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随梦书屋 >  少年帝国 >   卫直被罢篇

天人三策,刘彻全都买下了。然而他却对董仲舒付出了一让人意外的价格:江都国的国相。

江都王刘非,刘彻同父异母的哥哥。向来自大好斗,极不好惹,更不易对付。七国之乱、匈奴入寇时,他都曾自告奋勇的上书:愿去前线杀敌!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了军功,汉景帝就将刘濞的吴国分了一半:江都国给自己这个儿子。这下,刘非更是越来越不可一世,谁都不放在眼里。大有刘濞之二的意思…刘彻将董博士打发去伺候这么一恶王,让人不得不想起当年的贾谊伺候长沙王时的郁闷情景

。难道董仲舒闭门苦练绝世神功,又落得一个不得公卿之位的下场吗?

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原来世间许多事,总是由人不由已啊。既这样,董仲舒还能说什么呢?唯一可行的就是:收拾行李,挥一挥衣袖,独自上路去吧。

然而回头看,此次刘彻高调广罗贤才,不叫亮剑,应叫试剑。他才16岁,路还很长。尽管他内心总有一种止不住的冲动和兴奋,然而他真想做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还必须记住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刘彻自以为自己年轻有魄力,没啥不能干的、也没啥干不成的。正所谓: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走多远…

但事实证明这是不够的!因年轻,所以容易激进;一激进,就容易犯错。所以要想办成大事,还必须拥有智慧。这个智慧,就是政治手腕。

马上,就有一大人物让这位年轻的汉武大帝尝到什么叫曲折、教会他什么是真正的政治手腕!这个人,就是窦太皇太后!

本来太皇太后年纪也大了,也想安心度过晚年,能少折腾就少折腾。可现在,她不得不放下黄老之学,腾出手来教训一下自己这个孙子!这是因有刘彻实在太不像话了,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刘彻竟罢掉了两个朝廷最重要的顶级高官,恰巧他们都是窦太皇太后的人!

第一个被罢掉的,正是百官之首的丞相卫绾。

刘启当年让敦厚老实、忠于职守的卫绾辅佐太子,只有四个字:安全、可靠!事实上,刘启的眼光是没错的。然而他却错看了一个人:他自己的儿子刘彻!

文景两任皇帝都是规矩守业的人;然而刘彻却不安本份,小小年纪就知道什么叫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想让他只守不做,那是扯淡。另外刘彻好儒喜文、卫绾好道守柔。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思想方向不一致,卫绾的结果就是可想而知的…

在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八字方针后,卫绾立即响应,上奏道“这回各地所举贤良,还有研究申不害、韩非、苏秦、张仪他们理论的,请将这些人一律罢黜”申不害和韩非是法家;苏秦和张仪是纵横家。为什么卫绾偏要选这两家下手?原来很简单:他是个老子的道家学徒。法家苛政、纵横家油嘴滑舌,这都是黄老思想所不容的。所以卫绾此招无非是搭个顺风车,借刀杀人…

汉武帝刘彻批准了卫绾上奏。除公孙弘、庄助诸儒生外,其余贤良一律责令归家、不得录用!庄助被提拔为中大夫。

卫绾还以为自己已经拍到新任天子的马屁,从此可希宠固荣、保全禄位了。哪知自己的丞相之位已只有短短的半年多了…刘彻想整卫绾的理由很简单:卫绾崇尚黄老,思想跟领导不能保持一致!刘彻早已替他准备好了继任者:窦婴!

建元元年(bc140)2月,刘彻下令行三铢钱。同月大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又增加一项优待老年人的内容:年80复两算、年90复甲卒。之后4月9日又下诏,要全社会尊重老年人。

6月,刘彻将卫绾罢相。理由是:先帝晚年卧病在床时,监狱里有许多囚犯竟然多是被冤枉的,卫绾作为丞相失职,所以罢免…想想也是:罢了法家和纵横家,凭什么就留着你道家?

