候的吴人吃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而从阜宁到南通的基建、海堤水利等,要我们自己承担,前人没留下什么。我们当初只顾着圈地大小,圈了24万亩,资本不足,之后的基建中元气大伤。”

“等着基建完成,运河修通,也没钱去买铁轮织布机。”

“兴国公的产业扶植低息贷款,审核严格,他直接出面给否了,坚决不贷给我们……”

说到这,孟松麓心里也是有些不爽,觉得这就不公平。

那些在苏北地区圈地的资本,就不需要考虑自我积累的问题。

靠着海外贸易、盐业利润等早早完成了原始积累,不管是水利还是海堤运河,都是前期投资,赔钱货。

可人家赔得起啊。

撑过了基建运河这段时间,眼看着淮南的圈地棉田就要起飞。

南通地区的纺织业资本,也会沿着阜宁到南通的运河,一路北上,不断渗透瓦解,将更多的运河沿岸的男耕女织,变成现在这种奇怪的男耕女织模式。

当时乡约村社的尝试,就是复古制的。

是均田授田的,要靠程廷祚提倡的“泛爱”和儒家的家庭伦理为单位,靠乡贤乡约为基石,泰州学派当年的聚合会为模型,搞出来的一个四不像的东西。

如今到了这一步,下一步该怎么走,掺和进来的各个学派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就拿现在权哲身看到的这个村落里的情况,没被赶走的,留在村子里的,还有四百多户,这是个大村。

全村涌进来六百多台铁轮织机,但这些织机都不是村民的,而是资本的。

靠村民自己买,猴年马月能买到?

程廷祚不是没考虑过,让乡约村社的各家出一笔钱,买几台织机。可这个想法有很大的问题。

织机买回来,归谁?

收入归谁?

布是内部用,还是去卖?

织布的人,得多少钱?

各家各户是独立的家庭,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出现诸多矛盾。

有部分复古派说,不如仿照明初模式,搞匠户制。乡约村社出人,做专门的匠户,每个月完成一定数量的织布量。

但这个想法提出来,在内部就被否了。

当初一激动,圈了24万亩土地搞尝试。

税照常缴。

水利工程的费用,照常出。运河挖掘,也是苏北圈地区按照圈地数出三分之二的钱,禁止商业资本投资防止日后收过水费。

激动之后,处处缺钱。

而且在阜宁到南通的运河修成、淮南圈地基本全面完成之前,松江的商业资本也压根不想给他们贷款。

抵押物是有的。

但是,这抵押物纯麻烦。

垦荒公司可以贷款,而且贷的很方便,因为地是垦荒公司的,上面干活的是雇工。

真要是收地的话,直接收地,自己经营就行。

而这个乡约村社,是授田于民,使得制民恒产的。

当初淮南圈地的时候,因为盐户产权问题,就惹了一堆骚。

资本之前是一点都不想把钱贷给这个麻烦的村社。

真要是还不上钱收地,稳固了小农生活的农夫,肯一无所有去做雇工?

到时候闹将起来,不够麻烦的。

又是穿着寿衣去县衙、又是割肉断指以明志的,这谁受得了?

别说不一样,当初盐户对草荡,还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的,但还不是一样闹了三五年,动了军队才镇压下去的?

然而,伴随着运河修通,淮南圈地基本完成,土地的价值激增。

资本考虑了一下将来收地的利润,考虑了一下收地可能造成的麻烦,利润战胜了麻烦,现在自然肯贷。

刘钰之前倒是给程廷祚提过意见,说你可以效仿淮南别处圈地的地方,搞成这种公司模式。

大不了,你对百姓好点,利润多发给百姓点,也比你现在搞成四不像这样强。

或者是,更激进一点,产皆共有。

搞成公司模式,最起码能把资本聚集起来,增肥土地、种植棉花、发展纺织,一点点积累资本,完成产业升级。

现在搞成这种四不像模式,当初早就说过,淮南盐垦搞小农模式,只会让土地退化,三五年就反盐,你们偏不信。

而且等着将来工业革命到来,又几乎是和基建完成同时的,你们到时候根本没有资本进行升级。

就算运河修通,资本沿河北上,广撒织机下乡。

可自己集资买织机得的利润,和用人家的织机、承人家发下来的纱线那点钱,能一样吗?

