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本气运天书正文卷第二百九十八章远交近攻,太古先民夏公称王的讯息放出,天下为之牵动,诸侯大公不用说,派出的祝贺观礼使团早早出发,规格极高。
有的甚至是阳神真君护送,挂着侯伯爵的国君亲子领衔使团,不为别的只为交好大夏。
而吴王、越王、齐王、赵王等几位率先称王的潜龙,也没有担着架子,各自有子嗣或者大臣奉礼单国书北上。
诸侯、王者争相派人来祝,并不是偏居北境的大夏可以威胁到他们,而是外交策略的必然。
远交近攻,古往今来不变之真理。
就如吴王越王,两者在江南打的不可开交,一直处于僵持状态。
这个时候如果多一个北境王国盟友,可能就会影响江南部分豪强百姓的看法,从而动摇大局。
中域江南繁盛无比,一州人口足有两三千万,堪称气运厚重。
他们称王不像北境,有的一州之地便能勉强称王,这是文明积累所决定。
在天元大陆,人道王朝发展是以中域为核心,向四方缓慢扩张。
中域之后得江南,江南再扩增至南境,之后才是西蜀、东泰两大域。
至于北境,可能是天庭五脉争斗,又可能是受限于草原铁骑南侵、环境恶劣苦寒等因素。
除沿江北岸线设立发展的通州外,很长一段时间中原王朝并未向北扩张太远。
这不直到大旭之前,北境还只有六州。
大旭王朝开疆定州,使金国俯首称臣,彻底封堵游牧民族随意南下的路径,诚乃丰功伟绩。
所以大旭国祚能超过普遍的三百年,甚至在同治帝没被册封天子之前,大部分豪强士绅都认为大旭可能二度中兴,国祚再延长百年以上。
这就是开疆拓土带来的好处,建立朝廷威信,收揽民心,迁移人口缓解社会矛盾等等。
但这些好处都是对作为中央朝廷的大旭有用,北境,特别是定州仍然是排名最后的大州,底蕴还是最为浅薄。
如今周柏能以北境两州称王,原因是多方面,两千万的人口数量是劣势,可人口平均素质已经赶超前十的大州。
普及教育,广泛布武,现在定州家庭条件再差的少年都能上升出路。
以大炎王朝为例,其人口不过三千万,人口素质还比不上天元大陆的番邦属国,但在下级世界位面依然能开创一个王朝。
这就是气运格局乃至质量之间的区别,况且大夏还拥有其它方面的称王优势。
一是百战百胜积累的征伐大势,于北境难寻敌手,升格公国没有一个北境诸侯反对。
陵王与周柏曾经还有些小过节,大夏未西征梁州前只有定州一地,可大陵王国的军队仍然是向南攻打通州。
这就是默认北境最繁华的通州,总体实力比不过北境最贫瘠的定州,通州要比北境好打。
第二个优势,则是大夏前所未有的体制。
这个体制不是说内阁六部诸司衙的完善,更多的是如民兵、皇权下乡、布武传道、神庭配合、官吏修行等方面的创新。
这些新事物的诞生,使得人心统一,在大夏的土地上爆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每时每刻都有无数气运产出。
整合国内道门,收纳修士为朝廷所用,便是称王底蕴的最后一块拼图。
实力够,气运够,周柏如何不能王。
半月时光转瞬即逝,诸国百姓都已赶在秋雨降临之前,将田地里的成熟谷麦抢收完毕。
夏国新得之地梁州的丰收状况,也将夏公的称王大典推向一个高潮。
这足以说明定州年年风调雨顺,丰收大捷,不只是天地灵潮改善环境所致。
“运气好,在天眷定州起家罢了。”
“说不定当初是大夏堪舆有问题,对定州龙气的排名有误。”
“如果换周柏在北境其它大州,肯定没有现在的成就。”
在周柏入主梁州前,外界常有诸如以上的推论,而现在大夏在梁州一年取得的成绩,就足以推翻这一切质疑。
九月三十日,称王大典前,梁州鼎铸成,夏公周柏扛鼎以定梁州河山,梁人顺服。
无边阴福气运反馈阳世,西原郡灵气氤氲,或有甘霖洒落,或是地生灵草金花……
聚集于龙首原准备观礼的人,都有被铸鼎之运福荫,洗涤身体,进益修为,一个个受益匪浅。
当然,大部分有名有姓的人物,不会被这点好处收买,他们更期待夏公称王能否顺利。
如果大夏公国真的升格大夏王国,其背后的势力甚至国家都要改变策略。
放眼天下诸侯,真正白手起家的又有几个。
在天庭长期掌控下,天元大陆的王朝更迭早已成为一场游戏,很多潜龙种子的布局都是以几朝几代为基础。
就连边地定州的龙气争夺,雷浩渺、吕定等人背后家族势力,哪个不是从大旭建立之初就开始谋划,堪舆寻龙,龙穴葬祖等等气运手段层出不穷。
