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感谢书友取名好麻烦的再次打赏和推荐票!)

雷拓已经把钟矩的“五律诗”补成了“七律诗”?

这小子从之前的“谁爱补谁补”,到现在补成,动作也太快了吧?

当然,也可能是泰伦的胡扯八道为雷拓极大的争取了时间。

泰伦的诗和说辞,虽然他自认为很“不错”,但是明眼人谁看不出来漏洞百出,无法吐槽?

他的论据恐怕更适合上“诡辩书”,而不是“优秀诗歌精选”。

既然雷拓有新诗出来,众人很快就把注意力转移到雷拓的诗上,不再尝试与泰伦继续“诡辩”。

雷拓补完的诗是这样的:

高阳坡上草离离,隐冢依稀映墨池。

白骨山川宜写照,黄泉兄弟尽能诗。

忘川归思同云远,冥水孤帆带月移。

犹忆隋堤杨柳色,惺惺又折向南枝!

“咦?”陈成刚看完第一句,就惊疑不定,忍不住朝着雷拓仔细打量:

这你也敢写!那你还真是有点“神”!

其他人虽然不像陈成第一句就看出来这首诗的主旨,可是从“冢”、“白骨”、“黄泉”、“冥水”……这些阴森森的词语来看,这怎么都不像是一首“阳光彩虹小白马”的正能量的诗。

看得始安七少都有些心里毛毛的,脊梁发虚,不自觉地搓了搓双臂。

观察着梦见哥哥认真思索的样子,雷拓这首诗应该是一首正经的诗,不会想泰伦那样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下不断地歪解各种典故。

钟氏兄弟大略也看懂了这诗的意思,可是话题的敏感程度、劲爆程度,都远超过他俩的想象,钟矩还是这首诗底稿的“始作俑者”,更加不知道如何去解析该诗。

其他人则是一头雾水,完全摸不清头脑。

雷拓看着众人畏缩怯懦的模样,忍不住嗤笑一声,无论再大逆不道的话题,他都敢讲敢言,不会去避讳。

既然其他人都无从下手,那解析这首“犯忌讳”的诗的任务,自然还是要落到陈成身上。

众人目光投射,陈成再次成为焦点。

“梦见哥!”始安七少叫醒沉思的陈成道。

陈成冲雷拓笑了笑:“兄台这种题材也敢写,恐怕不太好吧?”

雷拓不以为然。

七少愈发心急:到底是什么题材,你倒是说啊!

“要说不能讲,可能也没啥不能讲吧。”陈成挠挠头:“毕竟这事你们估计从小就在家人口中听说过。”

即便这对大唐来说,永远都是最大的丑闻。

雷拓写“高阳坡”,实际上应该是“高阳原”。这里埋葬了从隋朝到现在许多大人物。

所谓“原”,一般是指地势高亢而又平坦之地。西安周围自古以来有很多称之为原的地方:诸如白鹿原、少陵原、龙首原、神禾原、乐游原等。其间以存在着相对高差或因河流分隔而互为区别。

高阳原在这些“原”之中,似乎并不太出名。

具体在什么地方,后人从文献记载中,也会发现好几种矛盾的说法,而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历代莫衷一是。

直到陈成的时代,出土了许多关于高阳原的唐宋人墓志,这才将高阳原的位置确定下来。

在这其中,有一块非常独特的墓志铭,其志文仅55字,但是墓主人格外重要,书写墓志铭的人也格外重要,所以当初发现的时候,很是引起了一番轰动。

阳文篆书的55字是:“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讳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师,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於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

“大唐故息隐王”是谁,人们可能不知道。可是“讳建成”,一下就让人恍然大悟:

原来,这里埋的不是别人!

正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亲大哥,高祖李渊的嫡长子,前太子李建成!

看到这个名字,第一时间想到的,自然是“玄武门之变”!