但问题是汉景帝刘启在位时,鞭棍法一改再改,连囚犯挨打时都觉得不好意思了。而卫绾为人处事,怎一个贤字了得,那么监狱里怎会突然冒出那么多冤枉的囚犯?这难道是刘彻无理整人的伎俩吗?

事实上,刘彻想整卫绾是没错的

。但刘彻整卫绾是有理的。因监狱里确实关了不少被冤枉的囚犯。不信可请卫绾丞相亲自去看看,甚至可以请窦太皇太后亲自派人去调查。

而这些被冤枉的人,正是郅都的继任者、又一酷吏宁成整出来的。他们层层告状,告到刘彻这里,便成了刘彻搞定卫绾的直接借口。

卫绾的政治生涯就此结束,外戚窦婴准备接班。刘彻之所以选窦婴的理由如下:首先,卫绾是窦太皇太后的人,而窦婴也是太皇太后的人,搞掉卫绾,换上窦婴,这是安抚老人家的良计。其次,窦婴是儒者兼侠客,他来当丞相,君臣政治理想一致,同心协力,还怕儒家事业不做大吗?高,实在是高!

果然,窦太后一句话都没哼。然而不哼,只是暂时默认。窦太后一直在静静地看着,她倒想看看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孙子,到底想把大汉朝整成什么样子?

此时,刘彻最想整的,当然是想装在汉朝这只瓶子里的旧道家之水倒掉,重掉换上新儒家之水。儒水中看又中用。这是刘彻说的,也是太皇太后窦家外戚窦婴说的,更是皇太后王家外戚田蚡说的。

当年,窦婴已混上将军之位时,田蚡还是后宫里一小小的郎官。不过因两人都是外戚,所以经常聚会喝酒。不过很多时候田蚡的角色不过是陪喝。那时侯喝酒都是要讲究规矩的。身份高低,都可在酒席上看出。田蚡给窦婴敬酒或行礼,从来都是以小辈对长辈的方式来侍侯。

然而谁都没想到,这两人会在将来互换了身份和地位。将来的事还很遥远,还是先过好今天吧。田蚡认为:任何长辈,都是先从小字辈做起的,所谓长辈,应不会太遥远的。田蚡之所以如此自信能混出头,原因有二:1姐姐王皇后很受宠;2他本人口才好、社交广,拍马屁也有一手。

果然不久,田蚡出头的日子就来了。在王皇后的吹捧下、在汉景帝的提拔下,他很快就混上了秩千石、掌议论的太中大夫。手里阔了,架子也开始装起来了。那时侯权贵要装饰门面,最大特点就是养宾客。于是田蚡养宾客、拢权贵、积人气。由量变到质变,他的生活正在慢慢发生变化。

事实上,田蚡养客自有养客的好处。当时刘启废掉太子刘荣后,曾担心天下有人趁机作乱。于是田蚡把门客的策计通通献给刘启,刘启再将它变成镇抚行动。田蚡献策有功,汉景帝一驾崩,刘彻就把自己的这个舅舅封为武安侯。

此时,窦婴准备接任丞相了,同样是外戚的田蚡当然也不甘落后。事实上,田蚡一直以来最渴望的也是这百官之首的丞相之位。卫绾被罢,他以为丞相非他莫属了。然而关键时刻,有人将他拦住了。拦他丞相之路的人,正是他家里养的这群宾客。

宾客们是这样对田蚡说的“论后台,您比窦婴硬;论能力,你不比窦婴差;论人气,你就要比窦婴差一截了。窦婴素贵,人气正旺,天下名士归之,现在还不是扳动他的时候,建议您还是先忍忍吧。所以,如陛下让您当丞相,您一定要谦让给窦婴。窦婴当丞相,您一定会当太尉。太尉和丞相都是三公,地位同等尊贵,你大可不必感到吃亏。再说了:你捞得谦虚之名,以后还怕没机会当丞相吗”

真没白养这群人。宾客一席话使田蚡突然想起一个人,当然就是窦太皇太后。窦婴有太皇太后,又有一堆名士撑着,如自己真要和窦婴争这个丞相,恐怕又是一场恶斗。不如就顺宾客之意,再忍忍吧?

