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通收到国君命书,紧急处置完军务,便第一时间赶往国君府邸。
根据邦谍探查,熊通见到楚君熊仪,便立即跪在地上,以楚国列代先祖均无生前传位的先例为由,请求楚君熊仪收回成命。
楚君熊仪却异常坚定,向熊通及在场的楚国卿士贵族表态。
倘若熊通不接受国君之位,楚君熊仪将立即选择自戕,以死来保全熊通口中,所谓的列代先祖均无生前传位先例。
如果在场的楚国卿士贵族胆敢反对,楚君熊仪则会不顾一切,对反对者痛下杀手,随后同样选择自戕。
面对楚君熊仪这番表态,原本还三缄其口的楚国卿士贵族,纷纷开口附和,表示赞同熊通接任国君之位。
熊通不敢继续推辞,但是又不想立即接任,于是便提出相对折中的办法。
当下楚国遭遇三苗大军入侵,应当将所有精力放在御敌上。
接任国君之位,需要举办仪式,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若是因此导致前线溃败,三苗大军成功抢夺楚国大片疆土,甚至灭亡楚国社稷,熊通将无颜面对列代先祖。
因此,熊通愿意继任国君之位,但是当下只能以太孙的名义,接替祖父处理楚国事务。
等到将三苗大军赶出楚国疆域,再挑选良辰吉日,正式举办国君接任仪式。
如此一来,便能两全其美。
楚君熊仪沉默许久,似乎是想通关键,才答应按照熊通的办法执行。
由于楚国子民的关注重心,都在三苗大军入侵楚国疆土上,所以楚君熊仪颁布有关的国君命书时,在楚国并未引起很大反响。
战事方面,五名公族子弟率军先后抵达前线。
经过简单商议,很快便达成一致,共同对抗三苗大军。
然而,正当五名公族子弟信心满满,准备谋划一举击溃三苗大军时,三苗大军早已收到消息,提前一步制定好突袭计划。
五名公族子弟麾下将士,本就是临时拼凑组成,面对三苗大军突袭,根本没有抵抗多久,就彻底溃不成军。
三苗大军趁机追击,不仅成功斩杀上千名楚国甲士,还抓获上千名俘虏。
五名公族子弟衣着格外光鲜,成为三苗大军追击的重点,最终均死于箭矢之下。
三苗大军大获全胜,随即向楚国腹地推进。
面对来势汹汹的三苗大军,楚国子民要么北上逃命,要么躲进深山老林,还有少数选择归降三苗大军。
三苗大军只是将楚君熊仪视为死敌,并未为难楚国子民。
对待归降的楚国子民,一举按俘虏的身份,送往黔中郡,与玄甲军交换粮食物资。
如此既能保障三苗大军后勤,又无需耗费精力去处置楚国子民。
由于楚国疆域并不算小,外加各处城邑与关卡尚有楚国甲士驻守,三苗大军的推进速度想快也快不起来。
便在空间换时间阶段,太孙熊通再度发挥才能。
先是当堂说服楚国卿士贵族,将能够征召的青壮,无论是亲眷友朋,亦或者仆从奴隶,甚至是狱中囚徒,悉数集中起来。
接着,便以保卫楚国社稷的名义,正式成立楚国护卫军,太孙熊通自领主帅,楚国卿士贵族出任各级将领。
楚国护卫军的唯一使命,便是彻底豁出去,击退入侵的三苗大军,保卫楚国社稷与疆土。
在此期间,无论是谁,只要建功立业,便能获得以往奖赏的双倍,甚至还有机会彻底改变命运。
一时间,楚国护卫军气势赳赳,仿佛一头饿急了的猛兽,就等着三苗大军主动送到嘴边。
太孙熊通召集楚国护卫军的同时,紧急派遣信使,告知身在镐京王城的楚使熊甯,务必尽快办妥两件事情。
第一件,便是继续催促蓝田大营的楚国青壮,提前结束训练,随后紧急返回楚国,应对三苗大军入侵。
其实,早在姬宫湦收到楚使熊甯奏请,便派人前往蓝田大营,宣布结束楚国青壮的训练进程。
并告知楚国青壮,三苗大军正大举入侵楚国,如今亦攻占楚国大片疆土,大周帝国可以协助楚国青壮尽快返回楚国。
结果,楚国青壮先是面面相觑,接着便有人表态,自己刚开始接受训练,此时返回楚国,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况且蓝田大营距离楚国都邑太过遥远,等楚国青壮耗费大量时间,赶回楚国都邑时,估计楚苗战争早已彻底结束。
更有人毫不避忌,表示自己的妻儿老小已经北上,成功入籍大周帝国新国人。
楚国社稷存亡,是楚君熊仪与楚国卿士贵族的事情。
自己以前只是平民,没日没夜地劳作,便只是为了供养他们之余,能够留下些许散碎粮食,以养活妻儿老小。
此前对战三苗部落,楚国接连两次大败,甲士便强行征召其等,前来蓝田大营训练。
不少人出发之前,便已做好安排,让妻儿老小趁乱北上,归附大周帝国。
自己则伺机逃离楚国领队管控,最后与妻儿老小在大周帝国团聚。
如今,楚国想要其等返回楚国,自然没有多少人愿意。
楚国领队正欲打骂开口者,却被蓝田大营的将领直接拦下。
蓝田大营将领当场表明,根据周楚最新约定,楚国青壮进入蓝田大营后,一切都需要听从蓝田大营将领的安排。
即便是楚国领队,也只能从旁协助,不可以下场指挥,否则便视为违约,大周帝国有权对楚国领队进行任何处置。
至于楚国青壮是否愿意返回楚国,由其等自行决定,蓝田大营的将领并不会干涉,但也不允许影响任何人干涉。
楚国领队听罢,不敢再开口。
楚国青壮则根据少数服从多数惯用办法,很快达成一致,纷纷表示要继续训练。
就算楚国社稷灭亡,训练也不能中途而废。
于是,停止训练提前返回楚国之事,就这么进入悬而不决的状态。
现下,太孙熊通再次催促,楚使熊甯为尽快完成第一件事,亲自赶往蓝田大营,趁楚国青壮训练间隙,逐一劝说楚国青壮改变心意。
姬宫湦得知后,便让寺人尨亲自前去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