当初,拥有着赫赫战功和众多勇将谋士的秦王李世民,让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如坐针毡。随着双方斗争的愈演愈烈,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为强。

事变当日的清晨,他与早已买通的李建成心腹、玄武门禁军守将常何内外接应,自己则率领尉迟敬德等人埋伏于玄武门内。当李建成、李元吉两人骑马行至玄武门附近时,李世民跃马冲出,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元吉还没来得及逃走,也被尉迟敬德杀死。当东宫的太子党羽们领兵前来解围时,一切都太迟了,李建成的首级也被砍下。

此时,皇帝李渊正在玄武门附近的后宫海池内泛舟游乐,只见尉迟敬德来报:太子作乱,已被秦王诛杀。

大惊之下,李渊立即下令所有军国大事一律交给秦王李世民处理。不久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同年八月,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并开启起日后的“贞观之治”。

无论唐太宗“天可汗”的声名多么武威,无论秦王李世民的战功多么彪炳史册,可杀兄逼父的“玄武门之变”,永远都是大唐讳莫如深的耻辱一页。

李世民自己也深知这一点,所以致力于全方面的篡改史实。在这场政变中,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全部被杀,全家被逐出皇室宗籍,“斩草除根”;记录皇帝的言行的《起居注》,李世民也多次向史官要求阅读——

他想看哪一段,谁都知道。

一开始负责《起居注》的,正是书写开元寺《金刚经》的那位褚遂良,他坚决不许李世民查阅,后来在李世民一再要求下,房玄龄与许敬宗将《起居注》删定为《高祖实录》、《今上实录》,删改、歪曲了大量史实。

即便如此,后人依然很清楚那天在玄武门发生了什么。

很长一段时间内,后人连李建臣葬在哪里都不甚明了。

而陈成因为来到大唐,还专门去寻访过长安各种古迹,这才知道李建成正是葬在高阳原!

贞观二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贞观十六年,又追赠隐太子。

“隐”这个字,非常有意思,非常明显地显露出李世民想把这件事“隐藏”起来的心态。

如今在高阳原上,李建成的墓也的确没办法与李世民气势恢宏的昭陵相比。

雷拓一句“高阳坡上草离离”,很好地说明了李建成墓无人问津、一派荒凉的景象。

你要说,高阳原上,隋唐墓葬803座,怎么就确定雷拓是在说李建成的墓?

简单嘛,第二句“隐冢依稀映墨池”,“隐”不就是李建成的谥号,同时也说明这座坟隐藏在“坡草离离”之中么!

其实呢,从后世发掘出来的李建成墓志铭上也能发现,李世民给大哥的谥号一开始并不是“隐”字,而是“灵”字,“隐”字是后来铲掉重新刻的。

“灵”字是着名的恶谥,也就是罪恶的意思,比如春秋时期的晋灵公,楚灵王。

后来李世民看过觉得也许不妥,才命人将“灵”字改为“隐”字,隐约看出李世民对他这个兄长的“心虚”。

后面这个“依稀映墨池”也颇值得玩味,泰伦望文生义,看到墨池认为必须是王羲之的洗砚池。

事实上,出名的书法家如汉张芝、晋王羲之父子等,均有“墨池”传说着称后世。除了这些,也可以泛指习书写字处。

引申开来,自然是“汗青史书”了。

李建成遭到兄弟杀害的故事,依稀从史书的夹缝中可以发现。

这两句诗,不谈政治敏感度,从“双关”的角度来说,当真是绝品。

如果不是雷拓从钟矩的诗上修改来的话,陈成真要怀疑雷拓也曾去过长安,参观过李建成的遗冢,否则很难写得这么传神吧?

这两句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那就是玄武门事变的发生点,玄武门。

玄武门,是唐代长安城的北大门,默默地守护着初唐时期中央政府太极宫。在无数后人看来,玄武门是个极不太平的“凶险之地”,这里曾发生过三次惊心动魄、几乎改写唐代历史的着名政变。李世民开了一个不祥的头,在同一座玄武门前,他的后代们又接二连三地发起了多场喋血政变。

就连当今天子李隆基诛杀韦后之变,同样发生在这里。

玄武门虽然发生过一次又一次流血事件,不过,在大部分时间里,玄武门还是处于和平状态的,也是皇帝们平时嬉戏玩乐、欢宴群臣的一个娱乐场所。中宗李显着名的“宫女拔河比赛”,也发生在这里。