于是,田蚡马上跑去找自己的姐姐王太后,王太后又给刘彻吹风。结果就变成今天这个样子:6月7日,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

其实,田蚡能混到今天,不仅有一个好后台,且他还有一好的兴趣爱好,那就是和刘彻、窦婴一样:好儒术。所以他想不走运,鬼都不信了。

好了,现在丞相和太尉都换人了。那么三公还剩下的最后一位御史大夫呢?要不要换?刘彻的回答是:换!果断换!因此时的御史大夫,正是直不疑,这也是个所谓不思进取的学道之人啊…

刘彻打发直不疑下岗的理由也是:和卫绾一起承受那些囚犯被冤枉的责任!

清理掉直不疑,刘彻召来丞相窦婴、太尉田蚡“我这里有两个空岗:御史大夫、郎中令,你们给我推荐两个好同志来接这两个职务”

窦婴、田蚡马上想到了两个人:赵绾、王臧。这两人都曾拜鲁国儒家大师申公学过《诗经》。于是,窦婴和田蚡马上向皇帝提名。刘彻立马批准: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

官场文化向来奇特,在通往金字塔顶端的道路上,稳扎稳打者就算不能善始善终,多少也能明哲保身,全身而退。如卫绾和直不疑。而那些坐直升飞机爬上顶的人,往往是爬得快,跌得也快;爬得越高,跌得也会越惨。如赵绾和王臧。

赵绾、王臧二人,我们除了知道他们是申大师的得意弟子外,其他一无所知。一从政履历苍白的人,突然飚上如此高位,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想,对于赵、王这对师兄弟来说,恐怕只有两种感觉就是:得意和恐惧。得意的是:他们拜师学《诗》,恰逢时世,发了。恐惧的是:如此高位,怎么才能保得位置的长久牢固呢?

要想干得久,当然必须博得皇帝的好感;要想博得刘彻的好感,必须先露两手。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干得好不好,就看开头那几把火烧得旺不旺。

事实上,赵绾、王臧两人的这三把火烧得很旺。于是,他们将自己的小命烧死了。

那么,赵绾的第一把火,到底怎么烧的?赵绾提出搞明堂。所谓明堂,就是专门给天子兴建一座大型建筑。此建筑,不是拿来度假,也不是用来喝酒玩乐的。而是专门用来会见诸侯,进行重要祭祀活动,以此显耀天子威风的场所。

兴建明堂,是儒家极力吹捧的建立天子权威的产物。如果说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为刘彻尊天下提供了理念基础;那么赵绾建议建立的明堂,就是对董仲舒思想的具体体现。刘彻初出江湖,锋芒毕露,然而根基尚待巩固。他太需要这个所谓的明堂替自己建立起少年天子的威望。

所以对刘彻来说,赵绾此把火真是烧得好、烧得妙。如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及时雨!

既有明堂,必须有主持人。赵绾已替刘彻定好人选。这就是赵绾的第二把火:请出他的老师兼儒家大师申公!

在当时,以研究儒家五经出名的几个国宝级人物分别是:济南伏生以研究《尚书》闻名。当初汉文帝派晁错到齐国留学,学的就是伏生的学问。第二个是齐人辕固生,以研究《诗经》闻名。与齐人辕固生齐名的就是鲁人申公。此三人都是**十岁以上的高龄。放到今天,都是跟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同一型号的产品。

七国之乱前,申公曾经是楚王刘戊的老师。但刘戊不好学,经常弄得申公里外不是人。于是申公只好主动下岗,回到鲁国,以教书为业。事实证明:不听老师的教养,终究是要吃亏的。七国之乱,刘戊和刘濞共同谋反,关键时刻被刘濞扔下落荒而逃,于是刘戊只好自杀身亡,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江山百美图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