当初就那么搞,先从种粮升级到种棉,再从种棉升级到织布,至于搞的这么狼狈吗?

而且当时刘钰也说的很明白了,淮南圈地的那些人的资本,你们比不了。

那些资本是靠搜刮五省百姓的盐利、靠拿到了大顺伐日下南洋几战的红利完成的血腥积累。

你以为朝廷当年伐日本,真就是为了琉球那点事?还不是贪图日本的白银?

五省的老百姓从盐里,朝鲜日本南洋的百姓从布里,欧洲那边从瓷器丝绸茶叶里出了这笔钱,你们又没有这笔钱,这么搞肯定要完。

当然,这里面刘钰起到了一个不是很好的作用。

理论上,他可以利用自己的权职,或者为了树立样板,减免淮南五年大基建这个乡约村社该出的钱,甚至给予低息贷款。

但这个样板,一点都不是刘钰所喜欢的。

本来就各种嘲讽,还嘲讽说他们是在玩复古演戏过瘾,自然是一个子儿都不肯减免。

一群人,五年之内,要从零开始积累各家的资本。

还要承受淮南的整体大基建。

还要承受伴随运河修通的纺织资本北伐,把运河区都拉进织机下乡区。

这要是能承受得住,那可真是要把经济学问都改写了。

反正这一套是刘钰乐于看到的,是资本主义对复古空想的胜利。

至于孟松麓因着权哲身看的南通周边的富庶区,也确实如权哲身所言:基建的事,当年汉高祖的侄儿、吴王刘濞的时候完成了。

反正是当年修运河的人都死快两千年了,之前朝廷的徭役修河也一直没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自不一样。

这地方的人自然是过的美滋滋。

而淮南基建的钱,用的也是五省盐利、海外他国百姓的钱,那些圈地种棉的大资本也不艰难。

挖河也不用他们出劳役,一大堆被从乡村赶出来的佃户、以及扬淮衰败之后的流民。

这件事,孟松麓等人只是觉得不公平,但可没有对刘钰有太多不满。

三五年大基建,在基本不伤民的情况下,愣生生搞出来一套平行的“范公堤”、一套从淮河到长江的新运河,这功绩陪祀淮南各地的范文正公祠,总是够了的。别处的范公祠肯定不够格,但淮南的范公祠主要还是泽被后世的范公堤的。

至于扬州衰败,他们学派的态度也只是略微惋惜。否则当初也不会因为盐改的事,程廷祚和吴敬梓因为大义、小义的事闹掰。

孟松麓可能自己都没注意到,他对经济的分析,已经在潜移默化间形成了一种和以往不同的分析模式。

他也没觉得这有啥不正常,而是试图把这种崭新的经济分析思路,和原本的儒学融合起来。

反正权哲身是要去乡约村社的,与其到了那之后慨叹“上国不过如此”。

还不如先看看这些繁荣地区,生出上国富庶的感慨,再打打预防针,说清楚乡约村社面临的特殊情况。

而且,这本身也是一种对权哲身的提醒:先富后教是夫子的理念,这是论语可证的。

而想要富,先挖河。

既通交通、亦为水利。

不过,这本身也是儒学的一个现实困境:以朝鲜国为例,假设,如果用轻重术聚敛钱财,然后修水利、挖运河、置灌溉。对,还是不对?

这就又涉及到了儒学从宋以来的学派纷争,或者说此时大顺儒学界的影射显学——“管仲”,到底仁不仁?

影射显学的那个“管仲”之外,真的那个管仲仁不仁,这还涉及到追述先王之道,追到哪?

是追到周孔?

还是追到孔孟?

还是追到孔荀?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胡血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安平县男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三世情爱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我是正德帝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