某种意义上来说,周柏这种重新洗牌,真正开展“鼎革”的作风,在天下都是少有。
如陵国内部郡望世家基本上都没有变动,该有的特权待遇一个没少,这才是大部分诸侯国的常态。
鉴于周柏的执政思路,很多豪强大族乃至道门宗派都会盯着称王大典,特别是秦州各大势力。
一旦大夏露出任何虚弱之处,接下来必定会遭到强硬抵抗,西进大策陷入僵局。
……
大旭日薄西山,剩下的国土也岌岌可危,眼看就要四分五裂,但大旭仍然是天下唯一的帝国。
故此包括番邦属国在内的天下诸国,仍然在用同治年号。
对于周柏称王,大旭方面的态度也并没有多恶劣,甚至派了使者观礼。
只有称帝,双方才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就如当今天有二日,不是天元被青墟代替,就是天元撰取青墟的剩余资源,破后而立。
同治八年十月初一,正是秋高气爽,动兵征伐的好时段,但今天格外安静,北境诸侯不约而同暂止兵戈。
大皇子鲁王,六皇子陵王等人虽然也是王爵,但终究是继承大旭遗泽,依靠宗国气运的支持。
这种王者没有经历劫难,也无法压服邻国,很多枭雄豪强心中难以认可,就连不成一体的通州都仍在反抗。
如果周柏成功登临夏王之位,那他就是北境第一位自立王者,对北境七州的格局影响极大。
王者君临,则人心咸服。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向大夏,万众瞩目中,称王大典拉开帷幕。
西原城外,千里龙首平原,各色气运交错汇聚,人潮汹涌如层层林木。
而在侍卫亲军守护的气运汇聚核心处,一座恢弘威严的祭坛巍峨耸立。
其规制非常特殊,方泽为底,圜丘居上。
“这是夏公称王所用高台?老夫云游天下未见此等规制。”
“拜天祭台岂能如此妄为,到时天庭怪罪,我等观礼之人可能都要被牵连。”
“唉,想不到秉承古夏国号,连祭天之礼都能弄错。”
见到这天地祭坛的第一眼,很多人下意识质疑夏国不知礼制,因为周柏乡族出身的第一印象太深刻。
天庭统辖此界,凡间祭天的次数实在太多,大部分乡野村夫都有参与。
不过更多有见识的人,却是不认为夏国如此大事会弄错,他们纷纷回忆古书记载,讨论此祭坛出自何处。
人皇祭坛?还是中古混乱时期,哪朝的传承?
此坛威严有度,连长宽高都符合三十六、九这等气运之数,必然不是胡乱建造。
“这是圜丘方泽,我天元人族太古时祭祀天地之坛!”一位来自中域的大儒恍惚片刻,旋即斩钉截铁给出答案。
土之高者曰丘,取自然之丘。
圆,圜者,象天圜也。
远古时期,人族已经压服一切异族,成为天元大世界的主宰。
修道超脱之辈层出不穷,人皇、道庭、天庭等文明繁盛的时代相继登场,纵使诸天也有赫赫威名,无数位面世界俯首称臣。
但在远古时代之前,还有一个少有人提及的时代,太古。
太古时期,人族先民受万族欺压,很多异族甚至将一些先民部落圈禁为奴。
忍饥挨饿辛苦劳役也就罢了,在食物贫瘠的寒冬腊月还要被充作血食,可谓是比猪猡待遇还差。
人族濒临灭亡时,太古先民不再仿效万族茹毛饮血,而是开始刀耕火种,塑造文明精神。
这种做法冥冥中便符合天地之意,有气运垂青,人族崛起之路至此开启。
艰苦之境自强不息,于万族林立的天元大陆披荆斩棘,终是杀出一条血路,立足万族之林。
不过先民们知道,自己的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也要感恩天地气运护持。
于是其中的人族圣贤遂秉承天地之心,造圜丘方泽,告祭苍天大地。
此后先民大军只要出征作战,必先于圜丘方泽祭祀天地,与之相反万族不体天心,不明大势,最后全都败于人族。
作恶多端的异族被追亡逐北,剿杀殆尽,只有以前中立友善的,才允许保留血脉,于大陆共存。
吉时已至,参会的大夏官民到齐,负责主持大典进程的礼部尚书印慕,也带着礼官仪兵队伍入场。
他当然听到质疑声,当即一身正气地高声训斥道:“圜丘方泽,太古先民祭祀天地所用,何人敢妄言我大夏不尊礼制?!”
礼部尚书,紫袍重臣,一言一行皆有大夏国运的意志体现。
此时他以堂皇之言训斥,根本没有人敢反驳。
纵使有人好奇,大夏为什么不进行常规祭天,也只能憋在心里。
太古先民经历无数牺牲,筚路蓝缕,方有今天的天元文明,谁能说一个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