太宗李世民书法相当了得,尤善飞白体,自然不会像孙子李显那样无聊粗鄙。

他曾为了向群臣展示自己的书法佳作,设宴将三品以上的官员请上玄武门,亲笔作飞白字,群臣们则竞相哄抢取乐,其中一个叫刘洎的官员竟然乘着酒性爬上皇帝的御床(龙座)从太宗手里抢字,而太宗竟也不怪罪。

如此,李建成的悲剧,不仅是依稀映射在他荒草坟冢里,映射在被弟弟反复删改的史书里——

同样的,也映射在他亡身之地玄武门,弟弟展示书法、与群臣大相玩乐的庆典里。

两相对比,悲剧性再一次被加强!

雷拓触目惊心的“白骨山川宜写照”,记录的不仅是大唐扫荡群雄、夺取天下的白骨撑天、碧血满地,同样也是丧身玄武门的建成、元吉党羽的累累血债!

这些人,被太宗皇帝之后的污名化,说是“阴谋篡位的宵小之徒,死有余辜”,事实上,这些人保的,是大唐的法定继承人太子;

他们也曾经在大唐夺取天下的各项战事中取得过功绩;

就好像韩信带兵打仗,离不开萧何的后勤保障;

天策上将李世民的赫赫武功,难道就与他大哥坐镇后方的支援毫无关联吗?

这些人,没有死在大唐初创时的战场上;

反而惨死在玄武门的一场兄弟自相残杀的悲剧之中!

这样的惨剧,难道“不宜写照”吗?

“黄泉兄弟尽能诗”,写的自然就是这些白骨的主人,李建成、李元吉两位难兄难弟了。

这对兄弟是不是擅长写诗,这已经不大可考。就连文字,也仅能找到李建成收录在佛教书籍《法琳别传》中的一篇阻止唐高祖李渊灭佛的奏对。(李建成字“毗沙门”嘛,自然热爱印度文化啦。)

可是在黄泉路上,他二人绝对会吟诵一首诗: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李建成、李元吉,是李世民同一个父亲、同一个母亲的兄弟!

李世民没杀同父异母兄弟,反倒把同一生母的兄弟杀了个干净,李玄霸那是早死了,否则你战队二哥还好说,不站队二哥,也是一个死字!(陈成:相比较起来,“李元霸”(李玄霸)才算是“雷神”吧?不过同样挨雷劈,李元霸死掉了,雷拓却能在这些写编排你们兄弟故事的“反诗”!怎么说好呢……)

“七步诗”,就在黄泉路上吟吟吧!

毕竟,曹丕残害兄弟的故事,李世民杀兄逼父的故事,终究也会如云烟一般随风飘散;

载着亡魂的小白船,也会在张东升的歌声里渐行渐远。(张东升:???我是谁?我在哪儿?)

迈过黄泉路,来到“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

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名曰孟婆的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喝完之后,前尘往事,全部化为幻影。

这就叫“忘川归思同云远,冥水孤帆带月移”!

那么,在建成、元吉兄弟二人在饮下孟婆汤,忘却兄弟之情、忘却兄弟之恨的时候,他们想起来的究竟是会是什么事呢?

大概是某一次兄弟二人前往洛阳探望这位一母同胞的天策上将、秦王大兄弟时,秦王在隋堤为大哥、四弟送别,情意绵绵地折下杨柳,依依惜别时的场景吧。

那个时候,兄友弟恭;

那个时候,父慈子孝;

那个时候,不会有人想到未来在玄武门的刀光剑影;

多年以后,当建成、元吉在奈何桥上饮下孟婆汤时,很难不想起多年以前隋堤之上,那个杨柳依依、阳光明媚的下午!

眼角滑落苦涩的泪滴!

犹忆隋堤杨柳色,惺惺又折向南枝!

惺惺,一种动听、美好的声音,互相爱护、同情、支持;

可是谁也想不到,那终究只是隐藏在双方都心怀鬼胎下的“惺惺作态”!

(PS:真不是作者吹,我觉得我的诗已经比明清一般的诗人更加高妙了,哈哈哈!开个玩笑!^-^)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太监也懂扶龙术,女帝直呼求带飞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